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驊編著的這本《科技保險理論與實踐創新》本著理論評述、前沿研究與實證分析并重,宏觀管理與微觀運作結合的宗旨,力求實現學術性和實務性的結合。在詳盡闡述科技風險及保險的基本理論,回顧科技保險四年試點運行工作的基礎上,對科技保險的理論體系與實踐創新展開了系統、深入的研究。
劉驊,管理學博士,南京審計學院金融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博士后,長期致力于科技金融及風險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一般項目、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社科研究課題青年精品項目、南京審計學院高教研究一般項目等課題;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大研究計劃、國家軟科學重大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江蘇省社科院重點課題等研究工作。曾在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管理世界》、《財貿經濟》等國內外期刊30余篇。相關研究成果榮獲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獎一項(2010)、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2008,2010)、三等獎一項(2007)。
及時篇 緒論
及時章 科技風險及保險的研究背景與現狀
及時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現狀
一、科技風險
二、科技保險
本章小結
第二篇 科技保險理論研究
第二章 科技風險基本理論
及時節 科技風險概述
一、科技風險的概念
二、科技風險的特征
三、科技風險的類型
四、科技風險的基本規律
五、科技風險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科技風險的危害與規避方式
一、科技風險的危害
二、科技風險的規避方式
第三節 可保風險與科技風險的可保性
一、一般風險可保性的理論分析
二、科技風險的可保性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科技保險理論體系
及時節 科技保險功能
一、科技保險的基本功能
二、科技保險的派生功能
第二節 科技保險險種
一、首批科技保險試點險種
二、第二批科技保險試點險種
三、科技保險險種創新
第三節 科技保險運行原則
一、較大誠信原則
二、保險利益原則
三、損失補償原則
四、近因原則
五、科技保險的特有原則
第四節 科技保險運行模式
一、投保一理賠型
二、擔保型
三、半參與型
四、全參與型
第五節 科技保險的推行機制
第六節 科技保險運行中的信息不對稱現象
一、科技保險運行中的逆向選擇
二、科技保險運行中的道德風險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科技保險參與主體及行為
及時節 科技保險運行中的政府行為
一、科技保險制度設計
二、科技保險產品設計
三、稅收優惠
四、財政補貼
五、科技保險監管
第二節 科技保險運行中的保險公司行為
一、科技保險承保人行為目標
二、科技保險產品創新
第三節 科技保險運行中的中介機構行為
第四節 科技保險運行中的高新技術企業行為
一、高新技術企業在科技保險實施中的行為效用分析
二、高新技術企業項目投資損失保險投保比例優化決策
第五節 科技保險參與主體行為博弈
一、三方不信息動態博弈模型
二、不信息下政府行為分析
三、不信息下保險公司行為分析
四、不信息下高新技術企業行為分析
五、博弈分析結論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科技保險精算原理與實務
及時節 科技保險精算的數理模型
一、科技保險經營的數理模型
二、科技保險保費計算的數理模型
三、科技保險索賠次數和索賠額擬合的數理模型
第二節 科技保險精算實務
一、高新技術企業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精算實務
二、高新技術企業高管人員和關鍵研發人員團體意外保險精算實務
三、高新技術企業產品研發責任保險精算實務
本章小結
第三篇 科技保險實踐創新
第六章 科技保險運行實證分析
及時節 科技保險創新驅動作用分析
一、研究假設
二、研究變量與樣本來源
三、研究方法與模型
四、實證結果分析
五、分析結論
第二節 科技保險風險防化作用解析
一、企業科技項目風險生成因素及化解體系
二、企業科技項目風險形成的因果關系分析
三、模型構建與實證分析
四、分析結論
第三節 科技保險實施績效測算
一、首批試點城市(區)科技保險實施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二、基于灰色關聯的首批試點城市(區)科技保險實施績效評價
三、影響首批試點城市(區)科技保險實施績效的因素分析
四、分析結論
第四節 科技保險產品供需分析
一、理論模型與研究假設
二、問卷調查與樣本描述
三、結構方程分析及其結果說明
四、分析結論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科技保險試點案例
及時節 武漢市科技保險開展情況概述
第二節 科技保險"投保一理賠"流程解析(案例一)
一、人保財險科技保險產品及特色分析
二、"承保一理賠"運行流程分析
三、個案結論分析
第三節 科技保險投保需求比較分析(案例二)
一、公司簡介
二、科技保險需求比較分析
三、投保行為比較分析
四、個案分析結論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科技保險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建議
及時節 我國出臺的科技保險相關政策
第二節 科技保險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加強宣傳推廣
二、落實優惠政策
三、擴大需求和供給
四、建立合理的風險分擔和利益分配機制
五、實施多樣化的投保方式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附件1
附件2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