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系統、且深入的研究了我國的擔保物權制度。該成果既對整個擔保物權制度的基礎理論進行了研究,如對擔保物權的性質、法律屬性(從屬性、不可分性與物上代位性)、擔保物權的體系等進行的研究,同時,該成果又對抵押權、質權等約定的擔保物權以及留置權、優先權等法定擔保物權進行了細致深入的研究。密切結合我國現行法的規定與司法實踐。一方面,作者熟練運用法教義的研究方法,對《物權法》、《擔保法》等法律以及司法解釋的規定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并對其中存在的法律沖突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另一方面,作者非常注重對案例的研究,作者不僅對法院的相關判決書,也對地方各級法院的判決進行了細致了研究。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程嘯,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院黨委委員、院工會主席。兼任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證券法學研究會理事、國土資源部不動產登記專家委員會委員、《清華法學》雜志責任編輯等職。
擔保物權,是指為了確保特定債權的實現,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在動產、不動產或財產權利上設定的,當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時,債權人有權就該擔保財產變價并優先受償的一種限制物權(《物權法》第170條)。擔保物權屬于一類重要的物權,除具有物權的一般特征(支配權、權)外,還具有以下幾項特征: (一)擔保物權是以擔保債權的實現為目的的物權,具有從屬性 擔保物權的本質機能在于通過對特定標的物交換價值的控制,以確保當事人之間發生的債權債務關系能夠得到圓滿實現。因此,擔保物權本身不具有獨立的存在意義,其以擔保債權的實現為目的,這也是擔保物權與 同屬于限制物權、他物權的用益物權的重要區別之一。就用益物權而言,其以獲得對特定標的物(主要是不動產)的占有、使用、收益為目的,因此用益物權本身就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由于擔保物權以擔保債權的實現為目的,故此,一方面,擔保物權是具有從屬性的權利,在擔保物權設定或實行之前必須存在被擔保的債權,擔保物權與其所擔保的債權“同呼吸、共命運”;另一方面,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必須特定,否則擔保物權的設定無的放矢。不得泛泛地為當事人之間可能發生的債權而設定擔保物權,至少其所擔保的債權究竟是哪一種債權需有一定的范圍,否則有違擔保侵權之特定原則。 即便是較高額抵押權,盡管債權確定前抵押權擔保的具體債權數額尚不確定,但導致一 定期間債權連續發生的基礎法律關系是特定的,并且抵押權擔保的較高債權額限度也是特定的。
(二)擔保物權是在他人之物或財產權利上設定的物權,是他物權 既然擔保物權旨在確保債權的實現,則其必須存在于債權人以外的人(債務人或第三人)的物或權利上。因此,擔保物權屬于他物權。極少數情況下,也可能出現債權人就自己的物或權利上享有擔保物權的情形,如所有人抵押。不過,此終屬極個別現象。由于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所以不得泛泛地就債務人或第三人現在所有或將來可能取得的任何物或權利上設定擔保物權。易言之,作為擔保物權標的物的動產、不動產或權利原則上都必須是既存的、特定的。雖然有的擔保物權于設定時其客體并未特定,但在實現該擔保物權時也必須特定。例如,動產浮動抵押權設定時,客體并不特定,包括抵押人現有和將有的動產,但是,在實現抵押權時該抵押財產必須特定(《物權法》第196條);否則,權利人無法實現抵押權。
(三)擔保物權限制了所有權人或處分權人對其財產的處分,是限制物權擔保物權和用益物權都是他物權,是在他人的物或財產上設立的物權。因此,它們也構成了對所有權的限制,屬于限制物權。不過,因設立的目的不同,故此二者對所有權的限制方法也有所不同。用益物權人取得對標的物的直接占有是為了獲得標的物的使用價值,而非限制所有權人對 標的物的處分。因此,用益物權人要實際占有標的物,才能取得標的物的使用價值。但是,擔保物權是以擔保債權的實現為目的的,是一種價值權(Wertrecht)。權利人必須通過限制提供擔保物的債務人或第三人的處分權,才能確定地把握該標的物的交換價值。為此,法律上采用了兩種方法:一是通過將擔保物的占有移轉給債權人,對擔保人的處分權進行事實上的限制;二是采用登記的方法,對擔保人的處分權加以法律上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