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東魏北齊莊嚴紋樣研究圖書
人氣:69

東魏北齊莊嚴紋樣研究

本文以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北方東魏北齊(534~577年)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畫中的紋樣作為研究對象,由兩部分組成。 上編,"紋樣概要研究"。在收集材料的基礎上,通過考古學的類型學分析,對東魏北齊紋樣進行綜合梳...
  • 所屬分類:圖書 >歷史>文物考古>美術考古  
  • 作者:[蘇鉉淑] 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考古新視野叢書
  • 國際刊號:9787501023134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1
  • 印刷時間:2008-01-01
  • 版次:1
  • 開本:大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文以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北方東魏北齊(534~577年)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畫中的紋樣作為研究對象,由兩部分組成。

上編,"紋樣概要研究"。在收集材料的基礎上,通過考古學的類型學分析,對東魏北齊紋樣進行綜合梳理,初步建立該時期紋樣的基本框架。并歸納出此時期紋樣的大體特征及東魏北齊境內各地區紋樣的特征。

紋樣的盛衰及演變過程與當時信仰、意識形態以及歷史文化的變化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在下編"重點紋樣研究"中,主要討論紋樣的宗教及社會含義。我們選擇三種較為流行的佛教紋樣,如寶塔紋、寶珠紋以及雙樹紋,從形制分析著手,顯示出這些紋樣的時代、地區特征。爾后運用圖像學及歷史社會學的方法,探討這些紋樣出現的背景、含義、社會功能以及宗教藝術與墓葬藝術之間的互動等。

本文按文獻及實物的考證,認定這一時期流行的覆缽頂單層寶塔紋很大程度上就是阿育王塔。而且論證東魏北齊境內阿育王塔的流行,與北齊皇室的轉輪圣王統治思想關系密切。這一時期寶珠紋的特點是將寶珠置于柱頭上,可以說是"珠柱"或"寶幢"。按佛經的記載,寶幢通常立于佛國凈土,所以它的盛行反映東魏北齊時期凈土信仰的發展情況。由于山水文化的發展,且在涅磐信仰的影響下,在定州地區雙樹紋很盛行。

作者簡介

蘇鉉淑,1964年生于韓國全州。1986年畢業于首爾西江大學歷史系。1999年畢業于梨花女子大學美術史系,獲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89年至2001年在《首爾新聞》當記者。現任梨花女子大學研究生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漢唐考古與美術史。曾發表《東魏北齊寶塔紋研究》、《響堂石窟火焰寶珠紋研究》、《中國南北朝時代寶珠紋研究——以墓葬美術為中心》、《北響堂石窟北洞的轉輪圣王象征》(后兩篇論文以韓文發表)等論文。

目錄

引論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意義

二東魏北齊佛教石造像與壁畫墓的發現及研究

1. 佛教石造像的發現與研究狀況

2. 壁畫墓的發現與研究狀況

三關于研究方法

上編紋樣概要研究

及時章佛教造像

一鄴城地區

二太原地區

三青州地區

四定州地區

第二章壁畫墓

一墓道

二甬道

三墓室

下編重點紋樣研究-

及時章寶塔紋的形制特征與含義

一南北朝晚期寶塔紋的形制特征

1. 南朝(梁)

2. 北魏

3. 東魏北齊

4. 西魏北周

二(覆缽頂)單層方塔的含義

1. 多寶塔

2. 阿育王塔

三寶塔紋的流行背景

1. 阿育王塔信仰與北齊皇室

2. 佛國土的象征物

3. 佛舍利塔的禮拜與除諸障礙

四小結

第二章佛教藝術中的寶珠紋~以響堂石窟"珠柱"為中心

一北朝晚期諸石窟寶珠紋的形制特征

1. 龍門、鞏縣石窟

2. 響堂石窟

3. 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響堂石窟寶珠紋的來源及含義

1. 在中國,"珠柱"的出現

2. 作為凈土的象征物寶幢"珠柱"

3. 阿育王柱和響堂石窟的"珠柱"

三小結

第三章樹木紋一以定州地區雙樹紋為中心

一"圣樹"的形式

1. 中原式圣樹

2. 芒果系圣樹

二南北朝時期樹木紋流行的情況及其背景

三從樹木紋到雙樹紋的轉化:"雙林"與凈土思想

五關于"龍樹"

第四章墓葬藝術中的寶珠紋

一 南北朝時期墓葬藝術中的寶珠紋

1.墓室壁畫(畫像磚)

2.墓碑與墓志蓋

3.石棺與石棺床

二 寶珠作為日月與璧的代替物

1.日月

2.璧

三在墓葬藝術中寶珠紋流行的背景

1.佛教藝術的影響

2.寶珠的圓形化和中國內地胡人的活動

四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