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尤里·謝爾巴特赫,1955年出生于俄羅斯沃羅涅日,心理學教授,生物學博士,國際生態與生命活動安全科學院通訊院士。
他的一套大眾心理學叢書共有五種:《欺詐術與欺詐心理》、《恐懼感與恐懼心理》、《性體驗與心理》、《成功心理學》和《選舉心理學》。筆者認為,這五本書的內容都是屬于實用心理學讀物,或者叫做大眾百科知識叢書。2000年《性體驗與心理》一書由俄羅斯的出版社"埃克斯莫"出版,首印達17000冊,十分暢銷。2002年出版修訂版。一直到2007 年,每年都有再版。我們手里的譯本是2002年修訂版。
陽光、空氣、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需求;性是動物的繁衍需求;情愛是人類獨有的情感需求……
即便科學家對性行為的機理、過程、結果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已得出醫學上的闡釋,卻無法對"愛情"求出一個完滿的解答。
人類對于愛情與性的研究,其難度之大就在于它們本身就是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生態學及社會學等學科無法分割的綜合體。
本書試圖從不同角度在各學科的交叉點上研究愛與性,揭示與性生活相關的人類行為的遠因。敘述中,作者添加了一些趣聞逸事,把本來淺顯的道理從高深的理論中分離出來,猶如在科學性和通俗性之間架起一座橋,引領讀者體味""與"愛情"這類既曖昧又浪漫的字眼、自然地、愜意地、安全地從通俗性的此岸到達科學性的彼岸……
緒言
及時章 我們如何來到這個世界
及時節 動物的性關系
第二節 男女關系的古代形式
第二章 愛情生理學
及時節 性欲的生物學意義
第二節 性器官的生成
第三節 性別遺傳學與性欲生物化學
第四節 性行為生理學
第五節 肉體與意識,性與愛
第三章 愛情心理學
及時節 什么是愛情?
第二節 愛情關系如何形成?
一、索取還是奉獻?
二、神啟與腳本
三、觀點相悖
第三節 與人密切相關的肉眼看不見的精子怎樣游弋
一、選擇之謎
二、什么是美?
三、五種感覺,不只是……
四、"我更喜歡這種女性……"
第四節 愛情本色如何?
第五節 愛情雙重性
第六節 能否同時愛上兩個人?
第七節 個性與性欲
第四章 愛情進化論
及時節 男女老少聽命愛情
一、童戀
二、黃昏戀
第二節 愛情進化論
一、一見鐘情
二、迷戀
三、愛情序幕
四、愛情花開花落
五、什么葬送愛情?
六、愛情——自由的枷鎖
第三節 單相思
第五章 愛情與婚姻
及時節 選擇婚姻伴侶
第二節 夫妻關系
一、夫妻關系由何取決?
二、婚姻關系的類型
三、夫妻間不平等關系
四、過去的陰影
第三節 婚姻關系進程
一、同路之初
二、婚姻見習:疲勞與習慣——如何對立?
第四節 離婚
第五節 非傳統婚姻模式
第六節 獨身生活方式
一、頑固的單身漢
二、老處女
第六章 背叛
第七章 性
第八章 性"倒錯"
第九章 愛情經濟學
第十章 誘術
及時章 我們如何來到這個世界
及時節 動物的性關系
螺旋型進化是避孕的。
——馬爾金
兩性(雄性與雌性)的發展史根植于我們星球的遠古:正如科學家所推論的,性繁殖起源于太古代末期——元古代初期,亦即將近二十五億年前。此前,單細胞動物是通過無性繁殖的——細胞分裂成兩半。既然如此,還有什么愿望:你不依賴任何人,也無須浪費時間去涉獵性伙伴,去獻殷勤(鮮花、電影、冰激凌……),去耗費精力交媾,等等。然而根據達爾文的理論,進化越及時,生物原始多樣性越豐富。無性繁殖條件下的后代與父母的體態一模一樣,既然沒有多樣性,那就意味著沒有自然優勝劣汰,也就沒有了進化。
為了掌握這一簡單真理,地球上的動物世界需要近十億年,當時已經出現要求雙性細胞融合的性進程——即,形成所謂的配子。起初,它們一樣——一對"中等肥膘",身上長著鞭毛,使它們能夠在世界海洋中相互碰面(筆者提示,生命最初起源于水中,只是經過二十五億年才"貿然"到旱地上來)。后來才開始實現專業化:一個細胞開始逐漸變小,變得更輕盈,更靈動,那時正好另一個細胞已成圓形。到了元古代末期,性細胞問的義務最終得以確定:一個細胞(雄性)變得很小,并"極易興奮",另一個(雌性)失去所需的鞭毛,為自身儲存了營養物質,并徹底放棄積極活動的能力。雄細胞被稱作"精子",雌細胞被稱作"卵子"。性進化的及時階段就這樣完成,第二階段始于元古代末期,與之相關的性分裂已不是細胞,而是機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