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連淑是3個孩子的母親,同時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她沒有讓自己的孩子上過補習班,孩子卻都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名牌大學。崔連淑主張在玩耍中潛移默化地進行教育,學習就像是抹了蜂蜜一般。
《我不是天生會當媽:把孩子教好不容易》列舉了不少作者自己的親身實踐,都是比較成功的經驗。在書中她強調一個孩子的智能發育是從10歲開始完善起來的,10歲開始,孩子對學習就會感到越來越難,所以,子女的家庭教育應該更注重10歲之前的教育。
本書同時還記錄了作者兩年多來一直進行的演講和接受訪談中收集到的母親們最想知道的60個問題及其對此進行的細心解答。如: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她是怎么利用游戲對孩子進行引導的?孩子應該怎么學英語?孩子到底要不要上補習班?要不要對孩子進行人性教育?
孩子從出生到升入大學的每個階段需要注意的問題,還有家長們困惑的問題,書中都有解答。這種解答并不是羅列式的,而是通過一件件生動的案例給出來的,這樣就很有說服力,也能讓中國家長效仿(韓國和中國的家庭教育有很多相似點)。
作者崔連淑是一位3個孩子的母親,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以教育講師的身份活躍在講壇上的好媽媽和好老師。家庭教育在整個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日益彰顯,特別是如何與學校教育合拍,形成強有力的合力。
如何把不上補習班的孩子培養成名?每個家長都想好好教育孩子,卻又不知道具體的方法。看別人家孩子上補習班,真擔心我家孩子會落后?每次都想忍耐,卻忍不住對孩子大喊大叫?看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那么好,心里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孩子每次寫作文都說沒什么東西可寫?我孩子一晃都10歲了,錯過的教育能不能再重來?她把抽象的教育原理用她親身經歷的實踐經驗和多年來在演講和接受訪談中收集到的母親們的實際案例一一講述出來。崔連淑主張在玩耍中潛移默化地進行教育,學習就像是抹了蜂蜜一般。
青春期女孩必備紅寶書:拆解青春期女孩的小心事(插圖本)
(韓) 崔連淑
高麗大學英語教育專業畢業
獲得2級英語教師資格證
首爾教育廳教育網站擔任家長學校的老師
在老大快滿3歲前,一直是全職家庭主婦,之后開始工作,還養育了3個孩子。在孩子們未滿兩周歲時就開始,擠出時間,跟孩子們一起玩兒,在游戲中教會孩子們學習,讓他們養成自己獨立學習的習慣。結果,大女兒小惠從小學開始就囊括校內外全部獎項,中學時期沒有上過一次補習班,只憑學校課程就成為優等生,以及時名的好成績升入大學。作者以此為案例,寫出《10歲前蜜蜂般的教育》一書,向廣大媽媽們傳遞著不參加補習班也能把孩子培養成優等生的方法。被邀請到MBC TV"媽媽是CEO"、 EBS TV直播 考試特輯、EVS TV直播"60分鐘的媽媽"等很多電視和電臺節目為更多的媽媽傳授經驗。在大田圖書館、教員教育等公眾場合進行子女教育的演講。
現在以媽媽教育講師的身份活躍在講壇上。
序言 學習能夠變得甜蜜嗎?
第1章 學習,應該怎么開始?
01 孩子應該幾歲開始上幼兒園?
02 一定要很早學習閱讀嗎?
03 孩子生日"小",提前上學也合適嗎?
04 私立學校好嗎?不是說很貴嗎?
05 看別人家孩子上補習班,真擔心我家孩子會落后
06 孩子學習英語時,要怎么開始入門?
07 孩子上雙語幼兒園,會有效嗎?
08 孩子及時次學數學,要用什么方式開始?
09 讓孩子學鋼琴好嗎?
Tip 給老師送禮,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第2章 教育也有方法
10 想好好教育孩子,卻不知道具體方法
11 什么是右腦學習法?
12 每次都想忍耐,卻忍不住對孩子大喊大叫
13 做題時,錯過的題會反復錯
14 媽媽不在身邊,孩子不會在一個地方坐滿5分鐘以上
15 "家庭教師來訪",幫孩子按時完成作業
16 孩子去補習班成績也沒有明顯提高,是不是要請輔導老師?
17 聽說可以利用童謠教識字,能不能請教具體的方法?
Tip 再一次請教關于"語言浴"的方法
18 敘述式主觀題該怎么準備?
19 孩子的發音不標準怎么辦?
20 有沒有能夠快樂背英語單詞的秘訣?
21 讓孩子把英英詞典當成玩具,好嗎?
22 有沒有好方法可以提高英語詞匯量和語法的水平?
23 給孩子讀英文童話故事的時候,要一一說明嗎?
24 聽說演算速度慢,數學學習就會吃力,是這樣嗎?
25 數學學習要提前預習嗎?
26 不請輔導老師,也不去補習班,怎樣才能學好數學?
Tip 聽說您沒有讓孩子參加過補習班,但我因為學識不夠,對教育孩子沒有自信
第3章 愉快的閱讀與寫作練習
27 沒有讀書的時間
28 孩子已經會自己讀書了,媽媽還要繼續讀給孩子聽嗎?
29 比起讀全集的書,是不是單行本更加有利呢?
30 有什么方法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書?
31 書價太貴,在圖書館借書讓孩子讀可以嗎?
32 孩子喜歡讀書,但是,一旦提到寫讀后感就會非常抵觸
Tip 家里沒多少書,經常去圖書館是不是也可以啊?
33 學校讓孩子每周只寫兩篇日記作為作業,是不是每天寫好一些?
34 每天讓孩子寫日記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偶爾落下一篇沒關系吧?
35 孩子聽寫的時候不會出錯,可是寫日記的時候就會寫錯別字
36 孩子字體不漂亮,要不要單獨指導書寫?
37 孩子每次都說沒有可寫的內容
38 用日記對孩子進行人性教育,想知道具體怎么做
39 老師已經檢查日記,還寫上評語,家長有必要再次查看嗎?
Tip 孩子過去的日記舍不得扔掉,一直保留著
第4章 快樂的孩子,幸福的媽媽
40 孩子無時無刻不在提問,一一回答太吃力
41 怎么教都不會,孩子好像看起來很笨,怎么辦呢?
42 看孩子做題就很著急,是不是教他走捷徑更好呢?
43 看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那么好,心里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
44 想讓孩子好好學習,無奈小朋友們經常來訪
45 跟孩子一起玩兒就會把家弄得亂七八糟
46 孩子還能跟得上學校的教學進度,是不是不用太擔心?
Tip 頭腦也會遺傳嗎?
47 人性教育要怎么做?
48 想讓兄妹們好好相處,但是太難了
49 想把孩子教育成關愛朋友的孩子
50 表揚和批評在什么時候、怎么做才有效呢?
51 孩子在別人面前會害怕,怎么辦?
52 不如意的時候,孩子會不會失望或者受挫呢?
53 聽說,比起書本學習,在大自然中嬉戲的教育更重要
Tip 牙齒松動,孩子會感到害怕而不說話
第5章 創造一個有利的學習環境
54 現在的環境不適合養育孩子
55 看到孩子傻呆呆地看著電視就著急上火
56 丈夫反對早期教育
57 與丈夫商量關于孩子教育的問題,總是會有矛盾沖突,該怎么辦?
58 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能把孩子教育好嗎?
59 把孩子放在鄉下媽媽家里,這樣好嗎?
60 求教一邊贍養父母一邊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Tip 我的孩子一晃都過了10歲了,錯過的教育不能再重來吧?
后記 媽媽是蜜蜂般的老師
Tip 給老師送禮,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孩子上小學低年級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平時在一起玩兒得不錯的小伙伴的媽媽來電話說:"給老師送了紅包,老師毫不猶豫就收下了。"這位媽媽非常不滿。可想而知電話那頭的媽媽會是怎樣的表情,一定是眼中充滿了對老師的失望并祈求我同情的目光。我雖然覺得這位媽媽的所作所為不夠成熟,但是不能冷漠地對待跟我說心里話的人,我盡可能地不讓她感到尷尬,委婉地說出了我的想法:"老師并沒有向您伸手要紅包啊,是您自愿給的,不能因為老師收了紅包你就抱怨,這樣好像不太合適。也許老師考慮到家長的心情無可奈何之下才收的……您還不如用心選一件老師會喜歡的禮物呢。那樣的話,彼此之間的關愛之情會更強烈一些。"
和公婆同住就會發現相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做得好那是應該的,稍微有些失誤或者疏忽就會遭到責備。教學生的老師情況也類似。對待默默堅守在崗位上教書的老師,輿論會認為這是上蒼賦予的崇高使命,理應如此,不會覺得有什么了不起;相反,媒體上報道老師的錯誤言行時,矛頭就指向全體老師。
家長把孩子交給了學校的老師,因此對老師懷有感謝之心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把這種心情表現出來也不見得是壞事。關鍵在于表現的方式和時機,還有送禮物的家長的心態,家長要表達的是發自內心的感謝之情還是想讓老師多關照自己家孩子的賄賂之意。
孩子的性格不是很好,學習成績也落后時,家長找到老師請求關照的同時送禮物的話,從那天起老師就會有非常大的壓力。即便對于家長來說是毫無意圖的舉動,但對于老師來說也是有損尊嚴的一件事。
我家老大在小學入學初期,媒體上正大肆報道家長給老師送紅包的事件,我自有我的一套應對方案。首先,在學期間絕不用物質性東西來表達感謝之情,因為,入學之初,對老師沒有足夠了解的狀況之下送東西,這時禮物會變成具有代價性的物品,很容易使人陷入痛苦之中。
教師節的時候,我和孩子一起折紙做花籃送給老師表達感謝之情。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讀懂了媽媽尊重老師、感恩老師的心意,也像媽媽一樣尊重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
我會在一個學年快結束的時候,準備簡單的禮物,再寫一封信,一起送給老師,來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之情。幸運的是,孩子在上學期間遇到的都是非常好的老師,我們對老師也常懷感恩之心,在每學年快結束的時候,總會通過各種形式表達。把詩集或者散文集精心包裝贈送,沒有選到合適的書籍的時候,就會購買一張可以買兩三本書的購書券,和感謝信一起送給老師,收到禮物的老師都非常高興。
禮物不是一定要送的,但是,感謝信很重要。對于用心教育學生的老師來說,在學年末收到來自家長的感謝信,這比獲得任何一種獎項都令人高興和自豪。那種喜悅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就像我自己過生日的時候,能收到孩子們寫的祝福信比收到任何禮物都珍貴一樣,大部分的老師也會更珍惜充滿誠意的感謝信,這一點,我確信。
如果真的是發自內心感謝老師的話,不應該只送個紅包,卻對孩子漠不關心;而應該幫助老師督促孩子準備好學習用品,指導孩子預習、復習,教育孩子尊重老師、感恩老師,這樣做才是正確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想感謝有恩于自己的人。我認為不應把老師從這些對象中排除。只不過,老師不是只教一個孩子,所以有時有必要多考慮一些。好是送能夠表達心意的禮物,讓送禮物的人和收禮物的人都愉快。
12. 每次都想忍耐,卻忍不住對孩子大喊大叫
我的孩子不太喜歡和爸爸一起學習。在我做飯的時候,我要是讓老公幫忙輔導一下孩子的學習,老公就會先找出長長的尺子,一味強調要嚴格要求孩子們,才能帶著緊張感學習。再加上他性急,根本不給孩子們留有余地,嫌孩子們反應慢,不是大呼小叫就是敲打孩子們的頭。老公有著這種落伍的教育觀念,我懶得與他爭吵,只能忙里偷閑輔導孩子們的功課。但是我覺得,像我老公這樣的情況不是只有我家才有的,有不少媽媽也會在孩子聽不懂或者反應慢的時候著急,不知不覺提高嗓門兒說話。
有一位學齡前孩子的媽媽打來電話咨詢:"我的孩子怎么教也不會10以上的加減法。怎么辦啊?我和老公都不那么笨,為什么孩子這樣?真是搞不懂!"我去見了見這個孩子和媽媽。我能從她的語氣中體會出,她有多著急,對孩子批評的聲音就有多高。我覺得孩子可憐,用最溫柔的聲音對孩子說道:"每個數字都有自己的家,從1這個數字的家走過10這個數字的家,就會成為10的鄰居。"我一邊說一邊畫出簡單的示意圖,盡可能用最容易理解的話來講解。講完我沒有馬上提問。在孩子表現出徹底明白的表情之前,我變換各種例子,畫了很多畫,一遍遍地說明。過了一會兒,孩子的表情開始明朗起來,這時,我給他出了一道簡單的題,讓他告訴我答案,孩子很自信地回答出來了。我大加贊揚他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對我出的題目全都回答正確。
對待不善于心算的孩子,不能從開始就苛求他說出答案。媽媽給孩子畫畫圖,要有耐心等到孩子理解,不要急于求成。看到孩子恢復自信心后的樣子,這位媽媽高興之余表示歉意。她反省道:"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教孩子,而是在孩子表示不會時惡語中傷孩子。"
媽媽是孩子的及時任老師又是其人生的導師。孩子從媽媽那里得不到鼓勵的話,又能從誰那里得到勇氣和自信呢?孩子不懂的時候,媽媽要找找有沒有更容易的方法。要比孩子想得寬、想得遠,不要讓孩子受到傷害,要耐心對待孩子,直到孩子弄懂為止。
事實上,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也因為孩子的行為舉止不滿意而批評過孩子,但是,從來沒有因為孩子聽不懂而生氣過。偶爾孩子表示沒聽懂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大學時代,在"教師論"這門課上學的內容。
在教師需要具備的素養中有一條是"nondiscouraging personality(不讓別人失去勇氣的品格)"。及時次聽到這種說法的時候,我激動萬分。在我成長過程中給過我很多幫助的人中,僅次于媽媽的便是老師。在我遇到挫折的時候鼓勵我、給我勇氣的是老師,我在老師的關愛中也暗下決心,我如果成為老師的話,也一定要成為不傷害孩子、鼓勵學生的好老師。不知道是不是和這個決心有關系,我從沒因為孩子聽不懂、反應慢而發火生氣,反而擔心孩子遇到挫折而氣餒。
每個孩子都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在孩子需要學習、需要認知的時期盡情讓他表達自己的想法,錯了就改正,鼓勵多思考,不要因為孩子回答錯誤而批評,否則孩子有可能因怕被批評而退縮,也就會導致其失去創意性。孩子錯了也沒關系,媽媽要注意傾聽孩子的想法,對孩子理解錯誤的部分加以引導,這樣做才不會讓孩子失去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