施耐庵編著的《水滸傳》《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國歷史上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義,以及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 《水滸傳(節編本)》由宋云彬節編,是將明代百萬字的名著節編為45萬字,在保障基本情節完整的前提下,確保青少年以少的時間大程度地汲取古代文化精華。
施耐庵(1296—1370),原名施彥端,字肇端,號子安,元末明初文學家。他才華橫溢,博古通今,群經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卜、星象無不精通。他三十五歲中進士,授任錢塘縣事,后棄官歸里,專心著述,根據民間流傳的宋江起義故事,寫成長篇小說《水滸傳》。
高俅的發跡
第二 史家莊與少華山
第三 魯達(一)
第四 魯達(二)
第五 林沖(一)
第六 林沖(二)
第七 草料場
第八 梁山泊
第九 東溪村密謀
第十 三阮
第十一 智取生辰綱
第十二 黃泥岡事發
第十三 火并
第十四 閻婆惜
第十五 宋江亡命
第十六 景陽岡
第十七 潘金蓮
第十八 紫石街
第十九 十字坡
第二十 快活林
第二十一 鴛鴦樓
第二十二 武松落草
第二十三 清風寨(一)
第二十四 清風寨(二)
第二十五 宋江刺配江州
第二十六 黑旋風
第二十七 潯陽樓
第二十八 白龍廟小聚會
第二十九 無為軍
第三十 天書
第三十一 真假李逵
第三十二 楊雄與石秀
第三十三 偷雞
第三十四 劫牢
第三十五 祝家莊的毀滅
第三十六 雷橫朱仝的入伙
第三十七 高唐州
第三十八 連環馬
第三十九 盜甲
第四十 眾虎歸山
第四十一 假太尉
第四十二 晁蓋之死
第四十三 玉麒麟(一)
第四十四 玉麒麟(二)
第四十五 關勝
第四十六 大名府
第四十七 曾頭市
第四十八 梁山泊大聚義
林沖每日和智深吃酒,把這件事不記心了。那一日,兩個同行到閱武坊巷口,見一條大漢,頭戴一頂抓角兒頭巾,穿一領舊戰袍,手里拿著一口寶刀,插著個草標兒,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自語說道;"不遇識者,屈沉了我這口寶刀!"林沖也不理會,只顧和智深說著話走。那漢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寶刀!可惜不遇識者!"林沖只顧和智深走著,說得人港。那漢又在背后說道:"偌大一個東京,沒一個識得軍器的!"林沖聽得說,回過頭來。那漢颼的把那口刀掣將出來,明晃晃的奪人眼目。林沖合當有事,猛可地道:"將來看!"那漢遞將過來。林沖接在手內,同智深看了,吃了一驚,失口道:"好刀!你要賣幾錢?"那漢道:"索價三千貫,實價二千貫。"林沖道:"價是值二千貫,只沒個識主。你若一千貫肯時,我買你的。"那漢道:"我急要些錢使;你若端的要時,饒你五百貫,實要一千五百貫。"林沖道:"只是一千貫,我便買了。"那漢嘆口氣道:"金子做生鐵賣了!罷,罷!一文也不要少了我的。"林沖道:"跟我來家中取錢還你。"回身卻與智深道:"師兄且在茶房里少待,小弟便來。"智深道:"灑家且回去,明日再見。"林沖別了智深,自引了賣刀的那漢,去家中將銀子折算價貫,準還與他。就問那漢道:"你這口刀那里得來?"那漢道:"小人祖上留下。因為家中消乏,沒奈何,將出來賣了。"林沖道:"你祖上是誰?"那漢道:"若說時,辱沒煞人!"林沖再也不問。那漢得了銀兩自去了。 林沖把這口刀翻來覆去看了一回,喝采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我幾番借看,也不肯將出來。我也買了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試。"林沖當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間掛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次日,巳牌時分,只聽得門首有兩個承局叫道:"林教頭,太尉鈞旨,道你買一口好刀,就叫你將去比看。太尉在府里專等。"林沖聽得,說道:"又是甚么多口的報知了!"兩個承局催得林沖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隨這兩個承局來。一路上,林沖道:"我在府中不認得你。"兩個人說道:"小人新近參隨。"卻早來到府前。進得到廳前,林沖立住了腳。兩個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內坐地。"轉入屏風,至后堂,又不見太尉,林沖又住了腳。兩個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頭進來。"又過了兩三重門,到一個去處,一周遭都是綠欄干;兩個又引林沖到堂前,說道:"教頭,你只在此少待,等我人去稟太尉。" 林沖拿著刀,立在檐前。兩個人自人去了。一盞茶時,不見出來。林沖心疑,探頭入簾看時,只見檐前額上有四個青字,寫道"白虎節堂"。林沖猛省道:"這節堂是商議軍機大事處,如何敢無故輒人!"急待回身,只聽得靴履響,腳步鳴,一個人從外面入來。林沖看時,不是別人,卻是本管高太尉。 林沖見了,執刀向前聲喏。太尉喝道:"林沖!你又無呼喚,安敢輒人白虎節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著刀,莫非來刺殺下官?有人對我說,你兩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沖躬身稟道:"恩相!恰才蒙兩個承局呼喚林沖將刀來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沖道:"恩相!他兩個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說!甚么承局,敢進我府堂里去?左右!與我拿下這廝!"說猶未了,旁邊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沖橫推倒拽下去。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軍教頭,法度也還不知道!因何手執利刃,故人節堂,欲殺本官?"叫左右把林沖推下。林沖大叫冤屈。太尉道:"你來節堂有何事務?見今手里拿著利刃,如何不是來殺下官?"林沖告道:"太尊不喚,怎敢入來?見有兩個承局望堂里去了,故賺林沖到此。"太尉喝道:"胡說!我府中那有承局?這廝不服斷遣!"喝叫左右:"解去開封府,分付滕府尹好生推問勘理,明白處決!就把這刀封了去!"左右領了鈞旨,監押林沖投開封府來。 恰好府尹坐衙未退。高太尉干人把林沖押到府前,跪在階下。府干將太尉言語對滕府尹說了,將上太尉封的那把刀放在林沖面前。府尹道:"林沖,你是個禁軍教頭,如何不知法度,手執利刃,故人節堂?這是該死的罪犯!"林沖告道:"恩相明鏡:念林沖負屈銜冤!小人雖是粗魯軍漢,頗識些法度,如何敢擅人節堂?為是前月二十八日,林沖與妻到岳廟還香愿,正迎見高太尉的小衙內把妻子調戲,被小人喝散了。次后,又使陸虞候賺小人吃酒,卻使富安來騙林沖妻子到陸虞候家樓上調戲,亦被小人趕去,是把陸虞候家打了一場。兩次雖不成奸,皆有人證。次日,林沖自買這口刀,太尉差兩個承局來家呼喚林沖,叫將刀來府里比看;因此,林沖同二人到節堂下。兩個承局進堂里去了,不想太尉從外面進來。設計陷害林沖。望恩相做主!" 府尹聽了林沖口詞,且叫與了回文,一面取刑具枷扭來上了,推人牢里監下。林沖家里自來送飯,一面使錢。林沖的丈人張教頭亦來買上告下,使用財帛。 正值有個當案孔目,姓孫,名定,為人鯁直,十分好善,只要周全人,因此,人都喚做"孫佛兒"。他明知道這件事,轉轉宛宛,在府上說知就里,稟道:"此事果是屈了林沖,只可周全他。"府尹道:"他做下這般罪,高太尉批仰定罪,定要問他`手執利刃,故人節堂,殺害本官`。怎周全得他?"孫定道:"這南衙開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府尹道:"胡說!"孫定道:"誰不知高太尉當權倚勢豪強,兼他府里無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觸犯,便發來開封府,要殺便殺,要剮便剮,卻不是他家官府!"府尹道:"據你說時,林沖事怎的方便他,施行斷遣?"孫定道:"看林沖口詞,是個無罪的人。只是沒拿那兩個承局處。如今著他招認做`不合腰懸利刃,誤人節堂`,脊杖二十,刺配遠惡軍州。" 滕府尹也知這件事了,自去高太尉面前再三稟說林沖口詞。高俅情知理短,又礙府尹,只得準了。就此日,府尹回來升廳,叫林沖,除了長枷,斷了二十脊杖,喚個文筆匠刺了面頰,量地方遠近,該配滄州牢城。當廳打一面七斤半團頭鐵葉護身枷釘了,貼上封皮,押了一道牒文,差兩個防送公人監押前去。兩個人是董超、薛霸。二人領了公文,押送林沖出開封府來。 P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