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由海倫 凱勒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三本書以及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的有名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編譯而成,完整系統地介紹了海倫 凱勒豐富、生動、真實而偉大的一生,許多文字還是靠前次與中國讀者見面。海倫 凱勒一生一共寫了14部著作。《我的生活》是她的處女作。作品一發表;立即在美國引起了轟動,被稱為"世界文學目前無與倫比的杰作",出版的版本超過百余種,在世界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倫 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竟然畢業于哈佛大學德利夫學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創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很后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本書由海倫 凱勒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三本書以及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的有名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編譯而成,完整系統地介紹了海倫 凱勒豐富、生動、真實而偉大的一生,許多文字還是靠前次與中國讀者見面。
海倫 凱勒,美國有名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
她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 沙立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沙立文老師幫助之下,海倫 凱勒以驚人的毅力堅持學習,后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利夫女子學院,并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我的生活》一書,講述她如何戰勝病殘的故事,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后又寫了許多文字和幾部自傳性小說,表明黑暗與寂靜并不存在。后來海倫 凱勒成了很好的社會改革家,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建立了一家家慈善機構。二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國公民挑選榮譽——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杰出婦女之一。
及時篇 張開心靈的眼睛
光明和聲音
童年記憶
愛的搖籃
希望
再塑生命的人
親近大自然
了解"愛"的含義
喜悅和驚奇
圣誕節
波士頓之行
擁抱海洋
山間秋季
第二篇 信心與希望
潔白的世界
學會說話
《霜王》事件
世界博覽會
求學
信心與希望
劍橋女子學校
沖破逆境
入學
思想的烏托邦
享受生活
一雙雙托滿陽光的手
第三章 走出黑暗與寂靜
大學生活
遇見馬克 吐溫
不服輸的人
鼓起勇氣上臺演講
懷念貝爾博士
熱烈的反戰運動
拍攝電影
雜耍劇院的生涯
慈母去世
意外的喜悅
走出黑暗與寂靜
第四章 春風化雨——莎莉
文老師的故事
背井離鄉
美好時光
掃帚星
救濟院
我要上學
第二個機會
玷辱校譽
青春集錦
無明世界
小暴君
早餐會戰
單獨訓練
水……水……水……
文字三昧
生活體驗
柏金斯盲人學校
年華似水
第五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及時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后記
當我睜開眼睛,發現自己竟然什么也看不見,眼前一片黑暗時,我像被噩夢嚇倒一樣,全身驚恐,悲傷極了,那種感覺讓我今生永遠難以忘懷。
1880年6月27日,我出生在美國的南部亞拉巴馬州的塔斯甘比亞鎮。
父系祖先來自瑞典,移民定居在美國的馬里蘭州。有件不可思議的事,我們的一位祖先
竟然是聾啞教育專家。誰料得到,他竟然會有一個像我這樣又盲又聾又啞的后人。每當我想到這里,心里就不禁大大地感慨一番,命運真是無法預知啊!
我的祖先自從在亞拉巴馬州的塔斯甘比亞鎮買了土地后,整個家族就在這里定居下來。據說,那時候由于地處偏僻,祖父每年都要特地從塔斯甘比亞鎮騎馬到760英里外的費城,購置家里和農場所需的用品、農具、肥料和種籽等。每次祖父在往赴費城的途中,總會寫家書回來報平安,信中對西部沿途的景觀,以及旅途中所遭遇的人、事、物都有清楚且生動的描述。直到今天,大家仍很喜歡一而再地翻看祖父留下的書信,就好像是在看一本歷險小說,百讀不厭。
我的父親亞瑟 凱勒曾是南北戰爭時的南軍上尉,我的母親凱蒂 亞當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母親小父親好幾歲。
在我病發失去視覺、聽覺以前,我們住的屋子很小,總共只有一間正方形的大房子和一間供仆人住的小房子。那時候,依照南方人的習慣,他們會在自己的家旁再加蓋一間屋子,以備急需之用。南北戰爭之后,父親也蓋了這樣一所屋子,他同我母親結婚之后,住進了這個小屋。小屋被葡萄、爬藤薔薇和金銀花遮蓋著,從園子里看去,像是一座用樹枝搭成的涼亭。小陽臺也藏在黃薔薇和南方茯苓花的花叢里,成了蜂鳥和蜜蜂的世界。
祖父和祖母所住的老宅,離我們這個薔薇涼亭不過幾步。由于我們家被茂密的樹木、綠藤所包圍,所以鄰居人都稱我們家為"綠色家園"。這是童年時代的天堂。
在我的家庭老師——莎莉文小姐尚未到來之前,我經常獨自一人,依著方型的黃楊木樹籬,慢慢地走到庭園里,憑著自己的嗅覺,尋找初開的紫羅蘭和百合花,深深地吸著那清新的芳香。
有時候我也會在心情不好時,獨自到這里來尋求慰藉,我總是把炙熱的臉龐藏在涼氣沁人的樹葉和草叢之中,讓煩躁不安的心情冷靜下來。
置身于這個綠色花園里,真是心曠神怡。這里有爬在地上的卷須藤和低垂的茉莉,還有一種叫做蝴蝶荷的十分罕見的花。因為它那容易掉落的花瓣很像蝴蝶的翅膀,所以名叫蝴蝶荷,這種花發出一陣陣甜絲絲的氣味。但好看麗的還是那些薔薇花。在北方的花房里,很少能夠見到我南方家里的這種爬藤薔薇。它到處攀爬,一長串一長串地倒掛在陽臺上,散發著芳香,絲毫沒有塵土之氣。每當清晨,它身上朝露未干,摸上去是何等柔軟、何等高潔,使人陶醉不已。我不由得時常想,上帝御花園里的曝光蘭,也不過如此吧!
我生命的開始是簡單而普通的,就像每個家庭迎接靠前個孩子時一樣,大家都充滿喜悅。為了要給靠前個孩子命名,大家都絞盡腦汁,你爭我吵,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想出來的名字才是很有意義的。父親希望以他很尊敬的祖先的名字"米德爾 坎培兒"作我的名字,母親則想用她母親的名字"海倫 艾培麗特"來命名。大家再三討論的結果,是依照母親的希望,決定用外婆的名字。
先是為了命名爭吵不休,之后,為了要帶我去教堂受洗,大家又手忙腳亂,以至于興奮的父親在前往教會途中,竟把這個名字忘了。當牧師問起"這個嬰兒叫什么名字"時,緊張興奮的父親一時之間說出了"海倫 亞當斯"這個名字。因此,我的名字就不是沿用外祖母的名字"海倫 艾培麗特",而變成了"海倫 亞當斯"。
家里的人告訴我說,我在嬰兒時期就表現出了不服輸的個性,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個性很好倔強,常常想模仿大人們的一舉一動。所以,6個月時已經能夠發出"茶!茶!茶!"和"你好!"的聲音,吸引了每個人的注意。甚至于"水"這個字,也是我在1歲以前學會的。直到我生病后,雖然忘掉了以前所學的字,但是對于"水"這個字卻仍然記得。
家人還告訴我,在我剛滿周歲時就會走路了。我母親把我從浴盆中抱起來,放在膝上,突然間,我發現樹的影子在光滑的地板上閃動,就從母親的膝上溜下來,自己一步一步地、搖搖擺擺地去踩踏那些影子。
春光里百鳥啁啾,歌聲盈耳,夏天里到處是果子和薔薇花,待到草黃葉紅已是深秋來臨。三個美好的季節匆匆而過,在一個活蹦亂跳、咿呀學語的孩子身上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然而好景不常,幸福的時光總是結束得太早。一個充滿知更鳥和百靈鳥的悅耳歌聲且繁花盛開的春天,就在一場高燒的病痛中悄悄消失了。在次年可怕的2月里,我突然生病,高燒不退。醫生們診斷的結果,是急性的胃充血以及腦充血,他們宣布無法挽救了。但在一個清晨,我的高燒突然退了,全家人對于這種奇跡的發生,當時驚喜得難以言喻。但是,這一場高燒已經讓我失去了視力和聽力,我又像嬰兒一般蒙昧,而他們,我的家人和醫生,卻全然不知。
至今,我仍能夠依稀記得那場病,尤其是母親在我高燒不退、昏沉沉痛苦難耐的時候,溫柔地撫慰我,讓我在恐懼中勇敢地度過。我還記得在高燒退后,眼睛因為干枯熾熱、疼痛怕光,必須避開自己以前所喜愛的陽光,我面向著墻壁,或讓自己在墻角蜷伏著。后來,視力不如,對陽光的感覺也漸漸地模糊不清了。
有,當我睜開眼睛,發現自己竟然什么也看不見,眼前一片黑暗時,我像被噩夢嚇
倒一樣,全身驚恐,悲傷極了,那種感覺讓我今生永遠難以忘懷。
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后,我逐漸忘記了以往的事,只是覺得,我的世界充滿了黑暗和冷清。一直到她——莎莉文小姐,我的家庭老師到來。她減輕了我心中的負擔,重新帶給我對世界的希望,并且打開我心中的眼睛,點燃了我心中的燭火。
雖然我只擁有過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但我卻仍可以清晰地記得——寬廣的綠色家園、蔚藍的天空、青翠的草木、爭奇斗艷的鮮花,所有這些一點一滴都銘刻在我的心版上,永駐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