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歸根:李宗仁與握手圖書
人氣:66

歸根:李宗仁與握手

李宗仁經歷了種種曲折和艱險,從海外歸根到祖國。為什么較早歸根的是國民黨政府在大陸的末代總統李宗仁呢?其中的歷史緣由和內幕詳情,至今還鮮為世人所知。作者研考了海內外大量的文獻史料。利用拍電影電視的特殊...

內容簡介

李宗仁經歷了種種曲折和艱險,從海外歸根到祖國。為什么較早歸根的是國民黨政府在大陸的末代總統李宗仁呢?其中的歷史緣由和內幕詳情,至今還鮮為世人所知。作者研考了海內外大量的文獻史料。利用拍電影電視的特殊關系采訪了許多當事人,寫下了這部風格恢宏、視野開闊、內蘊渾厚的紀實文學專著。書中的、以及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物,性格色彩十分鮮明,心理描繪真實生動。關于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桂系集團關系的發展起伏、秘密往來及波折跌宕都作了翔實的披露。

本書文筆清新樸實,極富可讀性,又有豐富翔實的史料,具有難得的文獻價值,又是一本從一般讀者到高級專家手中不可缺少的作品。

編輯推薦

李宗仁經歷了種種曲折和艱險,從海外歸根到祖國。為什么較早歸根的是國民黨政府在大陸的末代總統李宗仁呢?其中的歷史緣由和內幕詳情,至今還鮮為世人所知。

作者利用拍電影電視的特殊關系采訪了許多當事人,寫下了這部風格恢宏、視野開闊、內蘊渾厚的紀實文學專著,記錄了紅軍長征經過廣西,抗戰中的桂林文化城,國共和談,李宗仁葉落歸根的故事。

目錄

卷一 紅軍長征過廣西

1 李宗仁的代表秘密會晤共產黨時被人擊斃。桂軍對紅軍將"打尾不打頭"。(1934年11月,天津——桂北)

2 白崇禧給朱毛紅軍讓出一條走廊。罵白崇禧的軍隊簡直是外國的軍隊。(1934年冬——1935年春,桂北——貴陽)

3 李宗仁身邊來了共產黨:神秘人物劉仲容;絕密人物謝和賡。(1934年-1935年,南寧)

4 從陜北派云廣英化名前來廣西。李宗仁問:楊東莼、林秀先到底是共產黨的什么人物?(19366月-9月,南寧)

卷二 抗戰中的桂林文化城

5 張學良、楊虎城曾想利用兩廣事變而用兵副蔣抗日;杜系通過西安事變建立了與中共的秘密聯系。(1936年12月-1937年1月,西安)

6 在延安多次接見李宗仁的代表劉仲容,并讓安排劉仲容東渡黃河回廣西。(1937年2月-4月,陜北)

7 張云逸代表中共中央來到桂林。直接掌握在桂林的聯合抗日談判。令特務密切監視。(1937年6月-7月,桂林)

8 白崇禧帶著共產黨員飛南京任職。李宗仁委托反蔣進步人士陳劭先主持廣西建設研究會。(1937年8月-10月,桂林)

9 白崇禧是怎么提出"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名句的?為白崇禧修改訓話演講稿。(1937年11月-1938年3月,武漢)

10 白崇禧向請教臺兒莊戰役作戰方針。八路軍代表張愛萍受委派赴徐州面見李宗仁。(1938年3月,武漢-徐州)

11 李宗仁資助金山王瑩去南洋。白崇禧回敬陳誠:"我們的戲(徐州會戰)唱完了,現在要看你登臺表演了。"(1938年6、7月,大別山-武漢)

12 撤出武漢,請白崇禧搭車而同車暢談;李克農乘船遭日機轟炸,在絕境中組織"小長征"。(1938年10月-11月,湘鄂邊界)

15 在桂北路一三八號這間土法作酒賣的作坊里,他們吃著發霉的大米和鹽水煮冬瓜,卻干著驚天動地的事情。(1938年11月,桂林市)

14 李克農對秘密來訪的謝和賡說:你一定要記住的指示,無論如何,也要跟在白崇禧身邊……(1938年-1939年,桂林)

15 楊東莼向徐特立請教抗大辦學經驗,為桂系辦起了一所被譽為南方抗大的廣西地方建設干部學校。(1938年-1939年秋,桂林)

16 夏衍將《救亡日報》辦得很興旺。桂系高級軍官韓練成在街頭一口氣買了十張價錢很高的募捐戲票。(1938年11月-1939年底,桂林)

17 白崇禧陪同騎馬去天圣山講課。說:共產黨的血和國民黨的血在抗日戰場上流在一起的。(1939年5月,桂林)

18 與黃紹竑一同乘車東行,并在天目山上夜談。敏感的打電報問黃紹竑:你同談了些什么?(1939年2月-4月,桂林-天目山)

19 桂系反共留有余地,沒有將事情做絕。黃旭初禮送夏衍出桂,并讓楊東莼隱居起來著書。(1941年元月-4月,桂林)

20 李濟深放走通緝的鄒韜奮。中共地下黨借李濟深的辦公室向被軟禁的葉挺轉達的重要信息。(1941年春-1944年春,桂林)

21 王瑩、謝和賡將去美國,囑咐說:到美國要廣交朋友,有一個人你們必須努力爭取,她就是賽珍珠……(1942年1月-5月,重慶)

22 中共將白崇禧與何應欽等區別對待。問白崇禧:"聽說你身邊有個劉仲容,你有審查沒有?"(1942年-1943年,重慶)

卷三 國共和談

25 在紅巖村秘密接見劉仲容說:不要怕臭,不要怕別人說你們是國民黨,要鉆進臭殼子里去……(1945年9月,重慶)

24 廣西的政治基地被借日本人的手瓦解了。李宗仁的日子越來越難過,終于提出競選副總統以作的拼搏。(1947年夏秋之間,北平)

25 白崇禧在漢口擁兵自重,連親自打電話來調兵馳援淮海戰場,也給白硬邦邦地頂回去了。(1948年5月-12月,南京-漢口)

26 他是一位神秘將軍,曾被賞識選入侍從室,也是白崇禧的愛將,在解放軍中受銜中將……(1947年2月-1948年11月,萊蕪-香港)

27 在潘漢年精心而縝密地安排下,李濟深安全順利地秘密登上輪船離開香港駛往東北解放區。(1948年11月-12月,香港)

28 為派劉仲容北上與中共接頭之事,黃紹竑與白崇禧之間爆發了前未有過的爭吵。(1949年元月~2月,漢口-香港-南京)

29 李宗仁登臺后兩次派黃啟漢飛去北平見,要求及早開始和談;黃啟漢在北平表示站在人民這邊……(1949年元月-2月,香港-漢口-南京-北平)

50 對劉仲容說:我請你再去一趟南京,對李、白做工作,我給你打保票,保你平安回來……(1949年3月-4月,漢口-北平)

51 李宗仁沒想到黃啟漢的電臺設在中共手里。金山接受特殊使命參與和談。張治中很納悶:為什么不來迎接?(1949年2月-4月,南京-北平)

32 要黃啟漢轉告李宗仁:希望李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要離開南京;可以調桂軍一個師進駐南京保護……(1949年4月1日-3日,北平)

55 在雙清別墅對黃紹豇和劉斐說:李宗仁現在六親無靠,最靠得住的還是共產黨……(1949年4月中旬,北平)

54 白崇禧一口拒絕了梢來的話。李宗仁內心矛盾不作聲。劉仲容只好飛回北平向復命。(1949年4月5日-13日,南京-北平)

55 通過張治中邀請李宗仁等北上簽字。猶豫不決的李宗仁召集桂系頭目到南京密商局勢。(1949年4月7日-15日,南京)

56 和平協定要簽字的關鍵時刻,黃紹竑和白崇禧激烈交鋒,李宗仁終席無一言……(1949年4月15日-22日,北平-南京)

57 李任仁在桂林發起重開和談給李宗仁上書,引起一波三折。喬冠華奉命幫助李任仁從廣西轉香港來北平。(1949年4月-9月,桂林-香港-北平)

58 挽留張治中說:西安事變時,我們已經對不起一個姓張的朋友,今天再不能對不起你了!(1949年4月下旬,北平)

59 劉斐從香港潛往廣州,秘勸李宗仁下野,由白崇禧率湖南、廣西兩省局部起義。(1949年6月間,香港-廣州)

卷四 李宗仁葉落歸根

40 在美國過"廳長生涯"的李宗仁發表關于臺灣問題的建議,引起強烈反應;在關注與思索……(1955年5月,美國新澤西州)

41 神秘的香港客人秘密越過邊境去北京見。李宗仁派郭德潔借口探親從美國飛來香港。(1956年4月-1961年6月,北京-香港)

42 李宗仁對意大利記者說:我不是共產黨,也不喜歡共產黨,但是我不否認今天共產黨為中國所做的事情……(1963年夏,美國新澤西州)

43 程思遠給李宗仁捎來的話:李先生回國有"四可"。李聽完就說:我只要"一可",回到祖國,安度晚年。(1963年12月,蘇黎世)

44 萬里來歸的代總統,在新中國首任總理的面前,與獲得新生的末代皇帝緊緊握手。(1965年7月,蘇黎世-卡拉奇-上海-北京)

45 幽默地對李宗仁說:你這次歸國,是誤上賊船了!程思遠代李答:我們搭上船,已經到了彼岸……(1965年7月26日,北京中南海)

46 歸國引起的種種波瀾。李氏請當年刺客沈醉赴宴。郭德潔辭世時還未辦"歸宗"手續。李宗仁白發當新郎。(1965年7月-1966年7月,北京)

47 李宗仁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妙語連珠。正當他興奮不已在聯系黃旭初、夏威等人歸國時,一場劫難降臨了!(1965年9月26日-1966年9月,北京)

48 故意在天安門城樓當中跟李宗仁握手說:共產黨不會忘記你的。同年,白崇禧卻在臺北不明不白死去……(1966年10月-12月,北京-臺北)

49 李宗仁臨終不忘幾瓶酒。說:李宗仁臨終前寫給的信是一個歷史文件。(1969年1月-2月,北京)

采訪材料、參考書刊及資料目錄

在線預覽

卷一 紅軍長征過廣西

2 白崇禧給朱毛紅軍讓出一條走廊。罵白崇禧的軍隊簡直是外國的軍隊。(1934年冬——1935年春,桂北——貴陽)

恭城孔廟,座落在恭城縣西山,依山聳立,高低錯落。建于明朝成化十三年,當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遠遠望去,它氣勢雄偉,黃瓦朱墻,重檐飛翠,彩畫梁枋,華麗壯觀,襯著西山,更顯雄渾偉岸。其布局嚴謹,工藝精巧,結構雄峻,是嶺南風格的廟宇建筑。逢年過節,附近湘粵桂三省交界地區的信男信女,成群結隊,源源涌來,致使廟內廟外,人頭濟濟,香客云集,煙火鼎盛;還有遠自云南、貴州來這兒磕頭的,真是名盛西南。就是平時,也香客不絕,香火不斷。

這些天來,傳說紅軍要來,修碉堡,設關卡,重兵駐防,崗哨林立,致使這有名的孔廟香客稀落,廟宇清寂了。白崇禧和劉斐,察看了龍虎關之后,也覺機會難逢,順道拐來游覽孔廟。走至孔廟大門時,陪同介紹說:"這是`欞星門`。古代傳說欞星為天上文星,以此名門。有人才輩出,為國家所用的意思。"

劉斐在白崇禧當排長時就跟著當文書,頗通文墨;此時,頓生感慨:"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里,中國確是代代人才輩出,這是事實。可是,我們人才輩出的泱泱大國,當今什么搞得如此落后?!"

白崇禧的話匣子也打開了:"我從一部中華歷史中悟出,中華大地雖是人才濟濟,難為國家所用呵!以我倆來講,北伐時,青年氣盛,血氣方剛,雄心勃勃,確是為國家瀝血征戰,出生入死。想不到人世坎坷,世事難料,國家變成今天這個局面,日本人打進了國門,我們還是難為國家所用。只好面對現實,為保存自己的生存所用——"

說話間,到了主體建筑大成殿。看來,白崇禧的心思并不在觀廟上。大成殿重檐九脊,斗拱交錯,黃瓦朱甍,巍峨宏麗,被他一覽而過。跟隨白崇禧多年的劉斐,熟悉他的脾性,知道他現在內心十分沉重而緊張。跨上臺基,走進大殿,殿內正中懸著"至圣先師"橫匾,神龕內供著孔子脫胎塑像,兩旁是孔門弟子及儒家歷代先賢。劉斐看白崇禧默默然不作聲,心事重重,連陪同也覺察到而再不敢多作介紹了。劉斐有意瞄著孔子象扯開話題——

"健生兄,我在日本留學那幾年,深感日本人尊崇孔子的儒學風氣,把中國看作日本文化的源流與祖宗。"劉斐說。

白崇禧又把話弦拉緊,反問道:"為章,你怎么解釋日本大和民族竟要興師渡海,來踐踏他們的祖宗呢?"

劉斐避而不答,又換了個輕松的話題;在副官上去為他們一行進了兩炷香時,劉斐說:

"德公說自己受父親影響,反對迷信,不信神鬼。我可幾次發現他行軍路過廟堂時,必定虔誠地去敬香。還讓人給他占卜看相。要是這次他也在這兒,我們恐怕今晚得住在恭城了——"

"我母親常說,燒香磕頭,心誠則靈。我卻不能象老太太那樣指望神靈喲。"白崇禧還是把話扯到打仗去了,"為章,這次要是我們有福氣的話,該在于這幾天能把握時機,敢下決斷。你發你的令,我按我的辦。"

劉斐當然明白他說的"你"是指誰,笑著說:"健生兄心不在此呵——"

白崇禧轉過了身子:"該走了。要不,就趕不上今晚在平樂開聯防會議了。"

乘車往回趕往平樂的路上,穿過一片樹林,一頭黃稼從車前驚竄而過,白崇禧的眉毛跳了跳,沒叫停車。劉斐動了動嘴唇,也沒說話。嗜好打獵的白副老總這次放過了野獸,可見他對即將到來的湘江戰役并不感到輕松。

白將軍是國民黨軍事將領中的長才,在北伐戰爭中確實表現出運籌帷幄的將才。這次為了對付與紅軍,也確實絞盡了這個"小諸葛"的腦汁。昨天離開桂林以前,他命令以李宗仁的名義直接發電給,略謂:"據迭報,匪主力由臨武分經嘉禾、藍山西竄,龍虎關、富川、賀縣同時吃緊。仁部原在龍虎關以北防堵,故擬即將仁部主力,移赴恭城附近,策應富、賀、興、灌。但興安、灌陽以北僅能留一部,誠恐力量單薄,請轉飭何總司令部,向江華、賀縣推進,以期周密。"這封電報,是白崇禧所施"金蟬脫殼"計,以達到將桂系兩個軍的主力全部集結于龍虎關與恭城一帶、嚴防紅軍蔣軍進入廣西腹地的目的。該電既向打招呼要將軍隊南撤,又將責任推諉給湘軍何鍵。在發此電的同時,白崇禧已令在湘江至灌陽駐防的第十五軍做好南撤恭城的準備。

十一月廿一日當晚,白崇禧視察龍虎關回到平樂。為保障兩個軍的人馬在恭城一帶駐防,白崇禧在聯防會議上宣布:"龍虎關到平樂一帶,民食一律供給軍用,由縣府發給糧票,以后給錢。如有藏匿不繳者,以有意留給共產黨論罪。"當晚,他接到了第七軍的偵察報告:"紅軍已經進攻道縣。"他感到紅軍過境已經勢在必行。在面臨要和紅軍決戰的重要關頭,本著事前的既定方針,白崇禧認為:給朱毛紅軍讓路時機已到。他在當晚深夜,下達了轉移大軍于龍虎關的命令:在全州、興安、灌陽布防的第十五軍撤往恭城,僅在全州留第七十二團的兩營干訓隊;興安留一個團,灌陽留一個團,灌陽全縣開放,第七軍集結恭城機動使用。

如果說在政治上老謀深算的話,這一回軍事上卻算不過白崇禧。接到李宗仁二十日的電報后,不知是計,遂于二十二日復電同意。二十二日下午,桂軍按白崇禧變更的部署,撤離了湘江防線。

紅軍向西長驅直進,于二十二日攻克道縣,其前鋒抵達湘桂邊境的永安關時,從全州至興安六十公里的湘江,已無兵防守,湘江防線,向紅軍敞開了!

如果說至今還找不到紅軍與桂系首腦達成秘密協議的文字依據的話,越來越詳盡的考證已經證明:白崇禧向紅軍開放走廊是確實存在的事實。尤其是中共桂林地委黨史辦公室組織了《紅軍長征過廣西》的專門班子,歷時三載,廣為查證,使史實的脈絡越來越清晰。

紅軍對白崇禧讓路的部署變化當時并不了解,因而未能利用桂軍南撤讓出走廊的極其寶貴的時機,長驅入關渡江西進,反而派部隊南攻江華縣,進擊蔣軍第九十六師與湘軍第二十三師,耽誤了寶貴的渡江時間。

桂軍從湘江南撤的第二天,即十一月二十三日,湘軍劉建緒部得知湘江無兵防守,立即報告何鍵。何鍵極為惱火,即令劉建緒部四個師立即南下全州,令各路追擊部隊加緊追擊,企圖拖住紅軍,以便劉建緒部趕到全州,搶占湘江沿線渡口,仍想實現圍殲紅軍于湘江東岸的計劃。

紅軍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夜間十一點半,才知道全州、興安一帶并無大股敵軍,也獲悉何鍵的三個師正全力南下挺進。但紅軍指揮機關還沒有立即相應改變部署,仍按原來為打破敵人在湘江堵截而制定的四路進軍計劃行進。直至二十七日夜間,紅軍才改變了作戰部署,形成紅軍主力從永安關、雷口關進入廣西,以、聶榮臻的一軍團為右翼,、楊尚昆的三軍團為左翼,向湘江挺進的態勢,并迅速以前鋒搶占湘江渡口。但是,湘軍已搶在紅軍之前到達全州。紅軍一軍團的一、二兩師在全州南邊的腳山鋪阻擊湘軍南下,三軍團的四師搶占了界首以南的光華鋪,向南警戒興安的桂軍。盡管紅軍已經搶占了湘江部分渡口,而且先頭部隊已經涉過湘江;但是,從總的情況看,敵人已經形成南北兩方,一頭一尾夾擊我軍的態勢。形勢十分險惡。

從何鍵"追剿總部"的報告中,才得知湘江無兵防守的情報,對桂系的做法大為震怒,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嚴斥桂軍放棄職責,嚴令桂、湘兩軍按原定計劃,對紅軍已過河的先頭部隊夾擊,對未過河部隊堵擊,仍然妄圖將紅軍主力殲滅于湘水之東。

坐鎮在桂林指揮的白崇禧,對于馳電嚴斥,并不在意,仍按桂系的既定方針:"打尾不打頭"。白崇禧沒有執行的訓令,讓主力前出興安,沿江北上,奪回渡口,與劉建緒部銜接成堵截線;他只以一個師馳援興安,以防紅軍南下,而令已從恭城返回灌陽的十五軍。全力向紅軍后續部隊發起攻擊。十五軍在夏威指揮下,從湘、桂邊界的灌陽新圩地區發起攻擊,既不會冒紅軍回頭打擊的風險,又可以向交差,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追在紅軍后面的蔣軍周渾元部入桂。夏威的部隊,除了俘獲紅軍的一些掉隊的傷病員及群眾,還將追入廣西境內的蔣軍萬輝煌師和周師的各一個連加以繳械。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