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機械設計實用手冊》一書涵蓋了常規設計和機械產品系統化設計的精華,它的特點是篇幅小、內容新、實用、簡明便查、攜帶方便。
全書共6篇,主要內容包括:機械設計基礎資料、連接與緊固、機械傳動、軸系零部件與軸承、其他零部件(含彈簧、起重機零部件、潤滑、密封、常用電動機)和機械產品系統化設計。
本書供從事機械設計、維護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使用,還可供大專院校有關專業的教師、學生參考使用。
《現代機械設計實用手冊》一書是與《機械設計手冊》(第5版6卷本、2011年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3年獲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現代機械設計師手冊》(上、下冊)配套編寫的,它的出版發行使機械設計手冊系列配套大型工具書在國內首次配套齊全,并將成為機械設計領域內容為系統、、新穎和的機械設計大型工具書。這三部書既互相獨立又可以配套使用,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要求、不同情況的讀者的需要。《現代機械設計實用手冊》采用和貫徹新的標準,本手冊采用了2014年12月以前出版發行的相關國家新標準和相關的國際新標準,其中2008年到2014年的新標準超過240個。本書重點介紹了產品綠色設計、和諧設計與系統化設計,也介紹了產品的創新設計等內容,匯總了大量的原始數據和設計資料,以及在產品設計時必須采用的技術標準,同時還介紹了設計中許多不可缺少的相關設計知識。因此,可以說手冊是設計師們在產品設計過程中所必需的數據庫和知識庫,目前她已成為產品研究與開發的"利器"及其它設計器具無法取代的重要的和強有力設計工具,這不僅在現在,而且在將來也會發揮其積極的作用。本手冊系統地敘述了機械設計各專業的主要技術內容,歸納和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機械領域取得的成就和經驗,不少新內容是本手冊編者們研究得到的,此外,還吸取了國外的若干先進科學技術,其內容豐富,實用性強。
前言
第1篇 機械設計基礎資料
第1章 常用資料和數據
1標準代號
2法定計量單位和單位換算
2.1國際單位制(SI)單位
2.2可與國際單位制單位(SI)并用的我國法定計算單位
2.3常用物理量符號及其法定單位
2.4常用計量單位換算
3常用數據
3.1常用材料的物理性能
3.2黑色金屬硬度與強度換算
3.3常用材料及物體的摩擦因數
3.4機械傳動效率的概略值
4常用幾何公式及截面的力學特性公式
4.1常用幾何體公式
4.2截面幾何及力學特性公式
第2章 一般標準和設計規范
1一般標準和金屬切削加工零件的設計規范
1.1標準尺寸
1.2機器軸高
1.3機器軸伸
1.4棱體的角度與斜度
1.5圓錐的錐度與錐角系列
1.6中心孔
1.7零件的倒圓、倒角
1.8圓形零件自由表面過渡圓角半徑和靜配合連接軸用倒角
1.9球面半徑
1.10燕尾槽
1.11T形槽
1.12弧形槽端部半徑
1.13砂輪越程槽
1.14刨切、插切、珩磨越程槽
1.15退刀槽
1.16插齒、滾齒退刀槽
1.17滾花
1.18分度盤和標尺刻度
1.19鋸縫尺寸
2鑄件的設計規范
2.1鑄件的最小壁厚和最小鑄孔尺寸
2.2鑄造斜度
2.3鑄造圓角半徑
2.4鑄件壁厚的過渡與壁的連接形式及尺寸
2.5鑄件加強肋的尺寸
2.6壓鑄件設計的基本參數
3鍛件的設計規范
3.1模鍛件的鍛造斜度和最小內外圓角半徑
3.2模鍛件肋的高寬比和最小距離
3.3模鍛件的凹腔和沖孔連皮尺寸
3.4鍛件腹板上沖孔的限制
4沖壓件的設計規范
4.1沖裁件的設計規范
4.2彎曲件的設計規范
4.3拉延伸件的設計規范
4.4成型件的設計規范
5塑料件的設計規范
5.1壁厚、高度和最小壁厚
5.2脫膜斜度、圓角及加強肋的尺寸
5.3孔的最小直徑、孔深及孔的尺寸關系
5.4用成型型芯制出通孔的孔深和孔徑
5.5螺紋孔的尺寸關系與螺紋成型部分退刀尺寸
5.6滾花的推薦尺寸
第3章 機械制圖
1國家標準《技術制圖》與《機械制圖》的基本規定
1.1圖紙幅面和格式
1.2標題欄和明細欄
1.3繪圖比例
1.4圖線
1.5剖面符號
2尺寸標注
2.1尺寸標注的基本規定
2.2尺寸標注的常用符號和常用結構的注法
2.3圖樣中尺寸公差的注法
2.4裝配圖中零、部件序號及編排方法
3圖樣畫法
3.1視圖
3.2剖視圖畫法
3.3斷面圖畫法
3.4局部放大圖畫法
3.5簡化畫法
3.6一些規定畫法
4常用結構規定畫法
4.1螺紋及螺紋緊固件的規定畫法和標記方法
4.2花鍵畫法
4.3齒輪畫法
4.4彈簧畫法
4.5滾動軸承畫法
4.6動密封圈表示法
4.7標準中心孔表示法
5機構運動簡圖符號
第4章 機械零部件精度設計
1極限與配合
1.1標準公差
1.2基本偏差
1.3極限偏差
1.3.1公稱尺寸至500mm軸的極限偏差
1.3.2公稱尺寸至500mm孔的極限偏差
1.3.3公稱尺寸>500~3150mm軸和孔的極限偏差
1.4一般公差
1.5極限與配合的選擇
1.5.1孔、軸常用公差帶的選擇
1.5.2軸的各種基本偏差的應用
1.5.3公稱尺寸至500mm的基孔制優先和常用配合
1.5.4公稱尺寸至500mm的基軸制優先和常用配合
1.5.5常用、優先配合特性及應用舉例
1.6圓錐公差
1.6.1圓錐公差項目及給定方法
1.6.2圓錐公差的數值及選取
2幾何公差
2.1幾何公差的分類、幾何特征、符號及附加符號
2.2幾何公差標注方法
2.3幾何公差常用項目的注出公差值
3表面結構
3.1粗糙度輪廓的主要評定參數
3.2表面結構的符號和代號
3.3表面結構代號在圖樣上的標注
3.4表面結構要求的新舊標準對照
3.5表面粗糙度參數值的選用
第5章 機械工程材料
1金屬材料的主要力學性能名稱和符號
2鋼鐵材料
2.1鑄鐵
2.1.1灰鑄鐵
2.1.2可鍛鑄鐵
2.1.3球墨鑄鐵
2.1.4蠕墨鑄鐵
2.1.5抗磨白口鑄鐵
2.1.6耐熱鑄鐵
2.2鑄鋼
2.2.1一般工程用鑄鋼
2.2.2焊接結構用碳素鑄鋼
2.2.3合金鑄鋼
2.2.4奧氏體錳鋼鑄件
2.2.5耐熱鑄鋼
2.3鋼
2.3.1碳素結構鋼
2.3.2品質碳素結構鋼
2.3.3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
2.3.4合金結構鋼
2.3.5彈簧鋼
2.3.6工具鋼
2.3.7不銹鋼
2.3.8耐熱鋼
2.3.9滾動軸承鋼
2.4鋼材
2.4.1熱軋圓鋼、方鋼、六角和八角鋼
2.4.2冷拉圓鋼、方鋼和六角鋼
2.4.3熱軋等邊角鋼
2.4.4熱軋不等邊角鋼
2.4.5熱軋槽鋼
2.4.6熱軋工字鋼
2.4.7冷拔無縫方形鋼管
2.4.8冷拔無縫矩形鋼管
2.4.9無縫鋼管
2.4.10焊接鋼管
2.4.11冷軋鋼板和鋼帶及熱軋鋼板和鋼帶
2.4.12不銹鋼冷軋、熱軋鋼板和鋼帶
2.4.13耐熱鋼板和鋼帶
2.4.14合金結構鋼熱軋厚鋼板
2.4.15品質碳素結構鋼熱軋厚鋼板和鋼帶
2.4.16彈簧鋼絲
2.4.17鋼絲
3有色金屬材料
3.1銅與銅合金
3.1.1加工銅與銅合金
3.1.2鑄造銅合金
3.1.3銅棒
3.1.4銅管
3.2鋁與鋁合金
3.2.1鑄造鋁合金
3.2.2變形鋁與鋁合金
3.2.3鋁及鋁合金擠壓棒材
3.2.4鋁及鋁合金冷拉、冷軋管材
4非金屬材料
4.1橡膠及橡膠制品
4.1.1工程常用橡膠的性能及應用
4.1.2橡膠管
4.1.3工業用橡膠板
4.2石棉制品
4.3工程塑料
4.3.1常用工程塑料的性能特點和應用
4.3.2常用工程塑料的技術性能
4.3.3塑料管材
4.3.4塑料棒材與板材
4.4其他非金屬材料
4.4.1工業有機玻璃
4.4.2工業用毛氈
4.4.3軟鋼紙板
4.4.4常用密封填料
5復合材料
5.1金屬基復合材料
5.1.1鈦 銅復合棒
5.1.2不銹鋼復合鋼板
5.1.3銅 鋼復合鋼板
5.1.4鈦 鋼復合鋼板
5.2塑料基復合材料
5.2.1碳纖維增強熱塑料
5.2.2玻璃纖維增強塑料
5.3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
……
第2篇 連接與緊固
第3篇 機械傳動
第4篇 軸系零件與軸承
第5篇 其他零部件
第6篇 機械產品系統化設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