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執法與人權保護》由李步云和李先波主編,闡明了人權的基本理論,從受刑事追訴者權利、刑事立案、刑事偵查、強制措施、公安監所管理、治安管理、警察干預家庭暴力、警察武力使用等方面系統解讀了警察執法過程中的人權保護問題,闡釋了人權救濟——國家賠償的范圍、程序、方式及計算標準等。
《警察執法與人權保護》適合法學相關研究者閱讀。
李先波男,1963年生,湖南慈利縣人,湖南師范大學教授、法學院副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后,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民法學會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理事,湖南省社科跨世紀"百人工程學者",美國喬治城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國際私法學、比較民法學、合同法和知識產權法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已出版《國際私法與國際民事訴訟專論》、《合同有效成立比較研究》、《契約法論》、《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的國際國內保護》、《國際民商法專題研究》和《國際民商法與中國的法制建設》等專著6部,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法學評論》等刊物5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和《全國高校報刊文摘》等轉載。目前承擔省級課題4項,參加課題1項,獲得省部級獎2項。
李步云,1933年生,漢族,湖南婁底人。1965年北京大學法律系研究生畢業。1967年到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法學研究所工作,曾任該所研究員、法理學研究室主任、《法學研究》主編,2006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稱號。現任廣州大學人權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院長;較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在法治與人權問題上提出了系統的理論,許多觀點和建議已被學界認可和政府采納,為法治與人權入憲作出了獨特的貢獻。現已出版著作30多部,300余篇,有17項科研成果獲獎。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政府特殊津貼;2012年4月,獲中國法學會授予的"全國杰出博學法學家"稱號;2013年3月,被中國科學院遴選為"二十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稱號。
及時章 人權的概念及意義
及時節 什么是人權
第二節 保護人權的重大意義
第三節 中國的人權發展戰略
第二章 警察執法與人權保護概論
及時節 警察權的行使
第二節 培育"以人為本"的警察執法理念
第三節 警察執法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
第三章 警察執法與受刑事追訴者的權利保護
及時節 受刑事追訴者權利概述
第二節 受刑事追訴者的實體性權利及其保護
第三節 警察執法與受刑事追訴者的主體性權利保護
第四節 警察執法與受刑事追訴者的程序性救濟權
第四章 刑事立案與人權保護
及時節 刑事立案概述
第二節 刑事立案的具體程序
第三節 刑事立案程序與人權保護
第四節 偵查權濫用的司法審查規制與人權保護
第五章 刑事偵查與人權保護
及時節 刑事偵查與人權保護概述
第二節 刑事偵查中對犯罪嫌疑人的人權保護
第三節 刑事偵查與被害人的人權保護
第四節 刑事偵查中對證人的人權保護
第五節 刑事偵查中對財產權的保護
第六章 強制措施與人權保護
及時節 強制措施與人權保護概述
第二節 強制措施與人權保護的具體統一
第三節 強制措施的法律監督與人權保護的司法救濟
第七章 公安監所管理與人權保護
及時節 監所概述
第二節 被監管人獲得人身安全的權利
第三節 被監管人獲得必要生活條件的權利
第四節 被監管人獲得會見、通信和請假的權利
第五節 被監管人獲得釋放以及申訴控告的權利
第八章 治安管理與人權保護
及時節 治安管理中的人權問題
第二節 治安行政調查與人權保護
第三節 治安行政強制與人權保護
第四節 治安行政處罰與人權保護
第五節 群體性事件處置與人權保護
第九章 警察干預家庭暴力與人權保護
及時節 反對家庭暴力與人權保護
第二節 警察干預家庭暴力的必要性與基本原則
第三節 警察干預家庭暴力工作中的人權保護
第十章 警察武力使用與人權保護
及時節 警察武力使用概述
第二節 警察武力使用原則與人權保護
第三節 警察武力使用的方法與人權保護
第十一章 國家賠償與人權保護
及時節 國家賠償與人權保護概述
第二節 國家賠償的范圍與人權保護
第三節 國家賠償程序與人權保護
第四節 賠償方式和計算標準與人權保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