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復旦大學中文系張新穎教授應報刊編輯之約專為廣大中學生讀者撰寫的讀書之作。所涉內容有為何讀書、如何讀書、讀什么書、讀書之樂等一系列有趣話題。作者娓娓道來,敘述莊諧并重,文字張弛有致。讀后給人平易親切之感,掩卷之余又感深受啟迪。
讀書是一種生活。人生因讀書而不同,生活因有書而美好。
這套由知名青年學者傾力撰寫,奉獻給廣大青少年的文庫,以書為題,談讀書,論生活,說經驗,品趣事。
在愉悅的閱讀過程中,可以感受作者的讀書智慧,也能體驗自己的讀書之樂。
張新穎,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和當代文學批評。著有《棲居與游牧之地》、《歧路荒草》等多部。
上篇/讀書這么好的事
一、"給我狹窄的心 / 一個大的宇宙"
二、留在我們身上的種子和朝向自我的過程
三、不放棄人類特有的神圣權利
四、"好像有了它在,我的生命也就有了安全"
五、不讀書的種種理由
六、很困難,所以很快樂
七、書中的恒星
八、"不懂"的召喚
九、起死回生的一罵
十、親密與美妙,還有幸福
十一、 普通讀者
十二、工具書不是工具書
十三、"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要看的書"
十四、書的偵探
十五、和寫書的那個人見面,還是不見
十六、重讀
十七、像這樣的一篇讀書筆記
十八、網絡時代的笨拙精神
十九、讀書的歷史和網絡時代的挑戰
二十、向誰去抱怨書籍的命運
二十一、閱讀因閱讀經驗的性而存在
二十二、魯迅在知用中學的演講
二十三、十二種聲音
二十四、閱讀者從書中抬起眼來
下篇/讀書這件事
——一次演講
一、一種基本的精神活動方式
二、帶著滿腦子的想法來讀書,可能造成大的障礙
三、在"無知"的位置上去"胡思亂想"
四、階段和順序:野,從,通,物,來
五、離開,揚棄
六、一本沒有讀懂的書
七、"不求甚解",為什么還能有所"會意"?
八、你對書好,書就會對你好
外篇/幾本關于書的書
經典,把現在的噪音調成背景輕音
書的價值和價格,還有人對書的感情
書和插圖,時代和記憶
新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