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與賈米這兩位時隔幾百年、跨越幾千公里的波斯與中國學者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通過兩者的著述和譯文建立了學術(shù)與思想上的聯(lián)系。本書以絲綢之路上的人文交流為時代背景,以波斯蘇非典籍從中亞到中國內(nèi)地的傳播途徑與方式為切入點,研究明清時期中國穆斯林知識分子群體出現(xiàn)與發(fā)展的歷史背景,以及漢文譯著活動的文化動因,并以此為基礎揭示出劉智與賈米哲學思想的淵源。
劉智與賈米這兩位時隔幾百年、跨越幾千公里的波斯與中國學者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通過兩者的著述和譯文建立了學術(shù)與思想上的聯(lián)系。本書以絲綢之路上的人文交流為時代背景,以波斯蘇非典籍從中亞到中國內(nèi)地的傳播途徑與方式為切入點,研究明清時期中國穆斯林知識分子群體出現(xiàn)與發(fā)展的歷史背景,以及漢文譯著活動的文化動因,并以此為基礎揭示出劉智與賈米哲學思想的淵源。
及時章 研究的主旨與現(xiàn)實意義
及時節(jié) 研究題旨的歷史與現(xiàn)實背景
第二節(jié) 研究的基本闡釋框架
第三節(jié) 研究的基礎理論解析
第二章 賈米與劉智:從中亞到中國內(nèi)地
及時節(jié) 典籍的傳播:從中亞到中國內(nèi)地
第二節(jié) 賈米的生平與著述
第三節(jié) 劉智的生平與著述
第三章 賈米作品對劉智思想的影響
及時節(jié) 《勒瓦一合》與《艾什爾吐 來麥爾臺》
第二節(jié) 劉智的思想淵源
第三節(jié) 《天方性理》與劉智的哲學觀
第四章 《真境昭微》中的哲學會通
及時節(jié) 《勒瓦一合》
第二節(jié) 《真境昭微》
第三節(jié) 《真境昭微》中伊斯蘭哲學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會通
第五章 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及時節(jié) 漢文譯著者的文化適應選擇
第二節(jié) “會儒”與“格義”——中國外典漢譯的傳統(tǒng)策略
第三節(jié) “以儒詮經(jīng)”文化實踐對當代跨文明對話的啟示
參考文獻
附錄A 波斯文拉丁轉(zhuǎn)寫表
附錄B 《勒瓦一合》與《真境昭微》術(shù)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