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說:"當失敗不可避免時,失敗也是偉大的"。然而在中國,寫頌揚成功的書很多,寫發(fā)射失敗的書沒有。《澳星風險發(fā)射》寫的正是中國"長二捆"大型運載火箭在西昌衛(wèi)星基地發(fā)射"澳星"失敗的故事。書中既寫了中國火箭只冒煙不上天的真相,也寫了美國"澳星"橫空爆炸的秘密;既寫了因失敗而導致的國際諸多沖突,也寫了因失敗而引發(fā)的國內種種矛盾。但作品不是簡單地揭示真相,撕裂"傷口",而是通過寫失敗,探討一個民族如何面對失敗、正視失敗、超越失敗。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掩蓋失敗。
中國航天文學大家、三屆魯迅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李鳴生航天七部曲
國內首部航天通史,講述中國航天事業(yè)不為人所知的秘密,書寫中華民族挺進太空的全紀錄
獨立人格 獨立立場 獨立思想 獨立寫作
數十位專家、學者、科學家聯(lián)袂推薦
一部揭秘我國在航天領域進行中外重要合作的紀實力作
一首中華民族超越失敗的航天壯美史詩
李鳴生,四川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報告專家委員會委員。供職于解放軍總政治部。著有長篇紀實文學《中國863》《全球尋找"北京人"》《震中在人心》及"航天七部曲"等二十六部,小說、電視劇、電視電影紀錄片多部。 作品曾獲三屆魯迅文學獎、三屆國家"五個一工程"獎、三屆全國報告文學獎、《當代》文學獎、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中國三十年報告文學獎、中國長篇廣播金獎、上海重大文藝工程精品圖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全軍文學作品特等獎等二十余項。
序篇 1992年的中國,像在尋找什么 (001)
及時章 (006)
火箭點火冒煙,"長二捆"緊急關機。"澳星"危險!火箭危險!發(fā)射場危險!盡管黑色的"3?22"已經過去,但人民有權知道,春天那個失敗的夜晚。
第二章 (027)
三十年前,蘇聯(lián)火箭大爆炸,元帥、將軍、士兵和科學家等百余人全部喪生!三十年后,中國發(fā)射場烈火熊熊,黃煙滾滾。歷史,難道總是驚人的相似?
第三章 (037)
如果這個世界無論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一個民族始終裝聾作啞,不吭不哈,甚至連脾氣都懶得發(fā)一下,那么,你對這個民族還會抱有什么希望嗎?
第四章 (055)
歷史吻別了失敗,卻留下了航天人心酸的故事:發(fā)射場上"后的晚餐";不好意思進西昌;火箭總師中斷閱讀武俠小說;總指揮病倒專列上;還有大紅棗、小孩子、司令員。
第五草 (085)
火箭冒煙,板子該打到誰的屁股上?當失敗不可避免時,失敗也是偉大的。但重要的是,要敢于承認失敗、正視失敗,并且面對世界時要能真誠地說一聲:"我們不當阿Q!"
第六章 (112)
為了牛奶面包,為了開拓市場,專家、教授走出國門,當起了推銷火箭的"皮包商"。面對國際發(fā)射市場的風險挑戰(zhàn),中國要十八個月造出火箭,美國"大力神"火箭副總師說:"會不會是吃了鴉片?"
第七章 (154)
偉大的寓言從失敗開始。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中國被迫在一百天內重造火箭。沉默的研究院再度陷入沉默,只有徹夜燃燒的燈光仿佛在說:告訴上帝,西西弗正在上山的路上。
第八章 (168)
中美澳三方,再度風險合作。雖然各居東西,彼此擁抱的,卻是同一個太陽同一輪月亮同一片星空;而"澳星"傳遞的,則是同一種悲歡同一份焦慮同一個旋轉的節(jié)奏。
第九章 (210)
發(fā)射即將開始,中方"浮子"偏偏不見,美方"夾子"突然失蹤。"澳星"功臣凱旋回京,車站只有十束鮮花相迎。 有人問航天部副部長劉紀原:成功后有何感想?劉紀原一句話:"夾著尾巴做人!"
第十章 (234)
下海!下海!"澳星"引起廣告戰(zhàn)!發(fā)射場變?yōu)樯鈭觥?長二捆"再次點火發(fā)射成功,但第二顆"澳星"升空四十七秒后突然爆炸!數億美元瞬間化為烏有,悲劇再度籠罩大洋兩岸上空。
尾聲 告別昨天,尋找新感覺 (258)
附錄
超越失敗:《澳星風險發(fā)射》 朱向前(262)
刻在民族心版上的悲壯史詩 宋玉書(269)
建構民族記憶的史詩性文本——李鳴生"航天七部曲"述評 宋玉書(274)
李鳴生的作品既是中國航天發(fā)射的大寫真,也是在一個特殊的角度對中國社會歷史與現(xiàn)實生活的文學審視和觀照。他的成功固然與他選擇了航天這個題材有關,但更重要的還在于作家具有一種明顯的獨立審視意識。李鳴生的思維是十分自由理性的,他不像有的作家那樣擺不脫事件的約束,把作品等同于事件的自然過程。他既注重報告事件過程的完整性,又非常看重對人物不同性格、不同命運、不同科學精神和科學行為的表現(xiàn)。我們從中感到了作家對題材的超越,看到了作家個性化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