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戰死的越南女兵,她的日記記錄著怎樣的戰爭與柔情?曾經的美國大兵為何最終決定讓這日記重見天日?
本書是一部感動全人類的傾訴之書、和平之書。
這是本越南戰爭中一位戰地女醫生的日記,在她犧牲那天戛然而止。在被美軍繳獲即將焚毀之時,是一個美國大兵搶救過來,冒著違反軍隊條例的風險將日記保存下來,并歷盡千辛萬苦,讓這本日記重見天日。鄧垂簪的日記感動了她的祖國和人民。在這個很少有一本書能賣出5000冊的國家,此書已經售出了43萬冊。而英文版的推出又將這一影響傳播到全世界。
點擊免費閱讀更多章節:昨夜我夢見了和平
鄧垂簪(1943—1970),生于越南河內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的文化熏陶。她畢業于河內醫科大學,愛好文學,偏愛越南詩歌和外國小說。 1967年,鄧垂簪進入越南南方游擊隊活躍的廣義省,成為一名戰地醫生,在美軍炮火近在咫尺的威脅下,她地
武元甲大將的話
序 昨夜我夢見了和平
關于日記
引子 冰心玉壺
編年表
及時本日記:1968~1969
第二本日記:1970
尾聲 日記的另一面
1本書相關信息
內容概要
序(1)
序(2)
序(3)
序(4)
序(5)
美國大兵的敘述
引 子(1)
引 子(2)
引 子(3)
引 子(4)
美國軍官的懺悔:鄧垂簪是這樣犧...
武元甲大將的話
入黨被拒的苦悶
面對部分黨員干部的打壓,鄧垂簪...
8年戀情遭遇辜負
鄧垂簪審視自己的小資產階級情懷
鄧垂簪敘述自己入黨的波折和痛苦1本書相關信息她是一個敏感多情的文藝女青年,出生于越南河內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在鮮花、書本和吉他的陪伴下成長,對生活和理想充滿向往。她是一名勇敢堅毅戰地女醫生,越戰時服務于戰火猛烈的南越廣義省,在美軍炮火近在咫尺的威脅下矢志不渝地救死扶傷。她廣受愛戴,從來不乏追
"情感的劇情波瀾起伏,就像戰爭一樣殘酷迷人。" ——塞斯·麥當斯,《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