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作業(yè)中有毒有害動植物的防治》詳細介紹了軍事行動中所涉及的環(huán)境中的有毒有害動植物的特點,種類及分布和防治方法。該書圖文并茂。一方面從癥狀出發(fā),判斷有毒動植物的種類;另一方面從分類出發(fā),提出了防治方法。 該書填補了部隊軍事行動中有毒動植物防治的空白,對于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具有重要作用。
范泉水,男,漢族,46歲,中共黨員,成都軍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研究員,中國微生物學會常務理事。他從事抗毒素研究和病毒研究二十四年,主持和參加了重大科研項目20余項,研制了我國首個9聯(lián)凍干精制抗蛇毒血清,獲3項國家發(fā)明專利。針對西藏高原高寒地區(qū)的流行病、傳染病及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等開展研究,被譽為"病毒王國的探路先鋒",全軍"瞄準戰(zhàn)場搞科研,立足本職謀打贏"的先進典型。曾獲國家、軍隊、省級科技成果獎36項 。
及時篇 軍事作業(yè)與有毒有害動植物·
及時章軍事作業(yè)的一般特點
一、任務艱巨性
二、內容復雜性
三、體系合成性
四、保障方式多樣性
五、行動機動性
第二章有毒有害動植物對軍事行動的影響
一、對人體危害機制復雜
二、對部隊防護難度增大
三、對軍事作業(yè)造成妨礙
四、對官兵心理影響較大
第三章有毒有害動植物對作戰(zhàn)衛(wèi)生勤務保障的影響
一、難以確保方案預見性
二、難以確保措施有效性
三、難以確保手段及時性
四、難以確保科學規(guī)避危險
第二篇有毒動物
及時章毒蛇類
一、毒蛇及蛇毒概述
二、蛇傷的預防
三、蛇傷的診斷和臨床表現(xiàn)
四、蛇傷的救治
第二章河豚魚
一、分布及特征
二、毒性及其中毒癥狀
三、防治方法
第三章我國南海海域常見的其他有毒海洋生物
一、水母
二、海葵
三、刺毒魚類
第四章蜈蚣
一、分布及特征
二、毒性及其中毒癥狀
三、防治方法
四、預防措施
第五章毒蜘蛛
一、分布及特征
二、毒性及其中毒癥狀
三、防治方法
第六章毒蜂
一、分布及特征
……
第三篇 傳播疾病的動物
第四篇 有害植物
第五篇 毒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