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的社會評價因此被人為地降低,其在法治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未得到應有的褒揚和肯定。這顯然有失公平,必須盡快加以改變。
改變要從了解開始。陳寶琪和孫啟明二位作者傾心寫出的《天平上的博弈(42位知名律師辦案實錄)》這本書,其意義就在于此,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名律師,其真實的生活面貌和生存狀態。
《天平上的博弈(42位知名律師辦案實錄)》中的主人公,是天津市近四千名律師中的翹楚。每一位都經過天津市律協的認真推薦、篩選和審定,不僅涵蓋了老、中、青三代律師,而且兼顧了訴訟與非訴兩大業務領域。他們不僅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知識素養深,個人品德優,而且長年堅持一線,業績出色。作者通過面對面的訪談,直接聆聽其辦案經歷和感受,再通過當事人、法檢單位及法律文書等,進一步驗證。之后,便將他們真實的辦案經歷,原汁原味地記錄下來,先在天津影響力的報紙《今晚報》公開報道,進而修改匯集成書。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律師作為一支日漸成熟的社會力量,與其他社會力量一起,肩負著推進社會民主與法治的歷史使命,并不斷做出自己的貢獻。在絕大多數律師的心中,法律代表著理想信念,代表著公平正義,必須用生命去堅守。然而,由于律師與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尚存在一定的距離,大家對律師工作缺乏了解,極個別律師的不良表現,如逐利的瑕疵被隨意放大,更加深了人們的誤解。律師的社會評價因此被人為地降低,其在法治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未得到應有的褒揚和肯定。這顯然有失公平,必須盡快加以改變。
改變要從了解開始。陳寶琪和孫啟明二位作者傾心寫出的這本書,其意義就在于此,閱讀《天平上的博弈(42位知名律師辦案實錄)》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名律師,其真實的生活面貌和生存狀態。
陳寶琪
1959年8月出生,1984年開始從事新聞工作。先后結集出版了《都市心語》、《真情刑警》及犯罪心理小說((綠洲》、《殘璧》等?,F為天津《今晚報》社會新聞部主任,高級記者,天津市作協會員。1982年出生,天津《今晚報》社會新聞部記者。2004年開始從事新聞工作,并專職負責法治新聞采寫報道。先后組織策劃并推出了《今日開庭》、《法治大家談》、《與法同行》、《法院院長訪談》等知名專欄。同時,參與完成了《大墻內的警示》、《律師辦案實錄》等系列報道。采寫的新聞作品共獲得、省市級獎項十余個。
及時篇 無畏來自對正義的執著追求
1.她用柔弱肩膀挑起正義
2.律師的價值不能靠收入衡量
3.無畏來自對正義的執著追求
4.只要堅持,真理永遠是真理
5.法治天下,是她的夢想和追求
6.應仗人間義心頭一把尺
第二篇 他為普通勞動者撐起一片天
7.少年時立志:替百姓伸張正義
8.幫助困難孩子是我生命一部分
9.法律援助,讓我感到陽光和正義
10.他為普通勞動者撐起一片天
第三篇 為維護被告人權利和尊嚴而辯
11."您是我遇見過的好的人"
12.還無辜者清白,勝過掙100萬
13.佟文,因他們而恢復參賽資格
14.為維護被告人權利和尊嚴而辯
15.為盜50萬被告人做無罪辯護
16.讓他們受到懲戒也得到拯救
17.考慮問題,她比當事人還周到
18.就該對得起當事人那份信任
19.鄧律師,這個合作你說了算!
20.他依法為"壞人"辯護
第四篇 案子能辦成,因為工夫下到家
21.案子能辦成,因為工夫下到家
22.擰成一股繩才能打下一片天
23.尋辯護突破口,他百煉成鋼
24.的盡是名案,他也成名人
25.當事人贊他有"起死回生"的力量
26.尊重事實與法律,只巧辯不狡辯
27.不起眼的細節決定案件成敗
28.他只接當事人在"理"的案子
29.讓保險保障真正遇到風險的人
30.事前多做一點麻煩就少一堆
31.一個案子,她至少做五種預案
32.壓力干擾麻煩,全難不倒她
33.善于研究是他成功的"寶典"
34."細致"和"巧妙"是他辦案的"武器"!
第五篇 他是惡意侵權者的"噩夢"
35.他是惡意侵權者的"噩夢"
36.他做律師,不靠應酬"自我營銷"
37.我就像"治未病"的保健大夫
38.不光打官司,她更愛助人
39.做客戶誠實而知心的朋友
40.我要做一個受人尊重的律師
41.實在,是她做人的本色!
42.秉持德與信,在實戰中強大起來
15.為盜50萬被告人做
無罪辯護
王健,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盈科(天津)業務指導委員會主任,天津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他是吉林大學法律系79級學生,1983年畢業后被分配到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處。后于1987年調到了開發區法律顧問處,成為一名律師。
王健認為,律師要把實現法治社會當做執業的理想和追求。目前,我國已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但是離"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目標還有距離。在這方面,律師應當做出自己的努力,因為法制是實現社會和諧最有效的保障。王健十分推崇孔子的法律思想。他年輕時曾手抄《論語》,頗有心得。1983年的大學畢業論文就是《論孔子法律思想》??鬃臃浅V匾?克己復禮"。禮,在當時就是包括法律在內的規范和制度??鬃诱J為,"一El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即如果大家都遵守包括法律的規范、制度,社會便可達到和諧??鬃恿硗庖痪湓捯矘O為深刻:"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王健覺得這個"無訟"應當是法律工作者所追求的最終目標。簡言之,就是辦理案件要以法律做杠桿和利器,調節利益失衡的雙方或多方,達到平衡狀態,由此做到案結事了。
2003年王健為一名盜竊50萬元的被告人做辯護。這是一件非常特殊的案子,王健在認真分析案情、把握證據、正確運用法律之后,為被告人做了無罪辯護,最終兩審法院接受了他的辯護意見,判決被告人無罪。
50萬元失蹤賊是"姐夫"
解春,時年30歲,一名外地在津工作多年的女子,與某私企老板趙聯同居多年,并生育一子。趙聯年過六十,離婚多年,一直未與解春辦理結婚登記。那年春節過后,趙聯放在家中的50萬元現金被盜。據了解,解春的父母正月十五過后,從外地來天津探親,因兩人就要回老家,事發那天大家一起出去吃晚飯。吃完飯回來就發現家中衣柜里的50萬元現金沒有了。趙聯當時在做工程項目,節前需要支用大量現金,便從銀行取回兩包成捆、每包各50萬元合計100萬元的現金。春節已拆開一包,用掉了30萬元。案發現場沒有擰門撬鎖的痕跡。更奇怪的是,盜賊只將那包整捆的鈔票盜走,而那個打開的,盡管里邊也有20萬元,卻沒動。
當晚趙聯和解春報了案,第二天警察就通知說盜賊抓到了。原來北京西客站派出所查獲了一名嫌疑人:此人在通過車站安檢時,隨身攜帶的物品中有個包捆得仿佛炸藥包般。工作人員詢問是什么,他回答說是錢,但說不清多少以及錢的來源,由此被警方扣留。經審訊,這名男子交代錢是從妻妹家偷來的。原來,此人張同,是解春的姐夫。事發當天他守在趙聯家門口,看著趙聯和解春一家外出吃飯,便手持趙聯家的鑰匙開門進屋,盜取50萬元后回到租住的旅館。第二天與解春的父親會合,準備從北京一同返回四川,誰知被車站警方查獲。解春的父親發現這一情況后,獨自乘車走掉了。張同獨自承擔了盜竊的罪責。
"律師讓我實事求是"
趙聯知道偷錢者是解春的姐夫,便不想再追究了??墒且蛏嫦有淌路缸?,檢察院必須起訴。檢察院起訴書指控張同竄入趙聯家里實施盜竊。張同的家人及趙聯委托王健擔任辯護人。因為七天之后就要開庭,王健抓緊閱卷,會見被告人、當事人,分析研究案情。通過閱卷,他發現鑰匙來源有問題,認為這把鑰匙應當是張同從其岳父也就是解春的父親那里得到的,于是會見張同時,讓他實事求是地說出包括鑰匙來源的所有案情。為了保護自己的岳父,張同堅持其口供。然而,開庭時他感到事態嚴重,當庭改口說鑰匙是老丈人給他的。檢察官問他為什么與之前交代的不一樣。他說是想自己攬下責任。檢察官追問,那為什么現在又改變了態度,張同竟說是律師讓他改的。檢察官、法官一起用嚴肅的目光審視著王健。檢察官聲色俱厲地追問:"律師讓你怎么……
P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