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精準利落文字打動讀者的吉本芭娜娜,推出了這本美食雜記:《食記百味》,這也是她漫長作家生涯的首本食記。這本《食記百味》以 100篇短文記錄芭娜娜日常飲食的點滴,特別注重在她與小兒子小不點共食的回憶,記錄到孩子六歲的母子幸福時光,親情暖暖。 自稱"宇宙及時饕客"的吉本芭娜娜,她的日常餐桌都是些什么樣的菜呢?從《廚房》到案前再到"廚房",好久不見啊,芭娜娜終于回來了。
吉本芭娜娜每日三餐和常去的餐館味道與氣氛如何?饕客作者觸及與吃飯同樣重要的親朋飯友食聚點滴之飲食生活散文! 《食記百味》中還附有手繪彩色的"朋子和姊姊的食譜",讓我們一起和吉本芭娜娜來做可樂餅和香蕉蛋糕吧!
傍晚,突然下起雨來。 我和兩歲半的兒子坐在朋友的保時捷上,眼睜睜看著烏云在天空漸漸擴散。 小不點及時次坐保時捷,興奮地動來動去,可是當朋友打開車頂,變成敞篷車時,他立刻安靜下來,喃喃自語:"敞篷……"人在感到驚喜時,真的是喃喃自語甚至興奮大叫。 他不在乎大顆雨水滴落臉上,只顧著享受敞篷車的樂趣。 那天上午,韓國朋友送來大量的韓國泡菜和韓國海苔。 朋友是做企業(yè)咨詢之類重要工作的人,但電話里的聲音只是普通的韓國"媽媽"的聲音: "有一點酸噢,可以煮湯,只要放豆腐就行!" 因為沒有豆腐,于是只把泡菜、胡蘿卜和韓國海苔放進雞湯里,稍微燉一下,做了泡菜雞湯。 拜韓國海苔之賜,湯中帶有麻油香,有點辣,吃下后大量流汗,是讓身體清爽的汗。 然后,用人家送的柴魚片拌紫蘇、大蒜、茗荷和小黃瓜,澆上用天然海鹽、大蔥、蒜頭、胡椒、少許辣椒和酒調(diào)制而成的鹽達蕾醬汁。 海葡萄要拌麻油、魚露、醋和柚子胡椒醬汁(枝元奈保美的食譜)一起吃。我在沖繩學到,海葡萄浸醬汁后會因滲透壓而萎縮,所以必須在吃的時候再蘸醬汁。 泡好的泰國寬粉條則和番茄、泰式炒面醬、大蒜一起炒成意大利風味的炒米粉,當作主食。 小不點吃了很多海葡萄和炒米粉。這些都是他生平及時次嘗到的滋味。 飯后,吃著中元節(jié)時人家送的麝香葡萄。 小不點還不太會剝葡萄皮,不停要求一起吃飯的朋友幫他剝,吃得笑呵呵。 朋友又是幫他剝葡萄皮,又是開車帶他去兜風。 在身邊這些人的小小愛情呵護下,仿佛每個人都在撫養(yǎng)他。 我想,這輩子大概都不會像這段時間這樣經(jīng)常在家做飯吧。 育兒中的三餐是家族之餐。像是把家人結合為一的儀式。其實,是什么都無所謂,只要能夠高高興興在家吃飯就好。在孩子喜歡外食以前,我還有一段這種充裕的時間。 我的老同學、也為這本書出力不少的朋子,就住在附近。 她一直就是那種很會做菜、對食物感觸敏銳、很適合做行政主廚的人。 大學時在她租的公寓里,我享受到生平及時頓的泰國綠咖喱。她只花二十分鐘,就做出切工的茄子咖喱。是我平生未知的美味。雖然是用咖喱醬,但速度還是超快,而且在很多細節(jié)上都有下一番工夫。從那以后,她毫不動搖地直奔料理大道。 有24小時,我們在路上不期而遇,她強烈向我推薦 Kaldi Coffee Farm的"Royal nuts",好像是小魚干、香辛料和堅果混合的泰式風味零食。 因為偶爾才有得賣,所以每次有賣時,她都搶購不少囤放。 這么說起來,我想起她大學時總是津津有味地嚼著小魚干和略帶甜味的烤花生,這在年輕人的零食中非常罕見。莫非那個傳統(tǒng)至今還留存在她心中?我莫名地高興起來。路上巧遇朋友,聊聊附近好吃的東西,這種事情可以列入這世上幸福的前幾名。 沒有約定,再次見面也不容易。但,總是能夠見到。才說完 "再見",很快又不期而遇。在沒有電車和私家車的時代,朋友見面都是這樣吧。只見到認識的人,也特別重視認識的人。 有天下午,她發(fā)電郵過來:"上次那個東西有在賣,我買了七罐。"不愧是堅果和小魚干女王。我想,再怎么愛吃,一次買七罐不會太多嗎?雖然這么想,可是我也買了四罐。真的只能說,泰式風味好吃得不得了。不知是因為加了泰國檸檬的關系,還是因為辣的關系,開罐瞬間,泰國的氣氛原封不動地洋溢開來,搭配啤酒,風味絕佳。 雖然有點辣,小孩一樣吃得津津有味。 朋子另外傳授我只用Kaldi賣的"昆布屋之鹽"和雞蛋做的炒飯,也很好吃。 她說,關鍵在于一粒粒鹽觸及舌頭后的無窮余味,但如果貪多,加人蔥花和其他配料,味道就毀了,只能加這兩樣。 不愧是職業(yè)級的料理好手,不但做過實驗,最棒的是這種減法概念。其實,每次遇到職業(yè)級的料理達人時,我總是有個感想,越會減法的越高明。過分的無謂增加,在任何世界,都是外行人的發(fā)想。 我用鹽、苦瓜、胡蘿卜、韓國泡菜和雞肉做韓式拌飯。煮好的白米飯澆一點麻油,鋪上這些配料,拌勻后吃。 胡蘿卜炒熟,苦瓜燙熟,都拌上麻油、鹽和雞粉。肉是醬油味的雞肉松,和泡菜一起盛在飯上,撒上芝麻、韓國海苔和辣椒絲。胡亂拌勻后,用大湯匙代替韓國的長柄湯匙,大口舀著吃。 痛快的夏日風味。 小不點畢竟不能吃辣,只好幫他弄了兒童版的不辣拌飯。好希望有24小時我們能一起在炎熱的夏天吃這個。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