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傳》簡介:曾國藩是近代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褒揚者稱他為“中興名匝”“千古完人”,毀譽者則罵他為“偽君子”“賣國賊”“劊子手”從科考屢試不第到以文臣因軍功封侯,從創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到領導洋務運動,在日暮西山的清朝末期,經歷了數次火起大落,終功成身退他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既蘊含著傳統文化精髓,義體現了傳統文化的保守和柬縛,值得后人學習、反思。
及時章寒門學子初立志
從祖輩說起
出生非凡品
求學生涯
未發跡時善交人
第二章攻堅克難謀職位
翰林院時光
有靠山方可通行無阻
不能免俗的升遷之路
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
第三章獨門秘籍暢行官場
一朝天子一朝臣
頂撞皇帝一夜成名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第四章天下無湘不成軍
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辦團練革舊習
治亂世用重典
書生治軍
購買洋炮建水師
第五章出師未捷身“險”死
戰敗的歷練
自殺不成反被救
從失敗中總結經驗
總算是咸魚翻身
第六章生靈涂炭成屠戶
慘敗湖口
九江鏖戰
絕境逢生
天國內訌
三河潰敗
第七章重出江湖黯然歸
納幕李鴻章
太湖一戰成就“霆軍”
祁門遇險
面對“勤王”的召喚
決戰安慶的時刻來到
第八章成功背后的隱憂
大戰在即風云色變
攻陷天京血腥屠城
誅殺忠王李秀成
榮耀與失落
審時度勢明哲保身
第九章力不從心步履艱
打捻無功防河失敗
舉政已經力不從心
剿捻工作的交接
第十章師夷長技以自強
求富求強舉辦洋務
訓練充實直隸軍隊
整頓吏治再操勞
開啟近代留學事業
第十一章大起大落榮枯無常
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
在夾縫中生存
判決“刺馬”疑案
心灰意冷保名節
第十二章的歲月
病重
善終
遺囑
對后世的影響
曾國藩家書精選
曾國藩智慧箴言錄
曾國藩撰寫的對聯
曾國藩大事年表
曾國藩“治亂世,用重典”的方法并不是從軍旅生涯開始的。早在咸豐二年(1852)他被任命為團練大臣時,他每天的要務除了“練兵”,就是在附近“搜匪”。在“搜匪”的過程中,他在公館中設立審案局,但凡有人舉報,被檢舉的人定當嚴懲不貸。曾國藩寧可錯殺一千,也不可放掉一個太平軍的作風,讓湖南的反清活動瞬間降到冰點。
為了得到湖南當地官紳的大力支持,他先后發出《與湖南各州縣書》、《與湖南省城紳士書》《與湖南各州縣公正紳耆書》等號令,命令各州的縣官吏對土匪、逃勇“格殺勿論”,對于出來鬧事的人,處以重罰一他詳細指出,如果各縣的兵力不夠,盡可以派人前來稟報 審案局會立即發兵前往協助剿滅,這樣做的目的是保一鄉清凈,保各家各戶安寧:他還主張采取治安聯防的辦法,要求當地地主士紳,哪怕土匪已經逃離,但是在千里之外還是會有逃回家鄉的可能,所以必須嚴加預防,查拿奸細。同時再起用本地一些比較安分的百姓,配合官差一起巡邏剿匪,如果遇到有形跡可疑的人,就要馬上扭送到審案局查辦這樣,內部的奸細就可以大大減少或者清除,外面的土匪就不敢進來造謠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