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人們對居住的感受不僅局限于建筑、空間、環境的質感,更是對田園牧歌、天地人和、恬淡清雅生活境界的追求。"燕子飛,綠水繞,庭內秋千,墻外小道,更兼人聲歡笑。"這幅經典的中國式人居圖,是中國人"透在骨子里"的家園情感和家園夢想。
民居因為地域性和習俗性不同而表現為各自的特殊性,形成一種建筑文化。這種民居文化不僅反映歷史、宗教、風俗、地理,而且還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審美特征,各具特色的一幢幢民居,恰似不同風格的一幅幅立體的水墨畫,詩意濃郁,回味無窮。
我們的祖國縱橫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孕育著五十六個古老民族,傳承了各具特色的民居文化,織就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華夏民居風貌:有人夜憩竹樓,有人不上為家,有人睡在帳篷里聽著草原上特有的風聲,有人享受著窟洞中最古樸的大自然的恩賜……處處展示著我國各地民居的美麗風彩和獨特魅力。
一部中國的民居史就是一部珍貴的建筑文化史。
民居是古老而悠長的文化追憶,是文明進步和歷史變遷的思索。
建筑實物在歲月的磨礪中可能會漸漸褪色與老去,但其所沉淀的文化內涵和隱含其中的人性化東西,卻成為今人的歷史、民俗、哲學等等參照物。文明的碎片、歷史的碎片,永遠散發著獨特魅力。
民居因為地域性和習俗性,不同而表現為各自的特殊性,形成一種建筑文化。這種民居文化不僅反映歷史、宗教、風俗、地理,而且還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審美特征,各具特色的一幢幢民居,恰似不同風格的一幅幅立體的水墨畫,詩意濃郁,回味無窮。
及時章 解讀民居
民居概況
南方民居
北方民居
南北差異
原因分析
第二章 北京四合院
大院布局
悠久歷史
獨特魅力
異地對比
第三章 嶺南客家民居
發展形成
風格特點
建筑形式
第四章 山西民居
平遙古城
喬家大院
王家大院
梁家大院
第五章 陜北窯洞民居
窯洞形式
窯洞分類
第六章 上海石庫門
中西合璧
歷史遺產
第七章 徽州民居
總體概況
建筑特包
建筑形式
典型代表
第八章 江南水鄉民居
夢里周莊
水鄉同里
玲瓏烏鎮
第九章 四川民居
發展過程
八蜀山寨
典型代表
第十章 東北民居
城鎮四合院
"呼蘭"式煙筒
苞米樓子和魚樓子
土坯草房
萬字炕和地炕
第十一章 少數民族民居
白族民居
傣家竹樓
康巴藏族民居
土家吊腳樓
黎族民居
維吾爾族民居
草原蒙古包
朝鮮族民居
侗族鼓樓
麗江卉城
第十二章 關于民居的思考
面臨的挑戰
民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