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行》以在北京讀小學中學、山西四川農村下鄉、北京大學學習工作、北京市人民法院、北京奧組委、北京市法學會、山東大學法學院的生活經歷為主要段落,回顧了作者的成長過程。從一個人的側面展現了諸如:""、"三年自然災害"、""、"上山下鄉"、"恢復高考"、"依法治國"等,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個人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審判實踐、奧運籌備、重回講臺等人生經歷的感悟。抒發了對國家法治事業的信心和期待,對父母師長的感激之情,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始終不渝的摯愛與追求。
本書是著名法律人武樹臣的人生隨筆,看點較多,正能量突出。如下鄉山西與四川10年,北大求學工作20年,任職北京法院副院長10年,奧組委5年,再到山東大學。作者人生經歷豐富,由學人到司法官員,由司法官員到政府官員。這樣的閱歷,隨作者參與國家管理實踐崗位的變化而變化,其對中國社會的理解自然深厚,形成的文字隨意中有洞見,記錄中有真實情感。
武樹臣,1949年10月29日出生,1982年2月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律學系,留校任教。從事中國法律思想史、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教學研究工作。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年4月調任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2005年4月調任北京奧組委法律事務部部長。2008年11月任北京市法學會黨組副書記、副會長。 2010年11月被山東大學聘為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著作有:《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武樹臣法學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儒家法律傳統》(法律出版社2003年)、《中國的法文化》(日本九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判例制度研究文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中國法律樣式》(臺海出版社2004年)、《中國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年)。 主要論文有:《尋找最初的"法"》、《尋找最初的"德"》、《易經與古代法制》、《走出法系》、《裁判自律引論》、《鑄造灰色之法》。 社會兼職:中國法律思想史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法律文化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