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鏡是一項婦科常見檢查,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陰道鏡檢查主要是觀察宮頸表面血管和上皮的改變,婦科醫生欲掌握陰道鏡檢查,必須能識別正常和異常的陰道鏡圖像,對這些千變萬化的圖像很難用文字做出地描述,因此就需要一部圖像清晰,色彩真實,病材豐富,文字描述的陰道鏡圖譜。《陰道鏡圖譜》即是這樣的一本書。自版面世即深受廣大婦科和蔭道鏡檢查醫生的喜愛。如今的第三版更是增加了進展和圖片。
系統地對陰道鏡檢查做了介紹,包括陰道鏡新術語的解讀,陰道鏡基本知識、操作方法、適應證及臨床應用價值。特別是由于疾病譜的改變及電子陰道鏡的廣泛應用,陰道鏡檢查的作用愈來愈被婦產科醫生重視和認可。精選彩色圖片180 余幅。又特別增加了一批電子陰道鏡圖片,其中既有正常的陰道鏡圖像,又有各種異常的陰道鏡圖像,以及一些罕見病例的陰道鏡圖像,圖文并茂。對初學者及博學的婦產科臨床醫生都有較大的參考價值,是一本實用性很強的工具書。
鄭英,男,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產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1963年畢業于河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后留校從事婦產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至今。曾擔任《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常務編委、《現代婦產科進展》和《河南腫瘤學雜志》編委、中華醫學會河南分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委員會副主任。科研方向為婦科腫瘤,重點研究方向為宮頸癌病因及手術方法改進;卵巢癌化療、手術;滋養細胞腫瘤化療方案改進。獨創的經內踝上集合淋巴管盆腔淋巴造影術,不僅容易操作,還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年輕宮頸癌患者卵巢移植術和卵巢移位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在國內推廣應用;同時,還對胎兒卵巢移植的基礎理論和可行性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為胎兒卵巢移植奠定了理論基礎。鄭英設計的治療滋養細胞腫瘤的V C M方案具有效果好、顯效快、不良反應小、費用低等優點,深受患者歡迎。近年來的研究方向是宮頸癌的年輕化趨勢,特別是H P V感染與宮頸癌的關系研究,首先在國內參與研究出了H P V基因片,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并取得國家專利。鄭英對細胞學檢查和陰道鏡檢查傾注了很多精力,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許多珍貴的圖片資料。先后舉辦了十余期細胞學學習班,培養了一批陰道脫落細胞學專業人員。1998年出版了國內及時部內容比較詳盡、圖片真實的《陰道鏡圖譜》。多年來承擔有雌酮水平與宮頸癌病因、臍血干細胞治療婦科腫瘤、H P V基因芯片研究等多項科研課題,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四項、三等獎七項。出版《陰道鏡圖譜》《婦產科病治療》《宮頸疾病》等五部專著。在及省級雜志五十余篇。
陰道鏡的臨床應用已有近百年的歷史,隨著醫療技術和設備的飛速發展,陰道鏡設計和功能也日臻完善。老式光學陰道鏡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取而待之的電子陰道鏡應運而生,并迅速在國內外得到大量普及和應用。
電子陰道鏡的較大優勢是把觀察的圖像放大在顯示器上,并具有錄像和遠距離傳送的功能,不僅適合于小范圍教學示教,也適用于大型講課與演示。由于陰道鏡同時配有計算機和彩色打印機各一臺,所以它可以迅速打印出檢查結果,極大的滿足和方便了醫生與患者需求。除此而外,它還同時具有圖像儲存和編輯功能,并可通過搜索功能隨時查調出你所需要的圖像。隨著光電一體陰道鏡的問世,極大的滿足了有更高需求的醫院使用。
近年來由于人乳頭瘤病毒(HPV)的迅速傳播,宮頸上皮內瘤變的發病率也有上升趨勢。現在婦產科醫生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患者的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異常,但醫生肉眼觀察宮頸表面光滑,難以確定活檢部位,這時就需要在陰道鏡指導下活檢,才能大大提高活檢陽性率。
陰道鏡檢查主要是觀察宮頸表面血管和上皮的改變,婦產科醫生欲掌握陰道鏡檢查,必須能識別正常和異常的陰道鏡圖像,對這些千變萬化的圖像很難用文字做出地描述,因此就需要一部圖像清晰,色彩真實,病材豐富,文字描述的陰道鏡圖譜。
2009年我們出版了第二版陰道鏡圖譜一書,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隨著醫學事業的飛速發展,一些新觀念,新技術也在不斷出現,對陰道鏡的作用也不斷受到重視,特別是2011年國際病理與陰道鏡聯盟(IFCPC)公布了新的陰道鏡術語,并建議要逐步取代既往的術語。因此,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我們決定再版陰道鏡圖譜,第三版陰道鏡圖譜不僅增加了新的術語解讀,還更新增加了一些新的圖片,在排版格式上也做了調整,使其更適合現代讀者的需求。由于水平所限,在書中難免會有不當或疏漏之處,承望婦產科同道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