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鬧擁擠的金虎酒館,垂暮之年的赫拉巴爾邂逅了正值青春的杜卞卡,從而激發(fā)起創(chuàng)作靈感。他對杜卞卡身上洋溢的活力和激情充滿向往,對自身局限和衰老感到恐懼,并將龐雜的知識與多年的思考,綿密無間地匯入一篇篇看似漫無目的的私昵信件中。這部書信體小說繾綣眷戀,不僅堪稱當(dāng)代情書的經(jīng)典,更是具有代表性的赫氏奇思妙語。
赫拉巴爾晚年的情感私信,繁花落盡后的暮年愛情。
赫拉巴爾,捷克文學(xué)的悲傷之王,在捷克家喻戶曉,廣泛受到各個階層讀者的喜愛。
赫拉巴爾的小說同改編的戲劇、電影作品,在國內(nèi)外數(shù)十次獲獎,其中代表的是柏林電影節(jié)金獎及奧斯卡外語片獎。
嘈雜的小酒館,鴿子飛翔的教堂,巴比代爾式的市井人物,赫拉巴爾式的憂傷獨白,讓這部小說具有赫氏風(fēng)格,敘說了赫拉巴爾晚年的情感秘密。
作者介紹:博胡米爾.赫拉巴爾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捷克作家之一。生于一九一四年,法學(xué)博士,服過兵役,當(dāng)過推銷員、倉管員、煉鋼工,等等。一九九七年死于意外。他歷經(jīng)和見證了二十世紀捷克歷史的跌宕起伏,四十九歲時才得以出版及時部作品,一生創(chuàng)作無數(shù),獲得國內(nèi)外獎項多達三十多個。他的作品經(jīng)常被改編為電影和戲劇,與小說同名的電影《嚴密監(jiān)視的列車》于一九六六年獲奧斯卡外語片獎;《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于二〇一二年獲得捷克國家電影獎“捷克獅”獎影片、導(dǎo)演等四項大獎。其他代表作品有《雪絨花的慶典》《溫柔的野蠻人》《過于喧囂的孤獨》等。
譯者簡介:李 暉 安徽宣城人。北京大學(xué)翻譯研究博士,現(xiàn)任教于北京語言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部高級翻譯學(xué)院。主要研究方向為小說理論與翻譯研究、現(xiàn)代主義以來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外譯傳播、中西寓意敘事比較。譯作有《美學(xué) 圖畫通識叢書》、《盧浮宮藏品精選》和《歐洲小說II》(參譯兩篇)等。
記憶,閱讀,另一種目光(總序) / 高興
與生俱來的恐懼和希冀(譯者序) / 李暉
魔笛
公開的自殺
幾句話
白馬
十一月颶風(fēng)
瘋狂時刻
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燃燒至死
恐懼
玫瑰騎士
親愛的杜卞卡,此時我向你傳遞問候。這短短的幾句話。我用兩根手指貼住上唇,做出一個飛揚的動作,連帶這長方形的信封,把問候寄送給你。就像孩子們放風(fēng)箏時,緊握著風(fēng)箏線,向遠方遞送的那種問候———他們喜愛將小小的紙片訊息沿線傳遞到天空,風(fēng)箏的那一頭。我想給你寄一張去年卡羅維發(fā)利電影節(jié)的照片,那是我和貝托魯奇握手的照片。我得告訴你這件事:有位年輕的攝影師想給我拍張照片———我說,我們等《末代皇帝》放映結(jié)束后,去露臺那邊碰面吧,那邊的陽光很好……于是我們見了面。然而就在他準備相機的時候,一隊電視攝制人員走了過來。他們要找個地方拍一張從露臺上俯看卡羅維發(fā)利市的景觀。你知道我突然看見誰了嗎?貝托魯奇恰好從那個長露臺往下走。于是我告訴攝像師:聽我說,你相機裝好膠卷了沒有?你準備拍張好看的,對不對?您說得對,赫拉巴爾先生……于是我迎面走向這位著名導(dǎo)演,并且伸出手來……我用蹩腳的法語說…… 貝托魯奇先生,我對您的電影很著迷,而且您在新聞會上的表現(xiàn)讓我更加著迷……貝托魯奇先生,您的眼光,不僅是您自己的眼光,它們還是夏爾 波德萊爾的眼光……我就是這樣說的,我能看見那位年輕的攝影師正在費勁搗鼓他那套設(shè)備。貝托魯奇先生好像知曉這一切,他湊近我的耳畔,用法語向我低聲念誦波德萊爾詩歌《腐尸》的開頭幾句…… “請想想我們當(dāng)時看到的那樣?xùn)|西,我的心上人啊,那個夏季的清晨是多么溫煦” ……他和我又握了握手,然后走到了電視拍攝組站立等候他的地方……我轉(zhuǎn)身問道……你拍到了嗎?噢,赫拉巴爾先生,我真想從這個露臺跳下去,再一頭砸到水泥地上。我的相機出了問題,它自己完蛋了……我說……你瞧,小伙子,冷靜點兒,貝托魯奇先生肯定還會再回來的,對不對?杜卞卡,對于遠在舊金山的你來說,情況也是一樣。請你安靜、耐心地等候。
等到zuì后,就像孩子們傳遞的字條訊息終究會沿著繩線抵達風(fēng)箏的那一端,我走得越遠,離你也就越近……那將是難得的相聚時刻,吁!再多說兩句……后來貝托魯奇又出來了,我走過去對他說……貝托魯奇先生,我是一位捷克作家,我有幾本書已經(jīng)在意大利出版。如果您把地址給我,我會給您寄幾本過去,怎么樣?……貝托魯奇把他的幾處地址寫給了我,那位攝影師則喜滋滋地完成了他的工作……然后我們互相道別……我說,好了,這次你拍到了吧?是的,赫拉巴爾先生,我拍到了……親愛的杜卞卡,我把報紙上刊登的這張照片送給你,免得又忘記了———今天秋天我已經(jīng)有十二只貓,虎斑貓、雄貓和小奶貓們。我出門去克斯科,碰巧遇見了這些野東西,可最終我還是照舊在喂養(yǎng)它們。我給它們拿牛奶喝。后來,因為想起你給我?guī)砹诉@些小貓,所以我坐下來給你寫信。外面的樹葉正在墜落,陽光普照,白樺樹已經(jīng)掉完葉子,陽光從它們頂上的樹枝縫隙間照耀下來。這真美,美得就像紐約的小陽春,二十五年前,我在大西洋岸邊曬著太陽,聽到了浮筒鈴鐺的碰擊聲。這是在為科尼島碼頭墩柱下被人遺棄的上千只貓咪敲響喪鐘。沒有人來管它們,所以它們慢慢死去,除了兩三只勇敢的家伙,它們膽敢穿過海灘,從人類那里偷些食物……而克斯科這地方的落葉有這么厚,你如果來這里,可以再次舒舒服服地躺在被太陽曬暖和了的樹葉堆里,靠著一棵白樺樹,抬起腦袋向上看。你的背包顏色與四周很般配,你那只藍得像天空一樣的小背包,里面裝著五公斤重的美版捷英字典———這里的秋天是如此美麗。樹葉墜落,24小時天過去,而每片樹葉都愈加多彩而澄明,每一片幼小的白樺葉都如此柔嫩,像煙草,像香煙紙,到了又變得如此輕盈絲滑。一陣微風(fēng)就可以將它們拂散開來。整個樹冠,我這些白樺樹的樹冠,好像是李斯特的鋼琴曲《愛之夢》的中間部分。演奏者的手指必須覆蓋所有琴鍵,上下左右,就像是要把克斯科的白樺樹葉拂散開來……大貓小貓們正在玩耍,它們跳躍捕獲那些四散飄零、意味著夏日將盡的郵票。季節(jié)交響樂的高潮即將到來,晚秋時節(jié)那陰雨
連綿、混沌萎靡的日子即將到來,冬天就要開始……咿喲!等到哪24小時下雪時,杜卞卡,我們一起出發(fā)吧。只有你和我。我們?nèi)ツ箍?,我們要租輛車開到詩人鮑里斯 帕斯捷爾納克住過的地方……他的村間別墅在莫斯科郊外。那地方也像是克斯科,到處是白樺樹和松樹。他還有一塊地,他跟我一樣在地里種了馬鈴薯。不過我們隨后還要到他給自己營造的墓園里去。那地方就算雪到齊胸深,也會有人清掃出通向他墳前的道路。墓前矗立著一尊石雕,好像一座里程碑。石頭上有一塊橢圓形浮雕,是詩人的臉龐,帕斯捷爾納克的側(cè)面像,由莫斯科一位女雕塑家按照安娜 阿赫瑪托娃①的詩句內(nèi)容雕刻而成……他的臉看上去像一位牽馬的柏柏爾人……呃!
所謂致杜卞卡的信純屬虛構(gòu),是對死亡的防御,它確實有些類似歌德的“暮年愛情”……到了后,我抵御恐懼的辦法就是我的文學(xué)。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
赫拉巴爾不是一位流亡者,而是一類流亡者。即使他身處布拉格,或者是金虎酒館,卻依然存在于別處。
——亞當(dāng).瑟爾維爾(英國小說家,《巴黎評論》倫敦編輯部編輯)
赫拉巴爾式的喜劇,呈現(xiàn)出復(fù)雜的悖論性。它在無限的欲望和有限的滿足感之間維系平衡,離經(jīng)叛道卻充滿宿命論的意味,紛擾不寧而又不失睿智。
——詹姆斯.伍德《倫敦書評》(文學(xué)評論家)
這些文章以信件形式寫給一位美國女學(xué)生,即昵稱為“杜卞卡”(捷克語“四月”)的艾普蕊 吉福德。它們是處于極度入神狀態(tài)下的赫拉巴爾。幾近于宗教般的狂熱意味,充滿了東歐作家的“神秘幻象”。它們是他的靈魂暗夜,他的“荒原”。
—— 蘇珊.雷諾茲《洛杉機時報》(書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