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這本書,向枯燥的一日三餐說再見,開啟幸福感爆棚的尋味之旅!
一張信息圖的知識量勝過千言萬語。在這本書中,作者將她搜集積累的食物知識融入200多張各不相同、邏輯清晰的信息圖里,像是為讀者烹調了一道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易于消化的知識佳肴。我猜你已經很餓了,那就趕快開始翻動書頁吧!
勞拉 羅(Laura Rowe)在英國從事飲食方面的寫作已有十余年。她曾為衛報的美食博客Word of Mouth、《Olive》雜志、Lovefood.com以及thewelshmenu.com等媒體撰寫美食方面的文章。在過去的兩年里,她還在英格蘭西南區編輯過2013年的《美食作家協會年度美食雜志》(Guild of Food Writers Food Magazine of the Year)和《Crumbs》雜志。
菜園食品
蘋果:咬一口,盡在不言中
核果:穩操勝券
檸檬:錦上添花
番茄:水果還是蔬菜?
鱷梨:像鱷魚的梨
辣椒:“火辣的”食材
小胡瓜:園丁的好朋友
茄子:照相時請叫我
卷心菜:蕓薹屬植物的代表
豆類:好一個大家庭
南瓜:不要只記住南瓜餅
甜菜根:甜得有道理
蘆筍:英國人喜歡的“長矛” 顯示全部信息
蘋果:咬一口,盡在不言中
不起眼的蘋果——這一果盤中的主要產品,向人們保障它有著“24小時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功效,同時在人類歷史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它是伊甸園中誘惑夏娃的禁果,在眾多希臘和北歐神話中代表著愛情、生育力和青春,而艾薩克 牛頓也是通過墜落的蘋果偶然發現了地心引力。它們在溫帶地區生長,但收獲的時候,卻呈現出深淺不一的紅色、黃色或綠色。澳大利亞出產過一些世界上好吃的蘋果——例如生長期長的、甜甜的“粉紅佳人”(也稱“粉克利普斯”)和果味十足的、脆脆的“史密斯奶奶蘋果”(即澳洲青蘋)。而英國只種植專門用于烹飪的蘋果:布拉姆利蘋果。這種蘋果中,蘋果酸的濃度遠遠高過糖分,所以即使在烹飪后,它還能保留濃郁的蘋果味道。
蘋果有圓形、扁平形、橢圓形、錐形等各種形狀,果肉通常呈奶油色或白色,不過有一種德國培育的現代蘋果,名為“巴亞瑪麗莎”(在英國注冊的商品名稱叫“TickledPink”),它的果肉卻紅得出奇。另外,不要對最近出現的一種名為“蘋果梨”的水果感到困惑,它是在2012年由新西蘭的果農培育出來的,實際上是由歐洲和亞洲的不同品種的梨雜交而成,與蘋果沒有任何關系。
鱷梨:像鱷魚的梨
漫步哥倫比亞街頭,你會發現,幾乎每一百個人當中就有五六個人在推著小車售賣成熟的富爾特鱷梨。當地人無論吃什么都要配上鱷梨,從肉到米飯,從薯條到沙拉,甚至將其切片夾入三明治中。這種水果(沒錯,是水果)為樟科植物,它的植物學近親有肉桂和月桂。
鱷梨又稱“牛油果”,它的原始品種有三種,現在衍生出100多個雜交品種。鱷梨的形狀有的又圓又豐滿(類似蘋果),有的細長呈鐘形(類似梨子)。從大小上說,小的鱷梨像李子一樣大,而大的有人頭那么大。再說顏色,從黃綠色、紫色到黑色都有。
鱷梨的果肉寡淡無味、柔滑細膩。它的食用方法非常簡單,酸橙、鹽和辣椒是其搭檔,而且生吃比烹食更好,因為加工后的鱷梨果肉會變苦。最著名的一種以鱷梨為原料的食物是墨西哥蘸醬——鱷梨醬,但這種水果還可以成為早午餐的主角和午餐的冠軍——我目前的是把烤奶酪放在一塊英式松餅上,再鋪上炸過的西班牙辣香腸片、奶油般柔滑的哈斯鱷梨片、一顆水煮嫩蛋和足量的“是拉差”辣椒醬。鱷梨富含纖維(其纖維含量比大多數水果高)、鉀,以及維生素C、E、K,而且它的“有益”單不飽和脂肪含量比新鮮鮭魚高了近一倍。簡單地說,它可是個十全十美的好孩子。
把這本書當作禮物送給吃貨簡直棒呆了……光是里面的小技巧就已經讓它物超所值。每個對食物著迷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本書里充滿了讓吃貨著迷的食物信息,有烹飪小提示、營養元素表,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飲食傳統。你可以輕輕松松地把這些知識一口一口地吃掉。——《每日郵報》
書中充滿有趣的食物細節,包括輕松剝蒜的技巧、各種廚刀的用途以及世界上各種各樣的醬料的原料配比。用專屬于美食家們的愉悅方式為你奉上這些精美的食物信息圖。——《每日電訊報》
用《食物信息圖:看得見味道的食物百科》來滿足你所有的關于食物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