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分8章寫成,系統(tǒng)地闡述了史料學的形成、學科特點、與鄰近學科——金石考古和地理方志的關系及其在史學中的地位,介紹了歷代史籍的源流,歷代史乘評介,提出了處理史料的原則和方法,指點古籍,如數(shù)家珍,材料豐富,內(nèi)容充實。
從史學發(fā)展入手,簡介史學基本知識、前人研究成果和出土文物,概括了史料學源流、價值和運用方法。
一部值得重視的著作,一生的治學經(jīng)驗的總結。
謝國楨,字剛主,曾師從梁啟超、王國維等"清華四導師"學習和研究歷史學、文獻學。在明清史學、金石學、目錄學等領域建樹頗豐。先后任職于國立北平圖書館、國立中央大學、云南大學、南開大學,后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序言
及時章 史部書籍的來源和形成
一、引論
二、"史"字釋義
三、史料記載的形成
四、由銘刻到絹帛、漢簡和卷軸
五、由書寫到版刻序言
及時章 史部書籍的來源和形成
一、引論
二、"史"字釋義
三、史料記載的形成
四、由銘刻到絹帛、漢簡和卷軸
五、由書寫到版刻
六、書籍的體裁和目錄的編制
第二章 目錄學的發(fā)展及其流派
一、史料的發(fā)現(xiàn)及"流略之學"
二、目錄學的流派
(一)官藏的古籍
(二)史志
(三)私家藏書目錄
三、結語
附:黃侃七略四部開合異同表
史部諸目同異分合表
第三章 周秦至魏晉南北朝史學源流和重要史籍的介紹
一、史部的源流和類別
二、周秦以后的古代史乘
三、通史而兼紀傳體《史記》的出現(xiàn)
四、斷代史的《漢書》
五、《后漢書》與《三國志》
六、《晉書》與南北朝史
七、近三十年來地下出土魏晉以前重要史乘簡介
第四章 隋、唐、宋、元重要史籍介紹
一、唐修諸史
二、《舊唐書》與《新唐書》
三、唐代其他史乘
四、五代十國的史乘
五、《宋史》
六、《資治通鑒》和其他宋代史學著作
七、遼、金、元史
第五章 明清重要史籍介紹
一、明清史籍的特點
二、《明史》
三、有關明代的其他史乘
四、關于清史資料
五、清代史乘發(fā)展的情況及近代史資料問題
第六章 史料學的鄰近學科:金石學和地理方志學
一、金石學
二、地理方志學
第七章 史部類書、叢書、校勘、辨?zhèn)魏洼嬝龝?/p>
一、類書
二、叢書
三、校勘、辨?zhèn)魏洼嬝龝?/p>
第八章 史學研究方法和工具書的使用方法
一、關于傳統(tǒng)的史學研究方法
二、工具書的種類及其使用方法
三、學習和研究史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