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靜霞編著的《肌電圖診斷與臨床應用(第2版)》的特點是實用、、簡明、可操作性強,主要介紹的是基本、常用并且和臨床緊密相關的知識及目前國內外的進展。除了包括肌電圖檢查基礎理論知識外,重點以大量的篇幅和圖譜詳細介紹了神經肌肉的解剖,描述了神經傳導和肌電圖檢查的具體操作步驟、技術要點、診斷誤區以及和臨床的相關性,涉及幾乎全身常用的神經和肌肉。 本書共包括上、下兩篇,十三個章節。上篇主要是肌電圖檢查基礎知識概述,包括周圍神經生理,神經肌肉電生理特性,神經肌肉檢查的基本要求,特別是包括各種不同感覺、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的具體方法,全身各常見肌肉的進針部位、檢查要點及各種特殊檢查。下篇主要是各論,具體講述了各種單發性周圍神經病,神經叢、神經根病變,多發性周圍神經病,神經肌肉接頭和肌肉疾病,供臨床醫生參考。
上篇
及時章 周圍神經解剖和生理
及時節 周圍神經生理
一、周圍神經纖維分類
二、周圍神經微觀解剖
三、周圍神經損傷分類
第二節 周圍神經解剖
第三節 周圍神經系統疾病分類
第二章 肌電圖檢查基礎知識
及時節 神經肌肉電生理特性
一、靜息跨膜電位
二、動作電位
三、容積傳導
第二節 肌電圖檢查基本要求
一、肌電圖檢查者的要求
二、肌電圖檢查過程一般要求
三、肌電圖報告書寫方式
第三節 神經傳導速度測定基本方法
一、運動神經傳導
二、感覺神經傳導
三、幾種重要的異常神經傳導類型
四、影響神經傳導檢查的因素
五、神經傳導速度正常值范圍
第三章 常見神經傳導檢查
及時節 運動神經傳導檢查
一、正中神經
二、尺神經
三、橈神經
四、副神經
五、腋神經
六、肩胛上神經
七、肌皮神經
八、腓總神經
九、脛神經
十、股神經
十一、面神經
十二、膈神經
第二節 感覺神經傳導檢查
一、正中神經
一、尺神經
三、橈神經
四、前臂外側皮神經
五、前臂內側皮神經
六、腓腸神經
七、腓淺神經感覺支
八、隱神經
九、足掌內側神經
十、足掌外側神經
十一、股外側皮神經
第三節 特殊檢查
一、F波
一、H反射
三、瞬目反射
四、重復電刺激
第四章 針電極肌電圖
及時節 常用肌肉解剖和進針部位
一、上肢神經支配肌肉
一、下肢神經支配肌肉
三、腦神經支配肌肉
第二節 肌電圖檢查基本原理
一、插入電位
一、自發電位
……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