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ROW(基于空間的流域屬性回歸模型)是一項可以將流域內各監測站點水質數據與流域空間屬性特征關聯起來的模型技術,它的核心是由一組非線性回歸方程構成,這個回歸方程描述了污染物通過河網從點源及非點源最終向河流進行的非保守型輸移。模型被用來預測污染物負荷、濃度甚至是流量,并曾被用于評價控制著大空間尺度上污染傳輸的有關重點污染源和流域特性的兩種假設。 施瓦茨等編寫的《SPARROW地表水質模型(理論方法與應用指南)》提供了SPARROW模型技術的用戶指南并展示了指導用戶建立和應用SPARROW基礎功能的計算機軟件。報告介紹了SPARROW軟件操作的詳細步驟,包括數據輸入,安裝要求,指導、校準規范和SPARROW模型的基礎應用,描述了模型的輸出結果以及解釋說明。報告適合于有興趣使用現有模型結果及開發應用新的SPARROW模型的研究人員和水資源管理者。 《SPARROW地表水質模型(理論方法與應用指南)》包括兩個部分,及時部分展示了SPARROW模型的理論和實踐介紹,包括模型目標、概念及框架的討論,同時及時部分還包含了目前常用模型的背景說明、參數估計方法、模型的適用性評價并生成水質預測及不確定性分析。第二部分展示了模型的用戶指南,包括軟件架構討論、模型輸入以及模型輸出文件、圖形、地圖等的詳細內容。
施瓦茨等編寫的《SPARROW地表水質模型(理論方法與應用指南)》分兩部分,分別介紹了:SPARROW地表水質模型理論及實踐,SPARROW地表水質模型用戶指南。該模型已在美國、新西蘭等國各水系流域取得了成功,并被美國政府推薦作為國家各水系流域水環境管理工具之一。實踐表明,SPARROW模型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水環境管理支撐手段和不可或缺的工具,也為世界各國制定水環境管理戰略、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第1章 SPARROW地表水質模型理論及實踐介紹 1.1 模型介紹 1.2 模型概念 1.2.1 模型目標 1.2.2 質量守恒方法 1.2.3 模型時空范疇 1.2.4 模型的性與復雜度 1.2.5 與其他流域模型的比較 1.3 模型基礎結構 1.3.1 監測站點負荷估算 1.3.2 河流網絡拓撲學 1.3.3 流域污染源和解釋變量 1.4 模型規范 1.4.1 模型方程和術語詳述 1.4.2 污染物來源 1.4.3 景觀變量 1.4.4 河流傳輸 1.4.5 水庫/湖泊傳輸 1.4.6 區域模型系數和內嵌式模型設計 1.5 模型估計 1.5.1 非線性估計指導原則 1.5.2 估計值的近似特征(高級) 1.5.3 其余問題——系數偏差和不確定性 1.5.4 模型參數的評價 1.5.5 模型誤差評價 1.5.6 模型性能和擬合方法 1.5.7 非嵌套檢驗(高級) 1.6 模型預測 1.6.1 預測方程 1.6.2 參數預測 1.6.3 基于Bootstrapping法校正預測量偏差(高級) 1.6.4 基于Bootstrapping預測的標準誤差(高級) 1.6.5 基于Bootstrapping預測的區間(高級) 1.6.6 討論 1.6.7 傳遞到目標河段的負荷分配 1.7 總結 第2章 SPARROW地表水質模型用戶指南 2.1 總體說明 2.2 系統需求 2.3 軟件的獲取與安裝 2.4 輸入/輸出結構 2.5 用于Windows環境的SAS軟件概覽 2.5.1 基本工作區 2.5.2 活動窗口及菜單 2.5.3 打開SAS程序文件 2.5.4 查看SAS數據文件 2.5.5 SAS資源管理器窗口操作說明 2.6 模型輸入 2.6.1 數據文件 2.6.2 地理信息系統(GIS)底圖(可選項) 2.6.3 控制文件 2.7 模型執行 2.8 模型輸出 2.8.1 估算結果輸出 2.8.2 預測輸出 2.8.3 其他文件輸出 2.8.4 GIS地圖(可選項) 2.9 常見的執行錯誤和診斷測試 2.9.1 數據準備過程錯誤 2.9.2 估算過程執行錯誤 2.9.3 預測執行錯誤 參考文獻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