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復一年,一震驚世人的證據被不斷地發現,它們挑戰著早已建立的地球生命起源論,并用這些證據向我們證明,一個更為先進的地外文明曾在我們的星球上居住過。
帶有革命意義的《地球編年史》叢書的及時部,它提供的不可反駁的證據,強烈地證明了那顆"謎之行星"—一尼此魯的存在。它告訴我們,其上的宇航員為什么要在數個時代之前來到地球,并通過他們的形象造人。
超越30年一絲不茍的探索,《第十二個天體》將《創世紀》中大洪水、巴別塔以及娶人類女兒為妻的納菲力姆的故事,視作事實而非神話那樣進行研究。通過將《圣經》故事與蘇美爾、巴比倫泥板文獻匯總,它挑戰著現存的地球和人類的起源觀,并向人類提出了一個不同于傳統的歷史和史前觀。
30周年雙里程碑慶典紀念版。
突破性的暢銷書,全球銷量超過1000萬冊!無可爭辯的文獻證據:關于地球的起源和人類在天上的祖先。
撒迦利亞·西琴(Zecharia Sitchon)是一位在國際上備受尊敬的作家和研究者,從1976年起,他陸續出版了一部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巨大反響的系列作品《地球編年史》。這套多達7部的開創性的大書,迄今為止已被譯為30種語言出版,印刷近2000萬冊。 在書中,作者結臺考古學、古
30周年雙里程碑慶典紀念版序
初版前言
引用來源
及時章 無盡的開端
第二章 突如其來的文明
第三章 天地眾神
第四章 蘇美爾:神的領地
第五章 納菲力姆.火箭中的人
第六章 第十二個天體
第七章 創世史詩
第八章 天國的王權
第九章 著陸地球
第十章 眾神之城
第十一章 阿努納奇的兵變
第十二章 創造人類
第十三章 眾生的末日
第十四章 當諸神逃離地球
第十五章 地上的王權
及時章 無盡的開端
在所有用于支撐我們信念的證據中,最明顯和最重要的就是人類本身。對地球而言,從許多方面來看,現代人類(Modem Man),也即智人(Homo Sapiens),都是一個外來物種。
自從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用進化論的強大證據,打擊了那些傳統的學者和神學家,人們對地球生命來源的追尋,就可以從人類一直回溯到靈長類、哺乳類、脊椎類,以及那之前10億年前后的更加低等的生命形式。人們推測,那就是生命誕生的初始。
然而當我們真正接觸到這些"初始",當我們深入思考,生命是否也存在于我們星系的其他地方甚至星系之外后,學者們開始為地球孕育了生命的說法感到不安:不知為什么,生命似乎并不該屬于這里。如果這一切都只是源于一系列隨機的化學反應,那為什么地球生物會有——而且只有一個單一的來源,而不是許多個?
此外,為什么在自然界中含量極為豐富的那些化學元素,在地球上所有生命體內的含量比例卻微乎其微?與進化論的觀點所要求的恰恰相反,幾乎所有這些生命體內含有的化學成分,都是我們的星球所稀缺的。
難道生命是從宇宙中其他地方來到地球的嗎?
人類在進化鏈中所處的位置也是一個困惑。這里,找到了一個破掉的顱骨,那里,找到一個顎骨……起初,學者們還以為人類是在50萬年前起源于亞洲。但當更加古老的化石發現之后,人們不得不承認,如果進化就像一個運作中的磨坊,那它的磨盤轉動得可比想象中慢多了。猿(Ape),人類的祖先,現己發現出現于令人難以置信的2500萬年之前。在東非的考察發現,他們在最早大約1400萬年前就開始向類人猿(Hominids)轉變。從那時起大約1100萬年之后,及時個有資格被稱作人的類人猿才真正出現。
被承認為最早的類人猿,"高級南方古猿"(Advanced AuStralo—Pithecus),在200萬年前就已經存在于東非相同的地方。之后又花了近百萬年的時間才進化為直立人(Homo Erectus)。,在另一個90萬年后,及時批原始人類(Primitive Man)出現了,他們被稱為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他們得名于最早被發現的德國尼安德特河谷(Neanderthal)。
雖然在尼安德特人和南方古猿之間有著超過200萬年的時間,但他們所使用的工具——鋒利的銳石——是非常相似的;并且,從外貌上看,他們也幾乎沒有什么差別(見圖1)。
接著,無從解釋的事突然發生了:在并不遙遠的3.5萬年前,人類的另一族群——智人(有思想的人)——出現了,就像他們本來就在那兒一樣;隨之而來的是尼安德特人從地球表面的突然消失。這些近代人——克羅馬農人 (CroMagnonman,發現于法國西南部一個同名石窟中)——看上去和我們長得如此相似,如果穿上現代人的服飾,那么他們將遁形于任何一個歐洲或者美國城市的人流中。
因為他們創造的那些宏偉的洞穴壁畫,他們起初被叫做穴居人(caVemen)。事實上,他們能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游移,因為他們知道怎樣在他們所到之處用石頭或獸皮修建棚屋。
百刀年來,人類的工具都是形狀簡單且便于使用的石頭,然而克羅馬農人卻使用木頭和獸骨制造出特殊的工具和武器。他們不再是所謂的"裸猿"(Naked Ape),因為他們將獸皮穿在了身上。
他們有自己的社會組織,住在由族長帶領的屬于自己的氏族中。他們的壁畫證明了他們對藝術已經有了較為深刻的感受。有些壁畫和雕刻帶著明顯的宗教色彩,表達了對某位母親女神(Mother Goddess)的崇拜——在某些時候,她是用新月符號來表示的。他們知道埋葬死者,而旦必須這么做。顯然,他們已經有了哲學方面的思考,比如生命、死亡,甚至可能還包括了來世。
克羅馬農人的出現盡管神秘難解,不過還有更令人困惑的問題:其他現代人的遺跡被陸續發現——從地理位置上包括英國的斯旺司孔人(swanscombe Man)、德國的施泰因海姆人(Steinheim Man)和意大利的蒙特瑪利亞人(Montmaria Man)——說明克羅馬農人顯然源于25萬年前,那些生活在西亞或北非的類現代人的某個古老分支。
現代人的出現比直立人晚70萬年,同時又比尼安德特人早20萬年,這是難以置信的。因為這樣一來,智人就如此極端地背離了本應緩慢之極的進化過程,同時還擁有了許多類似我們才有的功能,比如語言的能力。這與之前的靈長類動物可是不同的。
一位很有的專家正在研究這一課題,他是狄奧多西·杜布贊斯基教授(Theodosius Dobzhansky)。他的著作《進化中的人類》(Mankind Evolving)對這個進化期出現在地球進入冰河時代之際感到極為困惑,因為對進化進程來說,這是最為不利的時期。
他指出:智人缺乏此前的物種身上我們已知的一些特征,但又額外擁有一些以前沒有出現過的新特征。他得出這樣的結論:"現代人有許多近親和支系,但沒有先祖。智人的起源因此成了一個難題。"
那么,現代人的祖先是如何突然出現在大約30萬年前,而不是在經過200萬年或300萬年的漫長的進化發展之后?我們是否是從其他地方來到地球的?或
者,像是《舊約》和其他古代文獻所說的那樣,是神創造了我們?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文明始于何處,并且查明了它一旦開始以后是如何發展的。但未知的是:為什么文明會突然產生?令現在許多學者郁悶不已的一個證據是:從所有的數據來看,人類都不應該擁有文明。沒有任何顯著的理由顯示,我們應該變得比亞馬遜河流域的雨林中,或者新幾內亞難以接近的區域中,那些原始部落更加文明和開化。
但是,正如我們被告知的,這些部落成員至今都生活在石器時代,因為他們與世隔絕了。但是,是與什么相隔絕呢?既然他們也和我們一樣,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為什么他們不能像我們想當然地以為的那樣,通過他們自己學得科學技術知識呢?然而,真正的困惑,并不是布希曼人(Bushmen,意為"叢林人",生活在南部非洲,靠狩獵為生,1950年才局部轉入農耕社會)的落后,而是我們的先進;因為現在的研究已經證明,如果是按照正常的進化方式,那么,現在人類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種應該是布希曼人,而不是我們。
人類花了200萬年的時間,才在使用石頭的時候發現,可以通過打磨而讓它們變得更為合適和順手,并由此開始了"工具行業"(tool industriesg)那么,何不又再花上200萬年去學習如何應用其他材料,然后再用i00萬年去掌握數學、工程學和天文學?
雖然克羅馬農人沒有制造出天文望遠鏡,也不會使用金屬,但沒有任何理由懷疑他們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帶有革命性的文明。他們修建棚屋的能力及靈活性,他們對穿上衣服的渴望,他們制造的工具,他們的藝術作品……凡此種種,都表明這是一個極其突然的高度文明,在為即將向下繁衍的人類文化拉開序幕。之后,將是這一進程的無盡延續。
雖然我們的學者還無法解釋智人的出現和克羅馬農人的文明,但毫無疑問,現在可以肯定這一文明的主要發祥地是近東。從東方的扎格羅斯山(Zagros
Mountains,位于現在伊朗和伊拉克的邊境)開始,高地和山脈在一個半弧形里延伸,直到北方的亞拉臘山(Ararat)和托羅斯山(Taurus),接著向西方和南方擴展,再到黎巴嫩、以色列和敘利亞的山地。在這個區域里,到處都充斥著史前的現代人留下的山洞(見圖2:克羅馬農人文明分布圖)。
其中有一個洞穴,沙尼達爾(Shanidar),位于這個半弧形文明圈的東北方?,F在,粗獷的庫爾德(Kurds)部落利用這些洞穴作他們的庇護之所,并儲藏過冬需要的物資。和他們一樣,44000年前一個寒冷的晚上,一個7口之家(其中一個是個嬰兒)在這里尋找庇護所,并進入了沙尼達爾洞穴。他們的遺體——他們顯然是被突然滾落的巖石砸死的——于1957年被拉爾夫·索列基(Ralph Solecki)發現。他進入這個地區尋找早期人類的證據。索列基教授告訴我,共有9具骨骸被發現,只有其中4具被落石擊碎。他所發現的可比他預期的要重要得多。當一層一層的碎片被移開,才發現這個洞穴清晰地記錄了這一地區從大約10萬年到13000年前的人類的生活習性。
這些記錄所顯示的內容就像洞穴本身一樣令人吃驚:人類文化并不是在進步而是在退步。將某個確定值作為標準,每代人都顯示出,他們在生活中的開化及文明程度在這一標準之上,非但沒有進步反而有所倒退。從大約公元前27000年劍公元前11000年,這種退化和人口縮減,達到了一個幾乎找不到他們居住地的地步。
被假定是氣候上的原因,人類在16000年內幾乎全部都離開了這整個地區。之后,大約公元前11000年,智人帶著新的活力和令人無法相信的更高的文化水平再一次出現了。就像是有一個看不見的教練,看到即將衰竭的人類游戲,于是派遣了更年輕更的運動員去替代掉老一代一樣。
……
"刺激……難以置信……激進主義……但你不得不相信。" 《圖書館》雜志(LIBRARY Journal)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