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匯集全國各地法院提交的關于道路交通糾紛的典型案例,經過國家法官學院案例開發研究中心篩選、審核,將常見的疑難案件、典型案例匯集成冊。主要包含交通事故中的主體問題,交通事故中的責任認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中的人身損害賠償、財產損害賠償,交通事故保險理賠,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程序等糾紛案件。
1.作者
國家法官學院案例開發研究中心持續20年編輯了享譽海內外的《中國審判案例要覽》叢書,自2012年起推出《中國法院年度案例》叢書,旨在探索編輯案例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彌補當前各種案例書的不足。
2.規模強大
今年推出20本,含傳統和新近的所有熱點糾紛,這些案例是從全國各地法院收集到的上一年度審結的近萬件典型案例中挑選出來的,具有廣泛的選編基礎和較強的代表性。
3.內容獨特
不再有繁雜的案情,高度提煉案情和裁判要旨,突出爭議焦點問題。
不再有冗長的分析,主審法官撰寫“法官后語”,展現裁判思路方法。
一、交通事故中的主體問題
1代駕賠償主體的認定
——趙寶春訴陳志國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2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體質狀況對損害后果的影響是否可以減輕侵權人責任
——李某訴惲某、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分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3在侵權行為發生后出生的胎兒能否作為侵權案件的適格原告
——展某某訴秦子超、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崇文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4車上人員跳車避險是否屬于本車“第三者”
——劉小婷等訴譚明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5交通事故案件中“車上人員”與“第三者”的身份認定問題
——賴潔梅等訴保險公司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6交通事故責任人逃逸,肇事車輛經多次轉讓,賠償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黃秀珍等訴曾建青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7發生交通事故公路管理部門是否該擔責
——游金華、羅仕珍訴宜昌市夷陵區交通運輸局、公路管理局機動車交通事故案
8道路管理者及其管理瑕疵責任認定
——王雯等訴上海市浦東新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9鐵路旅客在乘車途中發生旅客人身損害的,鐵路企業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肖學成訴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責任案中國法院2016年度案例 道路交通糾紛目錄10公務員執行公務過程中被第三人侵權時的賠償問題
——吳根生訴周盧青、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慶元支公司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11用人單位過錯導致交通事故同時構成工傷的受害人能否請求工傷賠償
——葉多碧訴百隆東方股份有限公司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12無明確勞動關系的情況下,肇事車輛駕駛人在事故發生時是否屬于執
行職務行為
——邊宇訴李洪印等機動車交通事故案13機動車所有者或管理者承擔的賠償責任不應大于實際侵權人
——李效玉等訴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江蘇省方正電梯有限公司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14脫檢機動車轉讓后發生交通事故,所有人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楊振祥訴徐彥東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15后排乘客墜落死亡,駕駛員未注意車況是否構成侵權
——沈范良等訴顧仁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二、交通事故中的責任認定
16機動車交通事故中“好意同乘”案件的責任承擔
——黃淑美訴謝長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17汽車租賃公司出租車輛致第三人損害的責任負擔
——馬淑元訴張慶祥、馳銳租賃公司案18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下的責任認定
——楊桂清等訴王博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19侵權案件中無法查清因果關系的責任認定
——王思棋訴北京銀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20發生多次碰撞的交通事故所造成損害的責任承擔
——程偉訴劉東啟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21交通事故的事實判斷及責任認定
——王小立等訴喬建新等交通事故責任案22交通事故中機動車雙方均未投保交強險如何承擔責任
——周春烈訴唐某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23物件損害責任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共同侵權的賠償責任承擔順序
——吳勝訴北京市政路橋股份有限公司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24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中“優者危險負擔”原則的適用
——余小衛訴劉獅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25交通意外事故的審理與責任認定
——陳星星訴譚兆洋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26涉嫌交通肇事的當事人被撤銷涉嫌罪名后的事故責任認定
——吳克春等訴沈武剛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三、交通事故損害賠償
(一)人身損害賠償
27在城鎮居住的農村居民可否按城鎮居民標準計算賠償費用
——邱廣權訴楊桂興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28受害人是經常居住地在城鎮的農村居民,殘疾賠償金的計算及機動
車使用人發生交通事故后,所有權人的責任承擔
——謝秀英、林元富訴葉龍、葉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
29農村戶籍在校大學生因車禍死亡應按城鎮標準還是農村標準計賠
——譚躍紅、吳春明訴夏達雄、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武縣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30交通事故發生后受孕生子是否能夠獲得被扶養人生活費
——程巍巍訴孫秋華、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等機動車交通事故案3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人員的誤工費是否應予支持
——何鐵杰訴楊忠、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分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32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社保已報銷的部分醫療費是否可以再向侵權人主
張賠償
——丁波訴湖南大勝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33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因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損害的,其主張的誤工
費損失應如何認定
——劉金增訴陳麗華、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淄博中心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34護理人員有收入的護理費的計算問題
——何丹訴王忠榮、錦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安中心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35孕婦因交通事故而流產,精神損害賠償應得到支持
——劉阿紅訴王全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36因侵權致殘后死亡,殘疾賠償金能否支持
——李桃等訴劉艷、華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37道損案件中存在多名被扶養人的生活費如何計算
——趙啟云等訴馬吉元、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州分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38超過確定給付年限可以請求侵權人繼續給付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者
殘疾賠償金
——賀曰美訴瞿進明、何守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二)財產損害賠償
39自駕游中發生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處理
——張共斌等訴李剛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40在機動車與行人均無責情形下交通損害賠償案件的處理
——富暢順公司、張守財訴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西寧市城北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41交通事故中機動車一方就其經濟損失能否要求非機動車一方賠償
——夢工場(天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訴周希茹、劉凱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42被盜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未投保交強險,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廖慶鋒、周芳訴冉勇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43私家車營運所導致的損失是否屬于合理的停運損失
——楊司博訴李華山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44尚未銷售的新車是否應當賠償貶值損失
——北京中汽雷日汽車有限公司訴申振等交通事故責任案45交通事故中的車輛“貶值損失”能否主張賠償
——雅安市美雅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訴四川先鋒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46修理清單上的簽字是否具有承認侵權之債的意思表示
——農文義訴覃海山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四、交通事故保險理賠
47多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時保險責任分配問題
——王愛云訴大地保險公司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48投保車輛與肇事車輛的同一性認定
——王保國等訴張志剛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49事故車輛重復投保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處理
——王亞賢訴許麗軍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50商業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理解與適用
——陳慶標訴溫志煬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51受害人在侵權人和保險公司間求償的認定
——程榮仁等訴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賀州中心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52商業險條款免責情形的審定與分析
——周紹明訴樊平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53免責格式條款效力認定
——陳先進訴黃偉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54駕駛人構成犯罪保險公司不能免賠精神撫慰金及死亡賠償金
——吳傳生等訴李新國等交通事故責任案55特種作業車輛發生事故交強險是否賠償
——陳華桂訴季兵、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宿遷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56車輛所運載貨物掉落致他人損害構成交通事故還是物件損害事故
——袁某夢等訴郭長里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57同起事故存在多個被侵權人時交強險及商業三者險的分配規則
——淄博客運公司訴吳光平、天平保險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58被保險人與所有權人均為同一人的兩車相撞是否屬于機動車第三者
責任險的賠付范圍
——張紅利訴于義果、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淄博中心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59主車和掛車連接使用且均投保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受害人損失超
出交強險賠償限額后,商業三者險的賠償限額應如何確定
——楊章均訴王士連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60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損失應如何認定
——袁錦秀訴肖允亮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61安裝義齒產生的費用應如何定性
——魏阿紅訴史東德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62車輛漏油致人損害屬于交強險賠付范圍
——陶貴志訴文水平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63機動車安全互助統籌不是商業三者險,對外無法律效力
——繆樹合訴云南曲靖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宣威出租車服務中心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64商業保險合同約定的仲裁管轄條款,對交通事故的受害人不具約束力
——賀小輝訴嚴立思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五、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程序
65交通事故中雙方賠償協議的法律效力分析
——葉劍輝訴陳輝廷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66人民法院可否更改交警部門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責任認定
——奉美桃訴丁海鵬、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衡陽中心支公司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67一事不再審原則的具體適用
——董容子等訴建設銀行岳陽市分行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68物價鑒定部門的鑒定意見能否用作事故車輛定損依據
——江建中訴蔣素青、廣安思源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69受害人可以重大誤解為由申請撤銷已經履行完畢的交通事故調解協議
——鄭學艷訴趙學峰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70夫妻一方簽訂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是否有效
——鄭保祥、許麗平訴趙忠成、沈永云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71戶籍體制改革過程中的人身損害賠償標準
——黃蘭妹等訴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田支公司、賀蘇青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
1代駕賠償主體的認定——趙寶春訴陳志國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案
[案件基本信息]1裁判書字號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2014)東民初字第00353號民事判決書
2 案由: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
3 當事人
原告(被上訴人):趙寶春
被告(被上訴人):陳志國、程曉剛、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北分公司)
被告(上訴人):北京億心宜行汽車技術開發服務有限公司
[基本案情]被告程曉剛因故聯系被告億心宜行汽車服務公司要求提供代駕服務。其后,億心宜行汽車服務公司指派被告陳志國為被告程曉剛提供代駕服務,雙方于2013年7月22日簽訂委托代駕服務協議。
2013年7月23日12時15分許,被告陳志國駕駛被告程曉剛所有的京HB22××號小客車行駛至本市東城區天壇路紅橋路口時與案外人岳海清所駕的京BP86××號出租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岳海清所駕車上人員謝強受傷,車輛受損。該交通事故經公安管理部門認定,陳志國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其后,岳海清對車輛進行了修理,并于2013年8月29日取車。原告系北京圣達利出租汽車有限公司出租車司機,與岳海清共同駕駛京BP8649號出租車進行運營,原告每月的運營承包費為4140元。
另查,被告陳志國所駕京HB2285號小客車在被告人保北分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及20萬元第三者責任保險。
[案件焦點]代駕賠償主體的認定以及關于誤工及承包金到底是直接損失還是間接損失。
[法院裁判要旨]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所查明的事實,被告陳志國駕車與原告發生交通事故,該事故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認定,陳志國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因陳志國系受被告億心宜行汽車服務公司指派,為被告程曉剛代駕,應屬履行億心宜行汽車服務公司職務行為,故原告的合理經濟損失應由被告億心宜行汽車服務公司承擔,程曉剛、陳志國不承擔賠償責任。關于原告要求的運營承包費及誤工費屬合理損失,但其主張的數額偏高,本院將依法予以酌定。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之規定,作出如下判決:
一、被告北京億心宜行汽車技術開發服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趙寶春誤工費4180元、運營承包費5244元,共計9424元;
二、駁回原告趙寶春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訴人北京億心宜行汽車技術開發服務有限公司訴稱:1趙寶春的損失均屬于保險責任范圍,且未超過保險限額,應由人保北分公司賠償;2陳志國為程曉剛提供代駕服務系個人行為,而非履行職務行為;3陳志國作為交通事故責任方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4原審法院對于趙寶春誤工費的計算有誤。要求撤銷原判及時項,駁回趙寶春對億心宜行汽車服務公司的訴訟請求。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上訴爭議焦點是對于趙寶春誤工損失、車輛承包金損失的認定及賠償問題。
本案中,經交通管理部門認定,陳志國負交通事故全部責任,由于陳志國系受億心宜行汽車服務公司指派,為程曉剛代駕并在代駕期間發生事故,應屬履行億心宜行汽車服務公司的職務行為,故相關賠償責任應當由億心宜行汽車服務公司承擔。鑒于肇事車輛在人保北分公司投保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及第三者責任險,故人保北分公司應當在保險責任范圍內予以賠償。關于趙寶春的誤工及承包金損失問題,由于出租車是出租車司機的勞動工具,車輛在修理期間必然造成出租車司機沒有收入來源,并且還需要向出租車公司交納約定的承包金,故趙寶春因本次交通事故實際減少的損失包括其誤工損失及其向公司交納的車輛承包金。對于趙寶春的誤工損失,原審法院所做認定并無不當,億心宜行汽車服務公司上訴主張原審法院對于此項損失計算有誤,未能提供證據證實,本院不予采信。趙寶春的誤工及承包金損失均非間接損失,應當由人保北分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保險限額內予以賠償。億心宜行汽車服務公司的此項上訴理由正當,應予支持。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及時百七十條及時款第(二)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2014)東民初字第00353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二、撤銷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2014)東民初字第00353號民事判決及時項;
三、人保北分公司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趙寶春誤工費4180元、運營承包費5244元,共計9424元。
[法官后語]本案中,二審法院認為趙寶春的誤工及承包金損失均非間接損失,因此趙寶春的誤工及承包金損失應由人保北分公司在交強險及商業險限額內優先賠償。關于誤工及承包金到底是直接損失還是間接損失,法律尚無定論,二審法院各個承辦人理解也不盡相同,因此本文不做探討。需要探討的是,如果超保險限額,相關賠償責任是由代駕司機承擔還是由代駕公司承擔,抑或是由被代駕人承擔?
筆者認為應區分代駕類型作出不同裁量:一是關于無償代駕中糾紛的處理。無償代駕中,被代駕人與代駕司機之間為幫工關系。因而,代駕中的糾紛應依據幫工關系作如下處理:首先,如果代駕司機在代駕過程致人損害的,應根據《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3條的規定認定被代駕司機承擔對第三人的賠償責任,如果被代駕人明確拒絕的,應由代駕司機承擔責任。代駕司機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比如代駕司機酒后代駕,受害人要求代駕司機和被代駕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這里要注意,其應以受害人的主張為前提。其次,如果代駕過程中代駕司機因第三人侵權遭受人身損害的,應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4條的規定,第三人對代駕司機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如果第三人沒有賠償能力的,被代駕人對代駕司機予以適當補償。再次,因代駕司機在代駕中致被代駕人損害的,代駕司機不承擔賠償責任,損失由被代駕人自己承擔,被代駕人明確拒絕的或代駕司機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代駕司機應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因第三人侵權造成被代駕人人身或財產損失的,由第三人對被代駕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二是關于被代駕人主張其在醉酒狀態下簽訂的合同無效糾紛的處理。關于醉酒狀態下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我國民法沒有直接規定,但我國《刑法》第十八條第四款明確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也將醉酒駕車規定為犯罪,可見,我國《刑法》認為醉酒的人具有的行為能力。另外,《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明確規定:“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濫用麻醉藥品或者精神藥品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可見我國民法也認可醉酒人具有的民事行為能力,因而,被代駕人在醉酒狀態下簽訂的代駕合同為有效合同。
三是他人代簽的代駕合同的效力問題。如果代簽人簽訂合同時,被代駕人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代駕司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代簽人有權,被代駕人受合同的拘束,合同的效果歸屬于被代駕人。也就是說,他人代簽合同時,被代駕人只要沒有明確表示反對,應根據表見制度認定合同有效。
四是關于酒店提供的代駕相關糾紛的處理。不管酒店提供的代駕是有償的還是無償的,酒店與被代駕人之間形成的都是承攬關系,代駕司機與酒店是雇傭關系,因而,對酒店提供代駕的相關糾紛應作如下處理:首先,在代駕過程,因代駕司機的過錯致被代駕人或第三人受到損害的,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九條的規定,酒店應當對被代駕人或第三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如果代駕司機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代駕司機與酒店承擔連帶責任,酒店承擔連帶責任后可以向代駕司機追償;其次,代駕過程中,代駕司機受到損害的,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一條的規定,酒店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是第三人造成代駕司機人身損害的,代駕司機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酒店承擔賠償責任,酒店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再次,如果因為第三人的過錯致被代駕人受到損害的,第三人對被代駕人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因為被代駕人的干擾致代駕司機或第三人受到損害的,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條的規定,被代駕人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具體由法官根據被代駕人對代駕司機的干擾程度而定。
五是私人代駕中發生意外后糾紛的處理。代駕司機與被代駕人之間是承攬關系,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條的規定,代駕司機在代駕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被代駕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被代駕人對代駕司機的償債能力、駕車技術、信用等沒有足夠的了解,其對代駕司機的選任有一定的過失,因而,代駕司機不能全部賠償受害人的損失或棄車逃跑時,被代駕人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如果因為第三人的過錯致代駕司機或被代駕人受到損害的,第三人對代駕司機或被代駕人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六是代駕公司、租車公司、駕校公司代駕中意外糾紛的處理。首先,對于被代駕人的人身財產損失,如果是代駕司機的過錯導致的,則由其所在的公司承擔賠償責任,代駕司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代駕司機與其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后,可以向代駕司機追償,另外,如果被代駕人主張修車期間交通補貼的,法院應予以支持。如果被代駕人的損失由第三人導致,第三人對被代駕人承擔賠償責任;其次,代駕中代駕司機的人身損害由其所在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如果代駕司機的損失由第三人所致,代駕司機既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對于第三人的損失,如果是因代駕司機的過錯所致,則其所在公司對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代駕司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代駕司機和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后,可以向代駕司機追償,如果因為被代駕人的干擾致第三人損害的,被代駕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具體責任由法院根據被代駕人的干擾程度進行裁量。
編寫人: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海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