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專業選修課教材。
視譯應用范圍廣泛,常被視為同聲傳譯的一種特殊形式,也被當作同傳訓練的一種基本方法。本書作為國內及時本系統傳授視譯技巧的專業教材,既有對視譯原理、原則和基本要求的詳細闡述,也有對視譯中常用翻譯技巧的實例講解,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適用于專業教學和自主訓練。主要特點如下:
教學設計循序漸進:從英漢兩種語言轉換的具體方法入手,由易到難講授和訓練各項視譯技巧,為培養同傳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訓練素材真實廣泛:選文涵蓋政治、經濟、文化、能源、環境、體育等國內外會議常見專題內容,視譯譯文真實再現譯員現場表現;
技巧講解注重實效:每單元突出一個重點,介紹不同句型在視譯中常用的翻譯技巧,對實用句型進行講解,以大量實例進行示范;
視譯練習豐富多樣:各單元課堂實戰練習與課后自主訓練相輔相成,并配有參考譯文,有助于學習者一步步鞏固視譯技巧,提高實戰能力。
全為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系列教材包括筆譯、口譯、理論、通識和工具書五大系列,是國內套專門針對MTI學生編寫的專業教材,具有專業化、實踐性、應用型的鮮明特色。整套教材以職業翻譯技能訓練為核心,以應用型翻譯理論為指導,配合不同學科領域的專題訓練,旨在完善學習者的翻譯學科知識結構,有效提高學習者口、筆譯實踐能力。
緒論
第1單元 視譯語序
第2單元 視譯單位
第3單元 視譯單位之間的銜接
第4單元 定語的視譯(Ⅰ):定語短語
第5單元 定語的視譯(Ⅱ):定語從句
第6單元 同位語的視譯
第7單元 狀語的視譯(Ⅰ):狀語短語
第8單元 狀語的視譯(Ⅱ):狀語從句
第9單元 句子成分的轉換
第10單元 被動語態的視譯
第11單元 形容詞和副詞比較級的視譯
第12單元 It句式的視譯
第13單元 There+be句式的視譯
第14單元 長句的視譯(Ⅰ)
第15單元 長句的視譯(Ⅱ)
附錄一 自主訓練參考答案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
第1單元 視譯語序
一、技巧講解:視譯語序
這一單元主要討論視譯的一個重要原則——使譯入語盡量保持譯出語語序。這也是視譯的及時原則。這里的譯出語指原文所使用的語言,譯入語指的則是譯文所使用的語言。
速度是同聲傳譯的生命,也是視譯的生命。如果譯員跟不上發言人的速度,即便翻譯得再,也沒有意義。
翻譯速度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說講話的語速習慣。有的人講話快,有的人講話慢,人的語速還可以根據環境和情緒進行調整。對于同聲傳譯人員來說,只要不是自己天生語速過慢,一般都是可以跟上發言人語速的。要保持較快的翻譯速度,關鍵還是語序。也就是說,如果能在翻譯時保持譯出語的語序,或是基本保持譯出語的語序,就可以大大節省時間,加快速度。正因為如此,我們說視譯的及時原則是盡量保持譯出語語序。對于英漢視譯來說,就是要使翻譯出來的中文盡量保持英語原文的語序。
英漢兩種語言的句子結構差異較大,這種差異又突出表現在部分句子的語序上。如果像筆譯那樣大幅度調整句子的語序,視譯就根本無法進行。因為譯者可能需要將句末的內容調整到句首,把句子中間的成分置于句末,顛來倒去,時間消耗殆盡,速度無法提高。所以,語序是英漢視譯的重點,也是難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