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研究》首次將協同學理論和保險學理論相結合,通過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對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問題進行了研究。作者構建模型并深入農村調研,從對協同度的評價和對協同效應的分析兩方面對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作出了現實評價,提出了完善建議。
《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作者堅持深入農村訪談調研,在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謹密思考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創新成果。當然,《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研究》所提出的觀點與建議等,畢竟僅僅是作者六年來研究成果和心得體會的系統總結,它們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都有待該領域的專家們去評價、取舍和完善。總的來說,此書是一部稆右特點和價值的論著。
1導論
1.1問題的提出、研究目的和意義
1.1.1 問題的提出
1.1.2研究的目的
1.1.3研究的意義
1.2國內外研究動態及評述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2.2 國內研究現狀
1.2.3相關研究述評
1.3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內容和可能的創新
1.4.1 研究的內容框架
1.4.2 可能的創新點
2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的理論基礎
2.1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的界定
2.1.1 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界定
2.1.2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的內涵與外延
2.2政策性農業保險研究中的協同學理論
2.2.1 協同學理論
2.2.2政策性農業保險體系的協同學特征
2.2.3 基于協同學的農業保險系統分析
2.3本章小結
3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度評價
3.1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的概念、目的和意義
3.1.1 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的概念
3.1.2 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的目的和意義
3.1.3 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不協同的后果
3.2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取向的現狀分析
3.2.1 農業保險需求與農戶的利益取向
3.2.2農業保險供給與保險公司的利益取向
3.2.3 農業保險市場均衡與政府的利益取向
3.3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的協同度評價
3.3.1 政策性農業保險系統序參量的選取
3.3.2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的協同度概念
3.3.3 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的協同度測算
3.4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度低的原因分析
3.4.1 農業保險政策還處于一個完善過程中
3.4.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不一致
3.4.3 保險公司的利益難以滿足
3.4.4農戶的利益有待進一步保障
3.5本章小結
4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的協同效應分析
4.1協同效應及其演化規律
4.1.1 協同效應
4.1.2協同演化規律
4.2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演化的歷程
4.2.1 1950—1958年:利益高度集中
4.2.2 1982—1992年:主體利益分化
4.2.3 1993—2003年:主體利益分裂
4.2.4 2004年至今:主體利益多元化
4.3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效應的實證分析
——以湖南省為例
4.3.1 湖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情況
4.3.2政府利益的實現:農業保險對農作物生產影響效應
——以東安縣為例
4.3.3保險公司利益的實現:農業保險的經營狀況
——以安化縣為例
4.3.4農戶利益的實現:農業保險市場的需求
——以湖南省六縣為例
……
5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的動力分析
6政策性農業保險各主體利益協同機制的完善
7結論與展望
附錄第三章原始數據和擬合數據
參考文獻
后記
(一)積極參與社會的防災防損工作
加強與其他防災防損組織的聯系,加強防災防損宣傳。防災防損是全社會人們共同的責任和義務,保險公司以其特有的經營性質和技術力量,走在社會防災防損前列,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保險公司要注意保持和加強與各專業防災防損部門的聯系,積極參加各專業防災防損的活動。參與社會防災防損組織與活動,既是保險公司對社會的貢獻,也是對保險公司防災防損技術和能力的綜合檢驗;同時,在與社會各專業防災防損部門的合作中,通過與各專業專家的接觸與交流,還可使保險防災防損工作博采眾長,增長保險防災防損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提高防災防損技術水平和綜合能力。另一方面,還要配合各級消防部門、各級防洪防汛指揮部、氣象臺、氣象站或氣象中心、地震局以及各種安全管理委員會等開展防災防損宣傳,讓廣大保戶(農戶)意識到,政策性農業保險防災防損,是保險公司的利益所在,也是投保人(農戶)以及整個社會(政府)的利益所在。此外還應宣傳防災防損的基本常識,提高全社會防災防損的能力。
進行防災檢查,參與搶險救災。對保戶要經常進行防災防損檢查,不斷發現風險隱患,減少不安全因素。保險公司的防災防損人員應深入現場,對保險標的進行檢查。參與搶險救災,不僅可以搶救所承保的保險標的,減少保險賠款,而且可以提高保險公司的聲譽,加深與保戶的聯系,擴大保險的社會影響,為保險行業開辟道路。
開展災情調查、積累統計資料。加強對各種風險因素的分析研究,便于了解和掌握發生災害的規律性,為有關部門提供比較的防災防損信息,有利于指導和提高今后的防災防損工作。
(二)把防災防損貫穿于整個政策性農業保險展業中
政策性農業保險防災防損與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開發、展業、承保、理賠等一起,構成了政策性農業保險經營的全部內容。政策性農業保險防災防損工作應貫穿到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設計、展業、承保、理賠等各經營環節中。在險種開發中,對保險條款的設計,要體現防災防損的要求。在展業工作中,要宣傳保險防災防損工作和所能提供的安全管理服務。防災防損工作做得好,可降低賠付率,減少保戶保費支出,有利于促進展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