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內首本系統論述互聯網思維的書籍,揭秘互聯網七字訣"專注、、口碑、快",結合當前的最熱事件與高速成長企業背后的成功法門,深刻而系統地解析12大核心互聯網思維:標簽思維、簡約思維、NO.1思維、產品思維、痛點思維、尖叫點思維、屌絲思維、粉絲思維、爆點思維、迭代思維、流量思維、整合思維。
本書通過剖析輕資產公司對傳統巨型公司的顛覆、快公司對慢公司的顛覆、產業下游公司對產業上游公司的顛覆,系統化地分析如何從小企業快速發展成大企業,大中型企業在發展滯后的情況下如何突破現狀,掌握互聯網思維的真諦。
本書是企業成長的必備參考書,適合每一位致力于企業快速成長及提升自身綜合實力的職場人士閱讀,對初創企業、在互聯網方面涉足不深,以及處在發展緩慢狀態的公司都有極大的啟示作用。
本書以雷軍互聯網七字訣"專注、、口碑、快"為核心精髓,結合馬化騰在騰訊15周年 "WE大會"上發表的"馬七條"講話精神,系統化提煉出互聯網12大核心思維:標簽思維、簡約思維、NO.1思維、產品思維、痛點思維、尖叫點思維、屌絲思維、粉絲思維、爆點思維、迭代思維、流量思維、整合思維。
本書產品經理可以讀讀,從而認識對于產品來說,以哪些為產品素質的考核,又需要對產品做出怎樣的調整;數據如何進行解讀,又有哪些數據能夠幫助我們認識用戶的要求;如何在產品的制作中深挖用戶的"痛點",又如何利用"快速迭代"來完成產品的煥然一新。
運營經理也可以讀讀,在粉絲經濟時代,粉絲只是一彎水中月,看得到撈不著。如何把握粉絲的參與感,又如何在恰當的時候激勵粉絲,保持敏感的思維和觸覺,隨時感知到可能存在的引爆點,互聯網思維的運營應該往這個方向去。
企業管理者也可以讀讀,關于如何提高產品的水平,同時又能有效避免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的浪費,在KPI和ROI的結合下,實現的效益。通過行業上下游合作,提高自身產品的能力,又如何將企業資源整合,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平臺。
本書是企業成長的必備參考書,適合每一位致力于企業快速成長及提升自身綜合實力的職場人士閱讀,對初創企業、在互聯網方面涉足不深,以及處在發展緩慢狀態的公司都有極大的啟示作用
陳光鋒,九元購創始人。十年互聯網相關工作經歷,工作期間接觸過數百家傳統企業,上萬家個人網站及二百余家大中型商業網站,對網絡營銷、互聯網思維有深刻的認識和豐富的實戰經驗。長期關注互聯網趨勢與創新思維,現為武漢經天緯地人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致力于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深度融合的商業化實踐。
前言
第1章 顛覆與被顛覆
1.1 QQ與微信
1.2 國美與京東商城
1.3 黃金與比特幣
1.4 淘寶天貓"雙十一"350億
1.5 互聯網連接一切
1.6 移動互聯網的大顛覆
1.7 互聯網思維來了
第2章 專注
2.1 標簽思維
2.1.1 百度標簽—搜索
2.1.2 騰訊標簽—社交
2.1.3 阿里巴巴標簽—電子商務前言
第1章 顛覆與被顛覆
1.1 QQ與微信
1.2 國美與京東商城
1.3 黃金與比特幣
1.4 淘寶天貓"雙十一"350億
1.5 互聯網連接一切
1.6 移動互聯網的大顛覆
1.7 互聯網思維來了
第2章 專注
2.1 標簽思維
2.1.1 百度標簽—搜索
2.1.2 騰訊標簽—社交
2.1.3 阿里巴巴標簽—電子商務
2.2 簡約思維
2.2.1 少即是多
2.2.2 簡約即是美
2.2.3 簡約而不簡單
2.2.4 案例:hao123網站為何能年收入20億?
2.3 NO.1思維
2.3.1 只有及時,沒有第二
2.3.2 剩者為王,強者恒強
2.3.3 安全:唯品會—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是如何逆襲上市的?
第3章
3.1 產品思維
3.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3.1.2 一切以用戶為中心
3.1.3 把用戶體驗ROI變成KPI
3.1.4 把自己逼"瘋",把別人逼"死"
3.1.5 寧做榴蓮,不做香蕉
3.1.6 案例:從手機到電視,小米是如何把自己逼"瘋"的?
3.2 痛點思維
3.2.1 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
3.2.2 不要相信用戶的嘴,要相信用戶的腿
3.2.3 不要靠感覺,要靠數據
3.2.4 用放大鏡將痛點放大100倍
3.2.5 讓用戶由"痛"變"痛快"
3.2.6 案例:360隨身WiFi是如何讓用戶痛快上網的?
3.3 尖叫點思維
3.3.1 做減法和聚焦
3.3.2 把痛點的解決方案變成用戶易感知的尖叫點
3.3.3 制造MOT
3.3.4 先讓自己尖叫起來
3.3.5 案例:《爸爸去哪兒》是如何制造尖叫的?
第4章 口碑
4.1 屌絲思維
4.1.1 得屌絲者得天下
4.1.2 打開與屌絲對話的通道
4.1.3 人人都是自媒體
4.1.4 超越用戶的期望值
4.1.5 案例:為何"高富帥"史玉柱主動被"屌絲"?
4.2 粉絲思維
4.2.1 為什么產品沒有忠實粉絲
4.2.2 粉絲三"感":參與感、尊重感、成就感
4.2.3 與用戶互動是基礎
4.2.4 忘掉生硬的廣告和公關
4.2.5 參與感是新營銷的靈魂
4.2.6 案例:米粉是如何助力小米估值100億的?
4.3 爆點思維
4.3.1 借勢引爆社會化營銷
4.3.2 不僅要包裝賣點,還要刻畫產品性格
4.3.3 病毒營銷的7大武器
4.3.4 社會化眾包協作與媒體選擇
4.3.5 案例:《泰囧》為什么獲得12.6億的票房?
第5章 快
5.1 迭代思維
5.1.1 沒有什么能經得起迭代
5.1.2 十年磨一劍落伍了,現在要小步快跑
5.1.3 快速,想了就說,說了就干
5.1.4 錯了就改,持續試錯微創新
5.1.5 案例:微信是如何在快速迭代中野蠻生成的?
5.2 流量思維
5.2.1 有流量才有價值
5.2.2 免費是為了更好地收費
5.2.3 量變到質變的"臨界規模點"
5.2.4 案例:360安全衛士的免費生意
5.3 整合思維
5.3.1 攜用戶以令諸侯
5.3.2 開放平臺與產業生態鏈
5.3.3 戰略并購比自己做更快
5.3.4 案例:余額寶的千億級整合
第6章 正在移動互聯的世界
6.1 預言帝KK:現在的銀行必將消失
6.2 智能手機成為人體器官功能的延伸
6.3 手機APP:企業品牌與服務的新戰場
6.4 O2O與遍地開花的二維碼
6.5 3D打?。旱谌喂I革命的序幕拉開
6.6 物聯網正在爆發
6.7 大數據帶來的摧毀力
6.8 云計算構筑新型企業門戶
2013年,小米公司估值100億,短短三年就躋身國內互聯網公司前列,而在小米之前的BAT公司,花費了十多年才有今天的地位;
2013年,寂靜了幾年的國內互聯網市場被一筆近19億的交易攪動了一池秋水,史上最貴的收購案在一片驚嘆聲中落下帷幕;
2013年,上線不過5個月的余額寶規模突破1000億,比起大型銀行,網民顯示出無限的能量,比起動輒5萬起步的基金,余額寶的收益實在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2013年,國際互聯網市場上大小企業都在風起云涌,谷歌收購摩托羅拉,諾基亞被微軟買下,一批傳統"巨型"公司被互聯網公司收入囊中;
……
互聯網變化之快,已經讓人應接不暇,在互聯網市場上有成有敗,成者為何?敗者又為何?BAT為何屹立不倒?小米為何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創造神話?傳統企業互聯網化浪潮下的生存之道是什么?對于這些問題,需要摸清楚真正的脈搏,才能引以為鑒。這其中的奧妙就在于互聯網思維,沖向互聯網浪潮之巔,產品、營銷、運營都離不開這一套思維。
有沒有因為這樣的問題而苦悶:產品在開發過程中,逐漸走入了死胡同,進度緩慢,再難上一個臺階?這是因為我們在產品的改變上逐漸失去了行業的把控,找回當初的產品感覺,深度解讀用戶,需要互聯網思維。
有沒有無奈地發現:無論多么賣力的廣告和大量的活動策劃,每一次的結果依然讓人失望?互聯網市場中,堅持不一定就會勝利,而是需要掌握用戶的興奮點,并且把控用戶的MOT。在這個時候,我們也需要互聯網思維。
有沒有常常感慨:同行的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遠遠高于自己?互聯網上人人都在刷存在感,連產品也不例外?但是怎么刷,產品才會一直存在?
有沒有恍然大悟:隨著用戶量的增加,維護用戶的成本越來越高,用戶都開始自稱為"粉"了?小米的用戶是"米粉",華為的用戶是"花粉"。產品需要"粉絲",但是"粉絲"從何而來?前100個用戶的秘密,我們讀懂了嗎?
互聯網,是"屌絲"的互聯網,服務好"屌絲"才有互聯網的基礎;互聯網,也是"粉絲"的互聯網,沒有"粉絲"的產品不能稱之為好產品;互聯網,同時還是產品經理的互聯網,因為用戶隨時都在考慮是否要換個產品。
2013年11月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播出了《互聯網思維帶來了什么》,以海爾空調和小米手機為例,展示了信息交互、知識分享的互聯網新思維給中國制造業帶來的巨大改變,掀起全民學習"互聯網思維"的浪潮。
不僅僅是互聯網行業,所有的行業都在不停地前進中。不管是哪個行業,在新時代想要與同行業競爭,都離不開互聯網思維的指導,互聯網思維不僅僅影響當下的互聯網企業,傳統企業更需要學習它。
熱議互聯網思維的背后,是新一輪顛覆的開始,在這一刻,如果止步不前,就將在下一刻被永遠地丟在身后?;ヂ摼W思維不是神話,而是一套指導思想,映射在每一個環節中,同時也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ヂ摼W思維革命已經開始,你準備好了嗎?
本書以雷軍的互聯網七字訣"專注、、口碑、快"為精髓,結合馬化騰在騰訊15周年 "WE大會"上發表的"馬七條"講話精神,系統化地提煉出互聯網12大核心思維:標簽思維、簡約思維、NO.1思維、產品思維、痛點思維、尖叫點思維、屌絲思維、粉絲思維、爆點思維、迭代思維、流量思維、整合思維。
本書在出版過程中得到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特別要感謝李華君老師的精準主題策劃、遲振春和王海霞的認真編輯,同時也要感謝胡宇婷等小伙伴們的給力支持,讓本書得以較快與讀者見面!
名人互聯網思維語錄:
小米科技創始人、金山軟件董事長 雷軍
"專注、、口碑、快"這四個詞其實是沒有先后順序的,你仔細想想,不專注,速度就快不了,改得不快呢,就沒用碑,不做到呢,也沒口碑,不專注呢肯定就不,所以它們是這么一個關系。我們終極目標是要形成口碑,不做到就沒口碑,改得不快也沒口碑,不專注也沒口碑,口碑是我們的核心。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張瑞敏
名人互聯網思維語錄:
小米科技創始人、金山軟件董事長 雷軍
"專注、、口碑、快"這四個詞其實是沒有先后順序的,你仔細想想,不專注,速度就快不了,改得不快呢,就沒用碑,不做到呢,也沒口碑,不專注呢肯定就不,所以它們是這么一個關系。我們終極目標是要形成口碑,不做到就沒口碑,改得不快也沒口碑,不專注也沒口碑,口碑是我們的核心。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張瑞敏
傳統企業跟傳統媒體一樣,要改造成一個適應互聯網的機制非常困難?;ヂ摼W的沖擊不止是電商、互聯網營銷等,它還將帶來非常深層次的沖擊。我覺得沖擊到,整個社會都會變成自組織。
聯想集團總裁兼CEO 楊元慶
向互聯網轉型是我們刻不容緩的目標。我們需要快速建立起互聯網的業務模式,產品有更好的互聯網應用體驗,銷售有更強的互聯網通道,市場營銷要更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特性和手段,以消費者為核心,推廣我們的產品,宣傳我們的形象。
集團董事局主席 馬云
我一直認為互聯網不是一種技術,是一種思想。如果你把互聯網當思想看,你自然而然會把你的組織、產品、文化都帶進去,你要徹底重新思考你的公司。今天很多人都說網上營銷好,但是營銷好了,麻煩也就開始了,你整個組織、人才、思考、戰略都要進行調整。
創始人、聯合總裁 李國慶
我覺得互聯網思維的對我們做企業來講,顛覆了比如零售業,過去講的是買的沒有賣的精,…但是互聯網帶來的信息高度透明,信息高度透明以后,消費者占有足夠的信息,消費者這種足夠的信息整個對企業的經營都發生了顛覆。"
58同城CEO 姚勁波
互聯網有三種思維,及時點以用戶為中心做到。第二點,去中介化,互聯網可以用生產,讓信息的源頭和最終受眾對接起來……第三個互聯網責任及時,互聯網時代一個品類可能全中國,甚至全世界只成功一個公司,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互聯網時代,要真想做的話,就要有大的理想,要有要么成為及時,要么就被淘汰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