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石如篆書千字文》是清代書法家鄧石如書,此書體為篆書,融入漢碑篆刻筆法,沉雄樸厚,以圓勁取勝,戛戛獨造,包世臣推為神品。此帖是篆書學習,練習筆力的必備書帖。
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歷代名家輩出,碑帖無數。為了適應廣大書法愛好者臨摹、欣賞傳統名碑名帖的需求,我們選擇了歷代書體和著名書家的代表之作,并采用彩色印刷、放大字體的形式,限度的多方位展示了歷代碑帖的神韻,是書法愛好者和研究者手上不可缺少的一手珍貴資料。
杜浩,生于山東淄博。山東大學王羲之研究所碩士,中央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博士,現為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藝術創作中心副研究員、山東省文化廳傳統書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學術研究以顏真卿書法為課題,五萬多字,出版有《中國書法家協會考級中心教材》等著作五部。
鄧石如藝術成就之高,在當時即享譽書壇,與他同時代的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把他的書法列為“神品”,譽為“四體書皆國朝及時”。當代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書學》中也評價道:“清代書人,公推為卓然大家的,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鄧石如。”鄧石如篆書和隸書相互影響,其篆書中采用了隸書的起筆方式,以縱向用筆來寫橫畫,以橫向用筆來寫豎畫,筆畫的立體感加強,筆筆之間有了和行楷一樣的連貫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