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古籍叢書是中國近代圖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載體。由于西方新式印刷技術的廣泛采用,民國時期的古籍叢書在刊印方式、裝幀形式、結構及內容等方面與傳統古籍叢書存在諸多差異,在中國古籍出版印刷具有承前啟后的歷史地位。崔建利著的《民國時期的古籍叢書研究》分上下兩編,從歷史背景、編纂出版狀況、編纂出版機構、編纂出版家、匯編叢書、類編叢書等角度,對民國時期古籍叢書的編纂出版狀況做了系統研究,并對相關代表性古籍叢書做了個案考述或介紹。
崔建利,1969年7月生,山東蘭陵(原蒼山)人,文學碩士,專業方向為中國古典文獻學,現為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在《文獻》《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歷史檔案》《民國檔案》《圖書館雜志》《圖書館論壇》《人民政協報》等報刊上60余篇。參編著作有《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簡史》《聊城通史·古代卷》《中國運河文獻書目提要》《中國大運河歷史文獻集成》等。
緒言
一 古籍叢書概念及發展簡史概略
二 民國古籍叢書研究的學術史回顧
上篇
章 民國時期古籍叢書編纂出版的歷史背景
節 民國年間新版古籍叢書的政治經濟因素分析
一 社會政治因素
二 經濟因素
第二節 思想文化與教育因素
一 以科學、民主、創新為旨歸的反傳統思潮
二 整理國故運動
三 教育
第三節 物質技術基礎和社會需求
一 國外印刷技術的引進
二 封建式藏書樓的衰落和開放式圖書館的興起
第二章 民國時期古籍叢書的編纂出版狀況
節 民國時期古籍叢書編纂出版的時段特征及其統計
一 民國時期古籍叢書統計來源及其數量
二 民國時期古籍叢書的時段特征
第二節 民國時期古籍叢書的主要出版方式
一 雕版古籍叢書
二 影印本古籍叢書
三 排印本古籍叢書
第三章 傳統古籍叢書的編纂及刊刻主體
節 私人
一 形形色色的民國藏書家
二 民國私刻古籍叢書的主要內容及特征
第二節 書肆
一 民國年間傳統書肆的發展狀況:數量不減,運營模式漸變
二 民國年間書肆的運營模式
三 重要書肆及其叢書刊刻
第三節 部分公立機構
一 公立圖書館
二 地方政府臨時成立的編委會
三 各類社會團體
第四章 商務印書館的古籍叢書出版
節 商務印書館的古籍叢書編纂出版概況
一 新中國成立前商務印書館的發展歷程
二 商務印書館的古籍叢書出版概況
第二節 張元濟主持出版的古籍叢書
一 張元濟生平述要
二 張元濟的古籍叢書出版理念
三 《四部叢刊》初編、續編、三編
四 《百衲本二十四史》
五 《續古逸叢書》及其他重要古籍叢書概覽
第三節 王云五主持編纂出版的古籍叢書
一 王云五生平
二 王云五的古籍叢書出版理念
三 王云五在商務印書館主持出版的古籍叢書概觀
附記 20世紀中葉以后海峽兩岸對《叢書集成初編》的續編與續纂
第五章 中華書局及其他重要出版企業編纂出版的古籍叢書
節 民國時期中華書局及其出版理念
一 陸費逵與中華書局
二 中華書局民國年間的出版理念暨出版特色
第二節 中華書局的古籍叢書編纂出版概況
一 中華書局古籍叢書出版概述
二 部分古籍叢書簡介
第三節《四部備要》
一 商業競爭與《四部備要》編纂緣起
二 《四部備要》的編纂出版過程
三 《四部備要》的特色及其社會評價
第四節 其他重要出版企業的古籍叢書出版
一 文明書局
二 世界書局
三 開明書店的古籍叢書出版
第六章 民國時期重要古籍叢書編纂出版家(上):羅振玉
節 羅振玉生平
一 羅振玉生平簡略
二 收藏與學術
第二節 羅振玉的古籍叢書編纂與出版
一 羅振玉:民國時期編纂出版古籍叢書數量多的學者
二 羅振玉匯編古籍叢書簡介
三 羅振玉類編古籍叢書簡介
第七章 民國時期重要古籍叢書編纂出版家(下)
節 葉德輝徐乃昌
一 葉德輝
二 徐乃昌
第二節 陶湘董康
一 陶湘
二 董康
第三節 劉承干張鈞衡
一 劉承干
二 張鈞衡
下篇
第八章 匯編古籍叢書
節 雜纂類古籍叢書
一 雜纂類古籍叢書概觀
二 重要雜纂類古籍叢書舉隅
第二節 郡邑類與氏族類古籍叢書
一 郡邑類與氏族類古籍叢書概觀
二 重要郡邑類古籍叢書舉隅
三 重要氏族類古籍叢書舉隅
第三節 獨撰類古籍叢書
一 獨撰類古籍叢書概覽
二 重要獨撰類古籍叢書舉隅
第九章 類編古籍叢書
節 經部及史部古籍叢書
一 經、史部古籍叢書概覽
二 重要經、史部古籍叢書舉隅
第二節 子部古籍叢書
一 子部古籍叢書概覽
二 重要子部古籍叢書舉隅
第三節 集部古籍叢書
一 集部古籍叢書概覽
二 重要集部古籍叢書舉隅
余論 民國古籍叢書出版業的現代啟示
一 健全的法制是維護古籍叢書出版企業權益的重要前提
二 科學的頂層規劃是避免新出古籍叢書重復收錄重復出版的重要保障
三 影印是傳承和保存古籍的佳方式
四 質量是排印整理本古籍叢書的生命線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