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我的第二故鄉:巴勒斯坦前駐華大使穆斯塔法 薩法日尼口述》受訪者穆斯塔法 薩法日尼,1971年至1976年在北京大學學習中文與歷史,1978年至1984年在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攻讀碩士學位,1988年至1990年在該系攻讀博士學位。長期從事外交工作,1992年至2002年擔任巴勒斯坦國駐華大使。現任阿拉伯信息交流中心主任,并在北京大學外語學院阿拉伯語系任教。本書詳細介紹了穆斯塔法50年來與中國、與北大延綿至今的密切關系。同時,也以“及時視角”講述了巴中外交,以及阿拉法特與中國領導人之間的友好往來。
穆斯塔法的一生極富傳奇性,參與了巴以關系、巴中外交50余年來的所有重大事件,與朝鮮金氏三代及東南亞各國也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同時本書也詳細梳理了穆氏在北大從學士、碩士、博士,到目前仍在做外教的所有經歷,極富可讀性。 巴勒斯坦外交官回憶與中國四代領導人之間交往歷程,一個從巴勒斯坦游擊隊中走出來的北大學子,在中國扎根50年,見證中國當代歷史的完整走向。
孔寒冰,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著名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東歐研究中心主任,也是該系列叢書的主編之一。
總 序
引 言
及時章 家鄉和青少年時代
第二章 初次來中國
第三章 第二次來中國
第四章 在北京大學半工半讀
第五章 燕園之戀
第六章 阿拉法特的柬埔寨問題特使
第七章 巴勒斯坦駐華大使
第八章 對巴以沖突的看法
第九章 親歷巴中關系
第十章 我和阿拉法特
第十一章 阿拉伯信息中心
第十二章 我眼中的朝鮮
第十三章 不了的北大情
第十四章 我觀“一帶一路”
致 謝
我是把中國當成了第二故鄉的,而且還特別留戀北京大學。無論從我個人的角度還是從家庭的角度,北大的意義都不一般。現在我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還能為中阿關系盡自己的綿薄之力,這要特別感謝敬愛的總理,當年正是在他的鼓勵下,我才下定決心努力學習中文。 ——穆斯塔法 薩法日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