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藝術門類中,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障礙較大的,無疑是美術和古典音樂。
就像我們很難有耐心欣賞西方交響樂和歌劇一樣,我們也搞不懂那些"不知所云"的美術作品畫的是什么,更不可能對那些色彩,造型怪異的畫派產生好感。
天才的達·芬奇孤僻的塞尚,瘋狂的梵高怪誕的選利……
他們的人生背后隱藏了孤傲,偏執,冷漠,還是憤怒,扭曲,仇恨?
為什么亂涂亂畫也價值連城?為什么草稿也受人追捧,為什么未完成的作品也成為藝術杰作?
為什么惡評如潮的作品幾年后突然升值?
他們還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我們怎樣才能看得懂他們的藝術?所有這一切,在本套叢書中一一解答。
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畢加索、達利、梵高、高更、雷諾阿、馬蒂斯、馬奈、德加、奠奈、塞尚、提香、14位藝術巨匠人生軌跡全記錄:
全角度解析,局部圖解,2000幅世界遺產級名畫欣賞指南,揭示其傳世恒遠的價值。
米開朗琪羅被譽為是的雕塑家,同時他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建筑師和詩人,有人說,米開朗琪羅之后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刻出如此的雕塑,后代雕塑家只有用真人翻模才能超過他,他生來就是為了證明什么叫"永恒"的,他歷盡坎坷而又堅韌求索,他的內心悲涼而又壯闊,150件傳世佳作解析,理念我們見證人類智慧的榮光。
付娜,女,山東泰安人。本科攻讀英語,碩士攻讀比較文學專業,癡迷于中西文化、藝術等,尤其喜愛西方繪畫藝術。
序言
及時篇 不斷創造奇跡的大師
及時章 天才少年
第二章 初露鋒芒
第三章 英雄時代
第四章 痛苦沉寂
第五章 再展才華
第六章 遲暮之年
第七章 光耀千秋
第二篇 米開朗琪羅作品賞析
第三篇 米開朗琪羅年表(1475-1564)
第四篇 附錄 圖片索引
及時章 天才少年
米開朗琪羅是杰出的雕塑家,也是非凡的繪畫大師,又在建筑和詩歌方面顯現出才華橫溢的特點。而且,他的長壽(89歲)使他有更充裕的時間從事藝術的創造,留下許多讓后世心儀不已的杰作,無論是同時代的藝術家還是后輩藝術家都受到他的巨大影響。
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米開朗琪羅卻對自己的現實生活做了這樣的描述: "我的快樂是悲哀。"因為經歷了幼時的喪母以及成年后的痛苦壓抑生活,所以,他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寄托于他的藝術作品中。在一首詩中,他曾這樣描寫自己的個性和作為藝術家的人生:"燃燒著的硫磺般的心,沒有向導的靈魂,無法約束熾熱的意愿,激情迸發出惱人的傲慢。如果我為藝術而生,從童年起就成為美的犧牲者,應該譴責那使我生而為之效勞的女神。"
米開朗琪羅全名"米開朗琪羅·迪·羅特維克·博納羅蒂·西蒙尼"(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Simoni),1475年3月6日出生于佛羅倫薩的屬地卡普雷塞。
博納羅蒂-西蒙尼是一個古老的家族,從12世紀起佛羅倫薩年鑒中就有關于這個家族的記載。米開朗琪羅的父親名叫洛多維科·迪·列奧納多·博納羅蒂-西蒙尼,當時是卡普雷塞和丘西兩地的地方官員。母親弗朗西斯卡·迪·奈麗·迪米尼阿托·德爾·塞拉身體一直很虛弱,無法給米開朗琪羅正常的照顧,因此米開朗琪羅幼時便被送到家鄉附近一個叫做塞提雷諾的山區小鎮,由一名石匠的妻子照料。后來米開朗琪羅常常開玩笑說他之所以成為雕塑家,是由于幼年時石匠之妻乳汁的滋養。他還有兄弟4人:列奧納多、博納羅托、喬凡和西吉斯蒙多。
米開朗琪羅6歲時,母親弗朗西斯卡去世了。4年后,他的父親續娶盧克蕾齊亞·烏巴爾迪妮為妻,全家搬到了佛羅倫薩居住。在這里,米開朗琪羅開始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他在文藝復興的藝術中心佛羅倫薩上學,被城市中豐富的藝術品深深觸動,很快產生了要成為藝術家的想法,因而他在學校只用功學習素描。父親對他的想法非常吃驚,因為那時多數藝術家的社會地位并不比普通勞工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