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內容為進入新世紀以后,歐陽哲生教授對胡適研究所發表的一組演講、論文的結集,歐陽哲生教授結合胡適生平及時代環境,以豐富翔實文獻和實地調查得來的資料展示了胡適影響深遠而富有爭議性的思想歷程。
胡適是20世紀中國著名的學者、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幾度沉浮,飽受爭議。然經過歷史的、時代的洗煉,今天在人們看來,他仍是現代中國頗具份量、受到人們重視的大師級文化人物之一。他生前所給予中國知識界的巨大沖擊力和研究他的"胡適學"所呈現的豐富性、挑戰性,都讓時代產生一次又一次的刺激、興奮和爭議。本書是歐陽哲生教授圍繞胡適這一主題所發表的一組演講、論文的結集,內容包括:胡適在中國、重新發現胡適、胡適與哥倫比亞大學、中國近代學人對哲學的理解、中國現代哲學史上的胡適等。
歐陽哲生,1962年5月生于湖南省長沙市。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赴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中研院"近史所等處訪學。
及時章 胡適在現代中國
一、胡適與他的時代
二、胡適研究正成為一門顯學
三、"胡適大批判"的來龍去脈
四、胡適與現代中國的自由主義
五、胡適與美國
第二章 重新發現胡適——胡適檔案文獻的發掘、整理與利用
一、中國大陸胡適檔案文獻整理、出版情況
二、臺灣地區有關胡適文獻檔案的整理、出版
三、美國有關胡適檔案文獻的整理、出版
四、胡適檔案文獻的價值及其提出的問題
第三章 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術世界——胡適與哥倫比亞大學
一、"博"而"精"的學業準備
二、博士學位之迷
三、杜威與胡適亦師亦友的關系
四、胡適與母校哥大的來往
五、胡適:哥大的一位杰出校友
第四章 中國近代學人對哲學的理解——以胡適為中心
一、從王國維到蔡元培:西方"哲學"觀念的輸入
二、胡適:西方化的中國哲學
三、現代新儒家: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民族化
第五章 中國現代哲學史上的胡適
一、介紹西方哲學
二、中國哲學史(思想史)研究
三、胡適哲學成就的檢討
附錄一 中國哲學史研究范式回顧
附錄二 胡適:1917(電視紀錄片腳本)
跋語
胡適在現代中國
胡適是20世紀中國著名的學者、思想家和教育家。從1917年2月他在《新青年》雜志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暴得大名"后,他就成為中國知識界的中心人物之一,簇擁在他周圍有一大群青年學子和知識分子。他幾度沉浮,飽受爭議。然經過歷史的、時代的洗煉,今天在人們看來,他仍是現代中國頗具份量、受到人們重視的大師級文化人物之一。把握胡適的學術成就和思想成份并非易事,遑論公允、平實的評價。在研究胡適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一種特有的現象:他是一個被人不斷發掘、不斷發現的歷史人物,批判也好、重評也罷,都明顯帶有與時俱進的痕跡。
一個歷史巨人往往給人們帶來兩次震憾:及時次是在生前,他以自己的創造性的成就或超前性的突破,
引起世人的震憾和歷史的震蕩。第二次是在死后,當人們重新解讀他的作品、了解他的生平,破解隱藏在他思想背后的各種奧秘,發現他私人生活中許多鮮為人知、不可思議的軼事、故事、情事、險事,我們會再次體驗到一次心靈的震撼。胡適是這樣的一個歷史人物,他生前所給予中國知識界的巨大沖擊力和研究他的"胡適學"所呈現的豐富性、挑戰性,都讓時代產生一次又一次的刺激、興奮和爭議。
一、胡適與他的時代
首先讓我們回溯一下胡適的生平吧!
胡適,1891年12月17日(光緒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績溪。取名嗣糜,后改名適,字適之。父親胡傳(1 841-1895年),母親馮順弟(1873-1918年)為胡傳第三房妻子。
胡適的一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及時階段是他早年的求學階段(1891-1917年)。胡適自幼隨父親在上海、臺灣居住。l895年父親去世,母親帶他回到家鄉績溪,在老家私塾接受了九年傳統教育。1904年胡適由三哥帶至上海讀書,先后就讀于梅溪、澄衷、中國公學、中國新公學等新式學堂,開始接觸西學,深受梁啟超、嚴復等"維新"思想家的進步思想影響。1910年7月胡適考取第二批清華庚款留美官費生,先在康乃爾大學學習農科,1912年轉學文學院,1915年9月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服膺杜威的實驗主義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