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贊鐵路,也稱自由鐵路,東起坦桑尼亞沿海的達累斯薩拉姆,西至贊比亞產銅帶,為后殖民時代非洲一次最徹底的發展轉型奠定了基礎,發揮了關鍵作用。坦贊鐵路建于冷戰時期,其目的是改變內陸礦藏資源的運輸路線,擺脫對南非和羅德西亞的依賴。在被西方援助機構拒絕后,新獨立的坦桑尼亞和贊比亞接受了中國的幫助,成功完成了鐵路建設。坦贊鐵路成為了非洲最重要的交通走道之一。本書回溯了坦贊鐵路從設計和施工到成為農村居民日常生活和貨物流通不可或缺的工具的發展歷程,闡述了跨國利益對環境變化、人口遷徙的影響以及對地方和區域發展事業的貢獻。
本書回溯了坦贊鐵路從設計、施工到成為農村居民日常生活和貨物流通不可或缺的工具的發展歷程,闡述了跨國利益對環境變化、人口遷徙的影響以及對地方和區域發展事業的貢獻。是廣大讀者深入了解坦贊鐵路了解非洲人民的生活所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
孟潔梅(Jamie Monson)麥考萊斯特自2009年以來一直在麥考萊斯特大學教學。孟潔梅女士是一位歷史學家, 一直關注坦贊鐵路這一中國援非的里程碑項目。她的的研究興趣包括非洲社會、環境和農業歷史歷史以及非中關系。并且對坦贊鐵路的歷史很感興趣,潛心研究,多次實地考察,拜訪當地群眾,了解當時歷史情況,后集結成著。
"目錄
001出版說明
001致謝
001引言
及時部分自由鐵路
2及時章鐵路建設的宏圖
34第二章人民鐵路的修筑
89第三章鐵路沿線的生活
第二部分普通列車
122第四章普通列車
166第五章改造世界的夢想
199第六章結論
"目錄
001出版說明
001致謝
001引言
及時部分自由鐵路
2及時章鐵路建設的宏圖
34第二章人民鐵路的修筑
89第三章鐵路沿線的生活
第二部分普通列車
122第四章普通列車
166第五章改造世界的夢想
199第六章結論
209附錄1中國政府對外經濟技術援助的八項原則
211附錄2部分火車站的包裹運輸,1998~2000
217附錄3基隆貝羅谷地研究區的土地覆被變化
221參考文獻
243索引
265后記
"
"及時章鐵路建設的宏圖
20世紀60年代獨立初期,贊比亞總統肯尼思卡翁達和坦桑尼亞總統朱利葉斯尼雷爾開始認真地探討修建一條從贊比亞的產銅帶通往印度洋的跨國鐵路。他們的構想是打造以泛非團結而非殖民依賴為基礎的全新的區域交通設施。當時,要從贊比亞抵達印度洋海岸,必須通過南部白種人統治的政權和葡萄牙殖民地,而新的通道可以幫助贊比亞擺脫對其的依賴。而且殖民時期的交通設施被劃分為南部和東部兩大鐵路網,兩者軌距不同當時南部非洲使用寬軌距3'6'',非洲東部使用窄軌距3'3''。,新鐵路可以使坦桑尼亞和贊比亞從這些限制中解放出來。此外,"自由鐵路"更是泛非團結,共同抗爭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物質形態的體現,可以萬古長存。肯尼思卡翁達認為,新的鐵路、公路、航空和電信設施等結構性紐帶有助于進一步鞏固政治聯盟。《卡翁達的自由之路:人民的偉大勝利》,《每日快報》,1975年10月24日。
這些后殖民時代鐵路發展的宏圖受到了多方非難。批評者認為這些構想是為了實現意識形態的目標,而非出于經濟發展的目的。世界銀行和聯合國分別于1963年和1964年進行了鐵路勘測,認為該鐵路建設計劃既不具有經濟可行性,也不可持續。世界銀行的勘測報告分別就經濟因素與總體政治環境專門進行了評估,認為通往南部的羅德西亞的鐵路仍有充分的冗余運力滿足贊比亞的銅出口需求。世界銀行報告及其支持者暗示,卡翁達和尼雷爾的鐵路建設計劃是出于政治目的,而世界銀行和其它西方援助組織需要做的是理性的經濟決策。美國中央情報局當時的一份報告更聲稱非洲領導人對鐵路項目存在"情感上的依賴"。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別報告:《坦贊鐵路的前景》,1965年11月8日。然而,也有部分人認為世界銀行在這一鐵路項目上的立場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許多非洲的觀察家持這一觀點,并指責世界銀行只為英國在當地的礦權保駕護航,卻沒有支持新獨立國家的發展需求。一位經濟研究專家批評世界銀行"與現實非洲脫節"。唐德利馬科尼:《坦贊鐵路的經濟估價》,《非洲回顧》卷2,1972年第4期,第606頁。
"
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非洲、坦贊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