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有為此時代所有,而為彼時代所無者,則僅著于此時代中。如周之階級制度,周末之游說,魏晉南北朝之清談,鮮卑語門第流品,明之結社,是也。有為數時代所有,而非各時代所均有者,則僅著于數時代中。如周及魏晉南北朝之氏族,周末及漢唐之任俠刺客,是也。有為各時代所均有,而不必于各時代全列此條者,則僅著于一時代或數時代中。如周之蠱毒,周末之隱語,漢之佛道,魏晉南北朝之美術,唐之械斗游宴、斗雞走馬養(yǎng)鷹,明之勢豪拳搏,漢明之奴婢,是也。
風俗有附見各條,而未別行標目者,如鴉片附于周之蠱毒條,風水附于魏晉南北朝之喪葬條,火葬附于宋之喪葬條,是也。
各章首節(jié)之概論,有以當時人論說代之者。如漢之概論,以《史記,貨殖傳》、班氏《地理志》代之。明之概論,以《歙縣志·風土論》代之,是也。
張亮釆(1870-1906),著名風俗傳統(tǒng)的研究專家。本書以現代立場探究中華五千年之風俗,力中國社會史研究開山之作。
序例
及時編 渾樸時代
及時章 黃帝以前
第二章 黃帝至夏商
第三章 周初至周之中葉
第二編 駁雜時代
及時章 春秋戰(zhàn)國
第二章 兩漢
第三編 浮靡時代(濁亂時代)
及時章 魏晉南北朝隋
第二章 唐
第三章 五代
第四編 由浮靡而趨敦樸時代
及時章 宋
第二章 遼金元
第三章 明
父為考,母為妣。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為王母。王父之考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為高祖王母。父之世父叔父為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為從祖祖母。父之昆弟,先生為世父,后生為叔父。男子先生為兄,后生為弟。女子謂先生為姊,后生為妹。父之姊妹為姑,父之從父昆弟為從祖父。父之從祖昆弟為族父,族父之子相謂為族昆弟,族昆弟之子相謂為親。同姓兄之子、弟之子相謂為從父昆弟。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元孫,元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昆孫,昆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云孫。王父之姊妹為王姑,曾祖王父之姊妹為曾祖王姑,高祖王父之姊妹為高祖王姑,父之從父姊妹為從祖姑,父之從祖姊妹為族祖姑,父之從父昆弟之母為從祖王母,父之從祖昆弟之母為族祖王母。父之兄妻為世母,父之弟妻為叔母,父之從父昆弟之妻為從祖母,父之從祖昆弟之妻為族祖母。父之從祖祖父為族曾王父,父之從祖祖母為族曾王母,父之妾為庶母。母之考為外王父,母之妣為外王母,母之昆弟為舅,母之從父昆弟為從舅、妻之父為外舅,妻之母為外姑,姑之子為甥,舅之子為甥,妻之昆弟為甥,姊妹之夫為甥,妻之姊妹同出為姨。女子謂姊妹之夫為私,男子謂姊妹之子為出。女子謂昆弟之子為侄,謂出之子為離孫,謂侄之子為歸孫,女子子之子為外孫。女子同出謂先生為姒,后生為娣。女子謂兄之妻為嫂,弟之妻為婦。長婦謂稚婦為娣婦,娣婦謂長婦為姒婦。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姑舅生則曰君舅君姑,沒則曰先舅先姑。謂夫之庶母為少姑,夫之兄為兄公,夫之弟為叔,夫之姊為女公,夫之女弟為女妹,子之妻為婦,長婦為嫡婦,眾婦為庶婦,女子子之夫為婿,婿之父為姻,婦之父為婚。婦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謂為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