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那些事兒 壹 朱溫罷唐卷》,從五代小王朝后梁開國皇帝朱溫出生寫起,至號稱“李天下”的后唐莊宗李存勖被殺為止。書中客觀描寫了朱溫、朱友貞、李存勖等五代歷史上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作品集知識性、真實性和趣味性于一體,語言幽默風趣,辛辣犀利,充滿了活力。
可惜的是,黃巢空有滿腹經綸,卻沒有高瞻遠矚的眼光、遠大的志向,進駐長安之后,便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下一步棋該怎么走,給大唐王朝的卷土重來留下了機會。黃巢沒有把握住進一步擴大戰果的良機,注定了大齊政權在歷史上如同流星一樣,曇花一現,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
“反賊”投降了政府軍,不但沒殺沒貶,官反倒做得更大,朱溫這一寶押得又穩又準,也因此創造了“中國投降史”一個杰出范例。
由于朱溫多疑,常濫殺屬下,殺人時沒有人敢出來求情,夫人張惠得知后時常來解救,幾句溫柔在理的話就使朱溫暴怒平息,因此,許多被救的將士都對張惠感激不盡。史學家稱張惠以柔婉之德制豺狼之心,是五代時期賢婦。
五代時期,李存勖無疑是一個軍事天才,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軍事天才,在打下江山之后,突然由智勇而轉為平庸,變成了政治白癡,成天同一幫戲子戲鬧。三年時間,就將天下玩兒丟了,甚至還搭上了自己的小命。李存勖的軍事才干,早就被世人忘得一干二凈,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只是那一聲“李天下”。
余耀華,作家,湖北省鄂州市人,鄂州市政協委員,長期從事歷史、經濟領域的研究。著有《千古及時相:管仲》(入圍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范蠡:從兵家奇才到東方商圣》(入圍第九屆茅盾文學獎)、《這才是宋史》等。其中,專著《中國價格史》2004年獲中國價格理論研究較高獎“薛暮橋價格研究獎”。
目 錄
及時章 碭山無賴 / 1
朱阿三是誰 / 1
朱誠的煩心事 / 3
無賴朱阿三 / 5
外面的世界很誘人 / 8
第二章 朱溫發跡史 / 12
新兵蛋子 / 12
攻陷長安 / 15
夢中女神 / 19
背叛革命 / 22
第三章 暴發戶 / 26
誰是較大功臣 / 26
孝道也能炫耀 / 28
向“獨眼龍”開刀 / 32
名門望族 / 37
第四章 野心 / 39
擊敗假皇帝 / 39
再次背信棄義 / 41
宮廷政變 / 45
第五章 惡人當國 / 51
司馬昭之心 / 51
白馬之禍 / 56
朱溫開國 / 58
第六章 誰怕誰 / 65
五國紛爭 / 65
天下大亂 / 70
第七章 生子當如李亞子 / 75
三支箭的遺囑 / 75
晉陽內亂 / 79
潞州之戰 / 83
第八章 扭曲的人性 / 88
朱溫弒君 / 88
張顥弒主 / 89
可求除逆 / 92
欺父殺兄 / 95
第九章 梁晉之戰 / 98
自斷臂膀 / 98
柏鄉之戰 / 102
第十章 天字號惡人 / 109
守光稱帝 / 109
朱溫“避暑” / 114
智退梁兵 / 116
第十一章 最荒唐的交易 / 122
岐、蜀失和 / 122
令人發笑的死因 / 124
惡有惡報 / 128
第十二章 大燕皇帝的下場 / 134
龍岡之戰 / 134
幽州之戰 / 137
惡人伏誅 / 141
第十三章 淮南、西蜀怎么了 / 145
徐溫專權 / 145
天府之國不太平 / 149
第十四章 天上掉餡餅 / 152
魏博兵變的導火索 / 152
好大的餡餅 / 155 劉鄩失策 / 157
朱家愚才 / 159
故元城西之戰 / 161
第十五章 契丹人成了氣候 / 165
契丹崛起 / 165
激戰幽州城 / 169
第十六章 胡柳坡之戰 / 172
打過黃河去 / 172
殺向汴州城 / 176
勝負天知曉 / 179
第十七章 江淮之船誰掌舵 / 184
惡人知訓 / 184
隆演稱帝 / 189
火燒吳越軍 / 191
第十八章 昏庸之主 / 195
眼淚攻勢 / 195
花花公子 / 200
第十九章 李存勖稱帝 / 205
一瓢冷水 / 205
鎮州惡人 / 210
一己之和 / 213
再戰契丹 / 215
鎮州之戰 / 218
禍根初現 / 221
第二十章 天下換了主人 / 225
奔襲鄆州 / 225
的名將 / 226
一場豪賭 / 231
兵發汴州 / 233
第二十一章 戲子干政 / 239
到汴州,坐天下 / 239
女人兇猛 / 242
荒唐的李天下 / 245
第二十二章 女人是禍水 / 252
小妾當了皇后 / 252
刁蠻的女人 / 255
宦官干政 / 258
第二十三章 目標:前蜀 / 263
西征,西征 / 263
昏庸的前蜀帝 / 265
第二十四章 郭崇韜的悲劇 / 274
有勇無謀 / 274
致命的錯誤 / 277
悲劇人生 / 280
第二十五章 反叛的平叛者 / 283
調轉槍口 / 283
內地之兵造反 / 287
李嗣源遭挾持 / 291
第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 / 294
一字救千人 / 294
英雄末路 / 297
朱阿三是誰
公元 907 年,中國歷史的年輪進入五代時期。
翻開五代史,到處可見殺戮,滿頁皆是辛酸,套用一句小品中的火爆臺詞:為什么呢?答案:惡人當道。
有人會說,五代時期不是還有那么幾個不怎么壞的人嗎?比如后唐明宗李嗣源,雖然是一個胡人,卻也有一顆仁愛之心;后周世宗柴榮,也稱得上是一代英主。
這幾個人是不錯,在那個惡人當道的年代里,他們仍然能保持自己獨立的節操;當整個中原已經變成煉獄的時候,他們也在盡自己的努力,想挽回一點兒人性的真、善、美,可惜的是,他們失敗了。
李嗣源向上天祈禱:請上天派一個圣人下凡,拯救塵世間的黎民百姓。這就是說,他有一顆仁愛之心,卻改變不了五代成為“惡人時代”的現實。
歐陽修老夫子寫《新五代史》時,憤然摔筆,擊案而起,大罵:“天下
惡梁久矣!”
別說偷梁換柱,五代,就是一個惡人的時代。
五代的及時個惡人名叫朱溫,小名朱阿三。
別看朱溫篡奪了唐朝政權,坐上了龍椅,有模有樣地做起了后梁小朝廷的皇帝,其實,他是一個素質低下、不講仁義、不顧廉恥、縱淫無度的大惡人。
朱溫出生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南)碭山午溝里(今安徽省碭山縣),時間是唐朝大中六年(852)十月二十一日晚。據說,他出生的那天晚上,天顯異象,“所居廬舍之上,赤氣上騰”,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一片紅光。鄰居都以為朱家失火了,紛紛提著水桶,端著臉盆,趕到朱家救火。誰知跑到朱家門口一看,一切平靜如常,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正在大家驚詫之時,朱家屋內傳出了嬰兒“哇、哇、哇”的啼哭聲。
朱家生了個兒子。
漢高祖劉邦和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時,也都是天顯異象。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通,是時雷電晦暝,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宋史《太祖本紀》記載:“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陽夾馬營,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
漢高祖劉邦的老媽同蛟龍交合,進而懷孕生下劉邦——天生龍種,自然要當皇帝。只是這編故事的人,為了渲染劉邦的傳奇身世,卻沒有顧及他老爸的面子——劉邦的老爸戴了一輩子的綠帽子。
趙匡胤出生時的“赤光繞室”和朱溫出生時的“赤氣上騰”,幾乎如出一轍。
這些在書籍中偶有所見的異象,現實中誰也沒有看到過。其實,這都是后世文人加油添醋杜撰出來的故事,借以渲染歷史上這些皇帝,從他們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命中注定要當皇帝,要主宰天下。這是中國人“一切皆由天定”的傳統宿命論在作怪。
朱溫出生時的異象,載于《舊五代史》,北宋的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撰寫《新五代史》時,就沒有保留這段文字。大概他覺得,這件事太懸乎,可信程度不高,所以就刪掉了吧!
習慣上,鄉下人給娃兒起名字,多叫阿狗、阿貓、阿牛什么的,他們都很樸素,認為給娃兒起一個賤名,可以無病無災,好養。是否真的靈驗,誰也說不準,千百年來,鄉下人都是這樣做的,習慣了。
由于這個習慣,鄉下同名的人特別多,有時叫一聲阿狗或阿牛,竟然會有幾個人同時站出來答應。
朱溫小名叫阿三,而沒有叫阿貓、阿牛、阿狗,避免了后來做皇帝別人稱他為貓皇帝、狗皇帝、牛皇帝的尷尬局面。
朱溫的小名之所以叫阿三,而不是其他的,這要得益于他那個有知識的父親。
朱溫的父親名叫朱誠,在碭山午溝也算是個名人。在鄉下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討生活的時候,他卻在屋里教幾個娃兒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說到這里,大家就明白了,朱誠是個教書匠。
朱溫出生之前,他的母親王氏還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朱全昱,一個叫朱存,也就是朱阿三的大哥和二哥。他排行老三,朱誠便給這個小兒子起個小名叫阿三。讀書人的想法到底比文盲要豐富得多,他指望這個阿三能給家庭帶來一些溫暖,大名取一個“溫”字,朱阿三又叫朱溫。
朱溫出生時雖然天顯異象,但從他的身上并沒有看到什么與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學步之前,也是滿地亂爬,遇到一坨狗屎,照樣要抓在手里好奇地玩半天。三五歲以后,仍然沒有奇慧異秉體現出來,倒是舞棍弄棒的少兒天性展露無遺。他的二哥朱存也是一個閑不住的角色,兄弟倆拿著棍棒,同進同出,在鄉里惹了不少事,害得朱老夫子經常給人賠小心。雖然經常遭到父母訓斥,兄弟倆仍然屢教不改。倒是大哥朱全昱生性忠厚老實,待人彬彬有禮,頗顯乃父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