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整理編輯了八百國共兩軍為國捐軀勇獻身的團以上軍官傳記與略傳,概略統計國軍419員,八路軍、新四軍295員,東北抗聯87員,其中有:佟麟閣、張自忠、李家鈺、郝夢齡、陳安寶、左權、周復、唐淮源、王甲本、吳克仁、武士敏、楊靖宇、趙尚志、吉鴻昌、魏拯民、方振武、蔣百里等等。鄧小平指示:"我們要修反侵略者之碑"的原則,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而血灑戰場的抗日將領樹碑立傳。英烈們胸懷浩然正氣,忠烈之志,在國難當頭之際,為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沖鋒陷陣,流血犧牲,在抗日戰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閃耀著"寧為屈死鬼,不做亡國奴"的愛國主義精神。
何蘭生字谷蕤,又名嵐聲。l925年生。浙江義烏人。中國科學院離休干部。1945年黃埔軍校第十九期通信科、1963年中國人民大學業大歷史系畢業。曾任黃埔軍校助教、區隊附;解放軍九兵團教導團軍事助教、教員、副連長等職,參加抗美援朝。1956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館員,l979年獲科研津貼,1987年離休,延聘二年。曾任黃埔東城聯絡組副組長、組長和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1~4屆理事(1988~2005年),對臺宣傳聯絡委員會副主任(1999~2005年)、北京黃埔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1994年)。政協北城區八、十屆委員。
著有《英漢學科詞典》副主編(1990年版),《北京建筑設計施工企業匯編》常務副主編(1991年版),《中國學術界》總編審(1993年版),《英法德俄漢詞庫》編審(1995年版),《北京黃埔》編委(1990~2005年),《東城黃埔》主編(2001~2004年)。
《中國抗日將領英烈譜》上
及時部甲午戰爭時期1894—1895
左寶貴——平壤血戰抗日捐軀的將領
鄧世昌——奮勇抗日義不獨生誓與"致遠艦共存亡的艦長
丁汝昌——寧死不投降慷慨殉國的抗日提督
徐驤
第二部從九--八到七七局部抵抗時期1l931—1937
趙澤民
孫銘武
孫銘宸
吳永和
滕久壽
關耀洲
黃毓全
唐循
陳普民
李玉
王庭蘭
黃拱宸
韓家麟
張甲洲
徐達三
孫耀祖
胡重魯
白玉麟
王潤波
汪興稼
田霖
胡澤民
李春潤
白子峰
武止戈
童長榮
孫朝陽
景振卿
張文偕
鐘三省
鄧鐵梅
張錫武
安哲
樸翰宗
李紅光——南滿抗日先驅
孫永勤
趙四川
王殿臣
何忠國
韓浩
苗可秀——正氣千秋的少年鐵血軍總司令
楊太和
李松波
樸振宇
劉壯飛
李光林
傅顯明
梁錫夫
張奎
張敬山
李敏煥
李學忠
趙曼——杰出的抗日女英雄
史忠恒
夏云杰
王德泰
曹國安
宋鐵巖
陳榮久
左子元
李福林
……
《中國抗日將領英烈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