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為只有今天才有“黃金周”
如果你以為只有今日才有“元宵聯歡晚會”
如果你以為只有當下才有“快餐外送”
如果你以為只有唐朝的女性才敢露“事業線”
如果您以為只有日本才會有香艷的“女相撲”
如果你以為只有現代中國才有職業的消防隊
如果你以為現代西方國家才有引咎辭職制度
如果你以為現代社會才有“國家賠償”
……如果你以為只有今天才有“黃金周”
如果你以為只有今日才有“元宵聯歡晚會”
如果你以為只有當下才有“快餐外送”
如果你以為只有唐朝的女性才敢露“事業線”
如果您以為只有日本才會有香艷的“女相撲”
如果你以為只有現代中國才有職業的消防隊
如果你以為現代西方國家才有引咎辭職制度
如果你以為現代社會才有“國家賠償”
……
那么我想說,你“以為”的都是你自以為的。
因為這些事物與制度,宋朝社會早都已經有了。如果你不相信,請翻開這部《生活在宋朝》。
這本書并不是告訴你這些“死”了的歷史冷知識。作者想重新講述宋代中國的三百年繁華,重新發現中國的文明傳統,破除人們對宋朝的成見與偏見,再現一個“活”著的時代。
本書關注的每一個故事與話題,都發生在800年前的宋朝,卻又撥動著我們身處的現實社會的和弦,足以讓你產生穿越時代的代入感。
顯然,這是一部史料豐富、文筆活潑、既有說服力、又有可讀性的作品,比“╳朝那些事”更靠譜,比嚴肅的學術著作更生動。
騰訊大家專欄作家吳鉤新作,文史江湖的知名鬼才、人稱“馬親王”的馬伯庸傾情作序,《生活在宋朝》全方面展現一個跟你想象大不一樣的大宋王朝。
吳鉤
騰訊“大家”簽約作家,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著名歷史研究者。
主要關注領域為古代的政制與社會生活,習慣以社會學與政治學為分析工具,對正史野稗、前人筆記所記錄的古代社會、官場細節及其背后隱秘進行梳理分析。
在《博覽群書》《書屋》《社會科學論壇》《二十一世紀》等刊物發表有多篇歷史社會學隨筆。
著有《隱權力:中國歷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隱權力2:中國傳統社會的運行游戲》《宋:現代的拂曉時辰 》。
及時輯
宋人也有“黃金周”
宋人也有“黃金周” / 002
元宵是宋人的狂歡節 / 007
擬一份大宋“元宵聯歡晚會”節目單 / 016
《清明上河圖》密碼 / 023
宋人過七夕 / 037
回到宋朝過春節 / 040
第二輯
舌尖上的宋朝
及時輯
宋人也有“黃金周”
宋人也有“黃金周” / 002
元宵是宋人的狂歡節 / 007
擬一份大宋“元宵聯歡晚會”節目單 / 016
《清明上河圖》密碼 / 023
宋人過七夕 / 037
回到宋朝過春節 / 040
第二輯
舌尖上的宋朝
露“事業線”的何止是大唐? / 048
香艷女相撲 / 057
“蹴鞠場邊萬人看”——大宋足球聯賽 / 061
舌尖上的宋朝 / 067
北宋禁食狗肉風波 / 073
在宋朝,點翠不是時尚是犯禁 / 077
第三輯
假如一千年前有諾貝爾獎
假如一千年前有諾貝爾獎 / 082
假如北宋真的有一位蕭峰,他非死不可嗎? / 086
宋人是如何防范“豆腐渣”工程的? / 091
宋朝人如果在鬧市“飆車”,該當何罪? / 096
宋朝人到衙門打官司,需要下跪嗎? / 100
條例,還是斧頭:保護產權的兩條路徑 / 108
第四輯
宋朝拆遷,每戶能補多少錢?
宋朝拆遷,每戶能補多少錢? / 114
假如宋朝有一份《查理周刊》 / 119
大宋消防隊 / 124
發生在宋代的土葬與火葬之爭 / 130
宋王朝許民“越訴” / 134
戶籍制度與社會流動性 / 138
第五輯
看蘇軾與名妓當廣告代言人
看蘇軾與名妓當廣告代言人 / 144
以大歷史的目光看宋朝酒店 / 148
王安石變戲法 / 156
運河上的宋朝 / 160
從廣州港起航的大宋商船 / 167
宋朝為什么會發生錢荒? / 171
第六輯
假如你在宋朝挖到一塊“狗頭金”
假如你在宋朝挖到一塊“狗頭金” / 176
打死人販子該判有罪嗎?——合宜的判決,必衡平情理法 / 180
包公能審判自己的侄子嗎? / 184
宋朝是如何追究法官錯判責任的? / 188
宋朝已有“司法賠償” / 193
“人命至重,是以圣賢重之”——宋代司法的恤刑慎殺制度 / 197
第七輯
皇帝為什么要賄賂大臣
宋政府是如何處置“通奸罪”的? / 202
北宋官員的“公務用車” / 207
宋朝宰相的引咎辭職 / 212
皇帝為什么要賄賂大臣? / 217
不問蒼生問鬼神 / 222
世間無處可飲“廉泉”水 / 226
附錄一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真實歷史人物 / 232
附錄二 海外漢學家是如何評價宋代中國的 / 235
《清明上河圖》密碼
每到清明時節,我們馬上就能想起來的唐詩,是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婦孺皆知,有好事者還將它重新標點,改編成一首小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簡直妙不可言。
而在清明時節我們馬上就能想到的宋畫,則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幅著名的風俗畫長卷,讓我們今天仍能真切感受到北宋汴京撲面而來的繁華。長卷上諸多細節,蘊藏著宋朝市民生活的豐富信息,但對宋朝歷史不熟悉的朋友,可能會對此視而不見。
我這幾年再三把玩《清明上河圖》,深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原畫還沒有機緣觀摩到,好在通過網絡資源,可以搜尋到超大、高清圖像,仔細觀察那些放大的圖像細節,再參照《東京夢華錄》等宋人筆記的記載,我們可以一窺鮮活而生動的宋人生活。
1.馱炭毛驢
《清明上河圖》的開端,是清晨時分,兩名山里人趕著幾頭小毛驢,馱著木炭,往城里販賣。木炭是宋朝市民的常見燃料,不過有個信息圖畫沒有表現出來,那就是,在北宋汴京,人們已廣泛應用煤。南宋初年,莊綽在《雞肋編》中回憶說:“昔汴都數百萬家,盡仰石炭,無一家燃薪者。”石炭,即今日的煤。汴京居然是家家戶戶用煤而不用柴。
2.客船
這是汴河上的客船,非常龐大,船艙至少有三層:底艙大約裝貨;中間那層船艙載人,提供臥鋪;頂層則應該是船工、水手休息的地方。宋人熱愛旅游,寄情于山水的士大夫自不待言,尋常百姓也有出游的興致。比如洛陽的牡丹天下聞名,花開之時,“士庶競為游遨”,“都人士女傾城往觀,鄉人扶老攜幼,不遠千里,其為時所貴重如此”。在汽車、火車與飛機發明之前,乘坐客船無疑是最為舒適、快捷的出游方式。 《清明上河圖》密碼
每到清明時節,我們馬上就能想起來的唐詩,是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婦孺皆知,有好事者還將它重新標點,改編成一首小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簡直妙不可言。
而在清明時節我們馬上就能想到的宋畫,則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幅著名的風俗畫長卷,讓我們今天仍能真切感受到北宋汴京撲面而來的繁華。長卷上諸多細節,蘊藏著宋朝市民生活的豐富信息,但對宋朝歷史不熟悉的朋友,可能會對此視而不見。
我這幾年再三把玩《清明上河圖》,深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原畫還沒有機緣觀摩到,好在通過網絡資源,可以搜尋到超大、高清圖像,仔細觀察那些放大的圖像細節,再參照《東京夢華錄》等宋人筆記的記載,我們可以一窺鮮活而生動的宋人生活。
1.馱炭毛驢
《清明上河圖》的開端,是清晨時分,兩名山里人趕著幾頭小毛驢,馱著木炭,往城里販賣。木炭是宋朝市民的常見燃料,不過有個信息圖畫沒有表現出來,那就是,在北宋汴京,人們已廣泛應用煤。南宋初年,莊綽在《雞肋編》中回憶說:“昔汴都數百萬家,盡仰石炭,無一家燃薪者。”石炭,即今日的煤。汴京居然是家家戶戶用煤而不用柴。
2.客船
這是汴河上的客船,非常龐大,船艙至少有三層:底艙大約裝貨;中間那層船艙載人,提供臥鋪;頂層則應該是船工、水手休息的地方。宋人熱愛旅游,寄情于山水的士大夫自不待言,尋常百姓也有出游的興致。比如洛陽的牡丹天下聞名,花開之時,“士庶競為游遨”,“都人士女傾城往觀,鄉人扶老攜幼,不遠千里,其為時所貴重如此”。在汽車、火車與飛機發明之前,乘坐客船無疑是最為舒適、快捷的出游方式。
3.表木
在汴河虹橋的四角,立有四根木桿。這些木桿是干什么用的?這叫作“表木”,是一種市政管理標志。宋代城市商品經濟非常活躍,小販可以自由經商,于是難免出現亂擺攤位、占擠街路的情況,宋政府想出了一個治理辦法:在街道兩旁測量距離,豎立“表木”,“表木”之間連線之內側,允許設攤、開店,但不得侵出連線之外。我們看圖上虹橋兩邊,小商販開設的攤位,都在“表木”的連線之內,中間留出通行的過道。這樣,既照顧了商販的生計,也不致妨礙了公共交通。
4.測風儀
虹橋四角的“表木”頂上,都有一個鳥型之物。這又是什么?這叫作“五兩”,因為是五兩重的雞毛所制。它不是用來裝飾的,而是古代的測風儀。只要看鳥頭朝向哪個方向,便可知道風向。宋代水運發達,船只主要靠風力行駛,辨清風向對于船運而言非常重要。
5.送外賣
這是酒店的伙計,不知正往誰家送外賣。——宋朝時候就有送外賣的活計嗎?沒錯,當時的飲食店已經開始提供“逐時施行索喚”“咄嗟可辦”的快餐、叫餐服務了。汴京餐飲業極為發達,“處處擁門,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飲食。市井經紀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宋代都市的小白領、小商人,跟今日的城市白領一樣,都不習慣在家做飯,而是下館子或叫外賣。
6.燈箱廣告
虹橋附近的這家“腳店”,是一家酒店。門口設置了一個燈箱廣告,上書“十千”“腳店”四字。由于這種廣告牌應用了照明技術——內置蠟燭,夜間明亮照人,特別引人注目。燈箱廣告在現代商業社會不過是尋常事物,但許多人未必知道宋朝已出現了燈箱廣告的形式。今日在日本、韓國一些地方,還保留著這種古老的廣告,古香古色,別有風味。
7.酒店
《清明上河圖》中,酒樓、酒旗隨處可見,《東京夢華錄》說:“在京正店七十二戶,此外不能遍數,其余皆謂之腳店。”這是汴河邊的一家“腳店”,城內的“孫羊”酒樓則是一家超豪華的“正店”。這些大酒店,“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闐如此”,24小時營業,不僅可以喝酒,還有歌妓陪酒:“向晚燈燭熒煌,上下相照,濃妝妓女數百,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喚,望之宛若神仙。”
8.茶坊
這是開設在汴河邊的一家茶坊。跟現代人愛喝咖啡一樣,宋朝人愛飲茶,宋代城市中茶坊到處可見,如同今日的咖啡館。這些茶坊名字非常有個性,如俞七郎茶坊、朱骷髏茶坊、郭四郎茶坊、張七相干茶坊、黃尖嘴蹴球茶坊、一窟鬼茶坊、大街車兒茶肆、蔣檢閱茶肆。名字都起得很酷,很抓眼球,很有廣告效應。
9.轎子
《清明上河圖》上,乘驢、乘馬的人比乘坐轎子的要多。這是因為,宋人出行,習慣坐馬,不習慣乘轎。《東京夢華錄》說:“尋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遠倦行,逐坊巷橋市,自有假賃鞍馬者,不過百錢。”租馬很方便。北宋士人以乘轎為恥,他們認為,轎子“以人代畜”,乃是對人的尊嚴的侮辱。他們不允許自己將他人當成牲口來使用。可見宋人的價值觀,極富人道主義精神。
10.豬
在城郊的柳蔭處,張擇端畫了幾頭豬,這里應該是汴京城郊的一處養豬場。汴京是一個常住人口超過100萬的超大城市,市民每日對肉類的消費量非常驚人,肉鋪遍布街市,每一日從南熏門趕進城內的肉豬,多達數萬頭。據《東京夢華錄》稱:“民間所宰豬,須從此(南熏門)入京,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汴京內的“殺豬羊作坊,每日擔豬羊及車子上市,動即百數”。可見市民消費之旺盛。
11.賣鮮花
這個小攤,看起來好像是在賣花。宋朝市民以插花為生活時尚,汴京的春天,“萬花爛漫,牡丹芍藥,棠棣香木,種種上市,賣花者以馬頭竹籃鋪開,歌叫之聲,清奇可聽”。愛花的時尚,使宋朝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鮮花消費市場,有的花農,“一早賣一萬貫花錢不啻”。沒有一個朝代的市民像宋人這么熱愛鮮花了,今日的城市“小資”大概也莫過于此。
12.紅梔子燈
這是“孫羊正店”大門掛著的紅梔子燈。宋朝的酒店,門首通常都懸掛著紅梔子燈,以為標志。如果這紅梔子燈不論晴雨都蓋著竹葉編成的燈罩,則表示這家酒店還提供色情服務,有點類似于今日某些國家和地區的“紅燈區”。《都城記勝》記載,有一些酒店,“謂有娼妓在內,可以就歡,而于酒閣內暗藏臥床也。門首紅梔子燈上,不以晴雨,必用箬蓋之,以為記認”。
13.小夫妻
在“孫羊正店”大門前,有一對小夫妻正在買花,小嬌妻親昵地將她的胳膊搭到丈夫的肩膀上,跟現代情侶沒啥區別。從“孫羊正店”門口經過的一頂轎子,轎夫的眼睛盯著這對親昵的小夫妻看,結果路都走彎了。我們以為古時男女人前不可有親熱之舉,否則就不合禮教。其實在宋朝,小夫妻之間表現出親親熱熱,是比較尋常的。有一首宋代民間女子寫的詩為證:“月滿蓬壺燦爛燈,與郎攜手至端門。”小夫妻元宵出門看花燈,是手牽手的。
14.客店
這塊“久住王員外家”的招牌,又是做什么生意的?是宋朝的客店,又叫邸店。“久住”是宋時旅店業的常用語,這家旅店大概是一個王姓富戶開設的,因此叫作“久住王員外家”。宋朝流動人口多,自然是“邸店如云屯”。宋政府對客店立有一條極富人道主義的規定:旅店如發現住店的客人得病,不得借故趕他離店,而是要就近請大夫給他看病,并報告縣衙,由政府報銷醫藥費。
15.小吃攤
這是汴京街市上尋常可見的一處小吃攤子。汴京可以說是美食家的天堂,《東京夢華錄》載,宮城朱雀門外,“當街(賣)水飯、熬肉、干脯”,是飲食一條街。宋人對飲食非常講究,尋常的飲食攤子,也很注意干凈、衛生,“凡百所賣飲食之人,裝鮮凈盤盒器皿,車檐動使奇巧,可愛食味和羹,不敢草略,……稍似懈怠,眾所不容”。
16.飲子
這個路邊攤,掛著一個招牌,上寫“香飲子”。“香飲子”是什么呢?就是飲料。宋人以喝飲料為時尚,市場上當然就有各色飲料出售。如果是六月天,還有冷飲解暑。《東京夢華錄》說,六月時節,汴梁的“巷陌路口、橋門市進”都有人叫賣“冰雪涼水、荔枝膏”,“皆用青布傘,當街列床凳堆垛”。
17.匹帛鋪
這塊招牌,寫的是“羅錦匹帛鋪”。宋朝的匹帛鋪,不僅僅銷售綾羅綢緞,通常還兼營金銀兌換、交引交易。交引,指鹽引、茶引、香藥引等有價證券。因此,匹帛鋪又叫“交引鋪”,類似于今天的證券交易中心。《東京夢華錄》載,汴京的“金銀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宋朝貨幣經濟之發達,由此可見一斑。
18.醫館
《清明上河圖》結尾處,是“趙太丞家”醫館。張擇端其實畫了好幾處藥鋪、醫館,從街邊藥攤到“楊家應癥”,再到“趙太丞家”,構成了一個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體系。《東京夢華錄》里面提到的醫館也很多,如專治兒科病的“柏郎中家”、產科病的“大鞋任家”,還有“國太丞”“丑婆婆藥鋪”“熟藥惠民西局”。其中“惠民局”是政府開辦的醫藥鋪,帶有公益性質,以市場價的三分之二售藥,政府給予財政補貼:“每歲糜戶部緡錢數十萬,朝廷舉以償之”。因此,宋人說生活在汴京的人有“病福”。
前日,有雜志給我發問卷:“如果你能穿越,最喜歡回到哪個朝代?”“我想了一下說,“宋朝吧。在我看來,與漢唐明清相比,宋代就是一個不太強大但有幸福感的朝代。”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與趙宋之世。
----陳寅恪
中國的科技發展到宋朝,已呈狀態,在許多方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前的英國或歐洲的水平。
----英國科學院院士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前日,有雜志給我發問卷:“如果你能穿越,最喜歡回到哪個朝代?”“我想了一下說,“宋朝吧。在我看來,與漢唐明清相比,宋代就是一個不太強大但有幸福感的朝代。”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與趙宋之世。
----陳寅恪
中國的科技發展到宋朝,已呈狀態,在許多方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前的英國或歐洲的水平。
----英國科學院院士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公元960年宋代興起,中國好像進入了現代,一種物質文化由此展開。貨幣之流通,較前普及。火藥之發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針,天文時鐘,鼓風爐,水力紡織機,船只使用不漏水艙壁等,都于宋代出現。在11、12 世紀內,中國大城市里的生活程度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比較而無遜色。
----美國密歇根大學歷史系博士、歷史學家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吾人如大膽地說一句,北宋的朝政,是近古中國政治現代化的起步,亦不為過。可惜的是,傳統中國這種有高度現代化和民主意味的開明文官制,在宋亡之后,就再次復古回潮了。
----美籍著名歷史學家唐德剛
自11世紀和12世紀的宋代以來,中國的經濟在工業化、商業化、貨幣化和城市化方面,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方。
----德國著名經濟史學家貢德 弗蘭克《白銀資本》
13世紀的中國在近代化方面進展顯著,比如其獨特的貨幣經濟、紙幣、流通證券,其高度發達的茶鹽企業。……在社會生活、藝術、娛樂、制度、工藝技術諸領域,中國無疑是當時的國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僅僅看作蠻夷之邦。
----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
宋朝的時候中國很富裕,比世界平均水平富裕一倍。
----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愛德華 普雷斯科特
11、12、13世紀的中國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國家。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教授伊佩霞《劍橋插圖中國史》
唐代是中國中世紀的結束,宋代則是中國近代的開始。
----日本著名史學家內藤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