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裕德齡憑著自己與太后朝夕相處的親身經歷向讀者詳盡披露了慈禧太后的私生活。并用精彩的筆觸為讀者呈現出一個完整、豐滿的慈禧形象。人們憑借影視作品了解到的慈禧是一個心狠手辣、熱衷于權力的女霸主;是個政治上腐敗保守,生活上放縱奢靡的惡女人,但這并不是完整的慈禧。那么,慈禧究竟是怎么的一個女人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慈禧私生活回憶錄》這本書吧!
《慈禧私生活回憶錄》一書是由哈爾濱出版社出版的關于慈禧太后私生活的一部人物類回憶錄。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內容豐富,非常適合廣大青少年讀者閱讀,也為樂于關注歷史人物的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追求歷史真相、了解歷史人物的難得機會。
前言
推薦序
及時章 回國
第二章 宮中的及時天
第三章 在宮中看戲
第四章 與太后共進午餐
第五章 接見俄國大使夫人
第六章 為太后當差
第七章 宮中序曲
第八章 宮廷女官
第九章 光緒皇帝
第十章 皇后
第十一章 我們的服裝
第十二章 太后與康格夫人
第十三章 太后的畫像
第十四章 皇上生日
第十五章 中秋節
第十六章 頤和園
第十七章 紫禁城
第十八章 過年
第十九章 西苑
第二十章 結束兩年宮廷生活
北京的房子大多風格閑適,并且占地面積很廣。我們的老房子也不例外。院中有十六座平房,大大小小的房間大約一百七十五間。所有的房門都面向庭院,圍成一個四方形。房子門前有走廊相通。這樣的布局,你無須跨出大門一步。就能通過走廊從一個房間進出其他房間,走廊用玻璃密封。
讀者或許會奇怪,這么多房問,我們要如何安排。其實,像我們這樣一個大家庭,加上眾多秘書、文員、信使、仆人、馬夫和轎夫,可以說要讓這些房子物盡其用沒有一點問題。
環繞房子的花園是依照中國風格建造。園中池塘里,金魚游來游去,夏天時,塘里開滿荷花,小橋橫架,垂柳扶岸,各種各樣的花兒布滿小徑兩旁,花帶在池塘岸邊迂回曲折。一八九九年,我們去巴黎的時候,花園里整個看去是一片花和綠色的海洋,見者無不贊嘆。
在北京我們沒有自己的房子,不知道安頓在哪里。因此,在天津的時候父親就打電話給他的一位老朋友請求幫忙代找房子。頗費一番周折之后,我們總算有了一處安身之所,后來我們才知道這處居所頗有來頭。
義和團運動之后,李鴻章曾在這里和外國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并最終在這里壽終正寢。李鴻章去世后,我們是及時家住進這座房子的人。
一九〇三年一月二日,結束在法國的任期后,我的父親裕庚大人以及我的母親帶著家人、隨從、隨從家屬、仆人等共五十五人乘船回到上海。我們抵達上海的時候,天下起了傾盆大雨,這可是件麻煩事。安置眾多的隨從對我們來說尚成問題,更不用說照看大堆的行李了。根據我們以往的旅行經歷,在眼下這種時刻,這些隨從、仆人中沒有一個能指望得上的。因此,我們只好將全部希望寄托在母親身上。毫無疑問,母親在處理這些麻煩事情上是個天才。
船抵達法租界的港口時,我們見到了上海道臺(上海較高行政長官)以及眾多上海的地方官員,他們都身穿朝服。上海道臺告訴我父親,他們已經準備好天后宮供我們在上海逗留期間居住。但是,我的父親拒絕了道臺的好意,他告訴道臺,在香港的時候我們已經給法租界的僑民飯店打去電話,想必那里已經為我們打點好了一切。一八九五年,父親作為駐日公使前往日本就任的途中,我們曾在“天后宮”短暫居住。鑒于以往不愉快的經歷,我們也不想再住一次。
天后宮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剛剛建成的時候非常漂亮,但如今年久失修,已經破爛不堪。按照朝廷規定,高官經過地方時,地方官員必須為高官提供食宿,而高官們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也會客隨主便,但是,我的父親總會婉言謝絕這些幫助。
,我們終于安全到達僑民飯店。到那里才得知朝廷已經兩次打來電話要求父親即刻進京。但那時通往天津的航道還處在冰封期,加上父親年邁多病,離不開醫生的看護,因此沒有辦法成行。如果繞道秦皇島,父親的身體也是禁受不起一路顛簸勞累的。于是,父親打電話說,待貝普河(Peiho River)一開凍,我們會立即離開上海,趕往天津。
二月二十二號我們離開上海,二十六號抵達天津。如先前在上海的經歷一樣,天津的道臺及當地的一干隨從接待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