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導出來的青年人,在后來的生活中都很富有,因為哈佛不僅向他們傳授了理財技巧,而且幫他們樹立了正確的理財觀念。就像金融大鱷索羅斯的名言:“理財永遠是一種思維方法,而不是簡單的技巧”。 本書總結了哈佛名師所講述的理財知識,并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力求使人們改變財富積累方式,拜托金錢的奴役。
理財,是一個的概念:
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婚喪嫁娶;
從孩子的教育,到父母的養老安排;
從家庭的重大投資,到家人的安全保障,等等。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涉及理財。
讓有限的錢發揮出的效用,才是理財的真諦。
科學理財,打好致富的持久戰
“等有了錢再說”會誤了你的“錢程”/ 002
理財基礎:先將你的錢“放大”/ 004
用智慧賺錢,用錢去生錢 / 007
請教專業的理財顧問 / 012
梯子、錘子、磚頭理財法 / 014
養成記賬的好習慣,給財產上把保險鎖/ 017
明明白白理財,輕輕松松生活 / 010
走出誤區,別讓明天的債壓垮今天的你
讓家庭財務走出“亞健康”/ 022
債務其實是可以規避的 / 030
別讓信用卡“卡”住你自己 / 024
理清自己的債務負擔 / 026
負債的代價很沉重 / 028
敢于承受“良性債務”/ 033
如何盡快還上你的債 / 035
及早儲蓄,鞏固保障自身的一道防線
先把收入的 30%存起來 / 040
儲蓄品種多,怎么劃算怎么存 / 043
循環式定存,將收益進行到底 / 046
銀行收費多多,破解迫在眉睫 / 048
活期存款要會“活”用 / 051
跟準時事動態,“外幣定存”有得賺/ 053
怎樣抵制“負利率”/ 056
理性消費,不做待宰的“冤大頭”
總是多花錢買東西的原因 / 060
不要被“消費者剩余”欺騙/ 062
一分錢不一定能買到一分貨 / 065
警惕趕時髦帶來的“示范效應”/ 068
控制消費欲望,只買需要的東西 / 071
小心商家的“激勵”陷阱 / 073
警惕商家口中的“美好前景”/ 076
收支平衡,享受有品質的生活
量入為出,是駕馭金錢的開端 / 080
錢袋太緊或太松都不好 / 088
修煉吝嗇真經,從此擺脫“月光”生活 / 082
制定每月支出計劃 / 086
先求穩再求好,沒有錢更要理財 / 091
掌握好投資與消費 / 093
守住財富,給避稅一個理由 / 096
謹慎投資,耐心破譯“錢生錢”的密碼
勾勒自己的投資“地圖”/ 102
做投資者而不是投機者 / 105
無風險高收益的項目不可信 / 107
警惕暴利誘惑,遠離“龐氏騙局”/ 110
找到最適合你的投資工具 / 113
捕捉低風險的套利機會 / 117
黃金是保值增值的寶貝嗎 / 120
收藏,修身養性賺真金 / 123
博弈股市,別人都貪婪時你該害怕
進場前要先了解游戲法則 / 128
股市里的二八法則 / 132
股票指數,股市的溫度計 / 135
在買入之前做出明智決策 / 138
借一雙慧眼,成為看圖專家 / 141
買賣股票,切忌跟著感覺走 / 144
熊市生存計劃要做好 / 147
套住了,如何解 / 151
炒股時,這些錯誤不要犯 / 153
買份保險,給未來系上安全帶
是什么在阻止我們買保險 / 158
一輩子一定要買的幾種保險 / 160
先急后緩買保險 / 163
推銷陷阱我不要,保險也要看門道 / 165
保險合同關鍵看哪里 / 169
有了社會保險,還需要買商業保險嗎 / 171
保費繳不起,該怎么辦 / 174
索賠與理賠,抓住保險的保障 / 177
要省保費不妨買家庭保險 / 181
家庭財產哪些應該上保險 / 184
重視教育,的子女是好的回報
算算你不知道的教育成本 / 188
未雨綢繆,育兒理財兩不誤 / 191
藏在零用錢里的理財教育 / 197
為孩子投資要舍得也要控制 / 200
用最少的錢給孩子一個好的避風港 /194
理財規劃,量身定制的方案最有效
“丁克”們的理財方案 / 204
“準夫妻”們的理財預演 / 206
公務員們的“錢”途 / 217
外企高管家庭的理財方案 / 220
婚后更要學會“算計”生活 / 209
再婚家庭的理財之道 / 212
工薪階層理財絕技 / 214
剛畢業學生的理財技巧 / 223
老年人的理財方案 / 226
應對危機,開源節流才能保衛財產
在經濟危機中要懂得“丟卒保帥”/ 232
捂緊錢袋子,儲備“過冬糧”/ 234
投資房產也需謹慎 / 237
保守派,慎買債 / 239
出租策略運用好,垃圾房也能變黃金屋 / 241
信用卡也能享“福利”/ 243
最重要的理財是投資自己 / 247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出現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我賺得不少,可每到月底卻總是“月光”?儲蓄除了定期活期,沒有其他方式嗎?工作之余,我還可以怎樣賺錢?我想投資,可是不懂,怎么辦?保險是只出不進的“買賣”嗎?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做到“小錢大用”?
……
房價居高不下,工資總是漲不過物價,我們發現,僅有的工資只能滿足今天的溫飽,永遠不能成為享受明天的資本。
日本趨勢學研究者大前研一曾提出:今后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會使富人更加富有,而人數最多的中薪階層,除了一小部分能夠擠入富有階層,其他大多數則要淪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階層。于是在中層忽然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缺口,整個世界財富的三個層級,隨著中層的急速減少而被打破,這就是所謂的M型社會。
在M型社會來臨之前,如果我們不及時行動起來,那么我們只能成為被通貨膨脹吃掉有限定期存款的“薪貧一族”。
現在,勤儉持家、努力攢錢的老觀念已經落伍了。在不犧牲生活的“質”與“量”的前提下,通過理性投資輕輕松松把錢賺到口袋里,才是“理財新時尚”。而隨著投資理財產品的推陳出新,我們如果不加以學習,或是胡亂投資不講策略,也隨時可能成為“薪貧一族”。
那么,如何在短期內讓我們的錢快速增值呢?我們不妨從哈佛大學的相關課程中總結經驗。眾所周知,美國哈佛大學是世界綜合性大學。而哈佛大學經濟學的及時堂課,只教兩個概念:花錢要區分“投資”行為與“消費”行為;每月先儲蓄30%的工資,剩下來的才消費。這就是著名的“哈佛理財教條”。
哈佛教導出來的青年人,在后來的生活中都很富有,因為哈佛不僅向他們傳授了理財技巧,而且幫他們樹立了正確的理財觀念。理財實際上是一件具有創造性的事情,你懂得了它的奧秘后會發現,其實理財并不難,只要掌握好相關知識,可以玩轉錢財,賺得全世界。
其實,理財是一門學問,它需要發揮智慧。要知道,在西方國家,個人理財早已成為一個熱門行業。記住金融大鱷索羅斯的名言:“理財永遠是一種思維方法,而不是簡單的技巧。”我們首先需要改變的,僅僅是一種觀念而已。
理財,是“生財、聚財、用財”之道。它不等同于投資。它既包括開源,即不斷地尋求合理的賺錢之道,也包括節流,即科學地消費。理財的精髓在于用財,也就是賺取并妥善運用錢財。
理財,是一個的概念: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婚喪嫁娶;從孩子的教育,到父母的養老安排;從家庭的重大投資,到家人的安全保障,等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涉及理財。讓有限的錢財發揮出較大的效用,才是理財的真諦。
理財像一個知心朋友,能告訴你在日常生活中,怎樣花最少的錢,享受好的生活。同時,它更讓你明白,賺錢是你為金錢打工,理財是金錢為你服務。本書總結了哈佛名師所講授的理財知識,并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力求使人們改變財富積累方式,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快樂地生活,徹底擺脫金錢的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