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深莫測的內家功夫到底為何物?如何理解八卦、形意、太極“三家合一理也”?孫祿堂深諳此三種拳術,為近代內家武術集大成者,在他的武學著述中,定能找到答案。 本書融民國版原貌與現代簡體版于一爐,孫祿堂嫡孫女孫婉容點校,注以拳拳之誠,并收錄孫氏拳家罕見照片與書法作品,可供讀者研讀收藏。更有孫祿堂珍貴拳照,引您一睹近代絕頂功夫之真容。
○接近傳奇,從讀懂原著開始 ○孫祿堂的武功究竟有多高——“虎頭少保”“天下手”
孫婉容,1927年生。孫氏太極拳創始人孫祿堂之嫡孫女,蒲陽拳社社長,北京市孫氏太極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香港孫氏太極拳總會永遠榮譽會長。1951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衛生系。原北京體育學院訓練競賽科科長。副教授,射箭國際裁判,河南大學客座教授。 其父孫存周幼承家學,繼承了孫氏太極拳的精髓,善技擊,在江南滬杭間頗有盛名。孫婉容系孫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在繼承發揚的基礎上, 主編了《孫式太極拳劍》,并與其姐孫叔容、其弟孫寶亨等合作編著了《孫祿堂武學著作大全增訂本》《孫式太極拳競賽套路教與學》等書。始終致力于孫氏武學的推廣與普及,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市海淀區開辦孫式太極拳學習班,并為日、美等國來訪的太極拳代表團授課,還曾在外出工作間隙為四川、河南、廣西等地練習者進行輔導,是當代著名的孫氏太極拳家。
及時章 形體名稱說 117第二章 初學入門三害說 124第三章 入門九要說 126第四章 四德八能四情說 133第五章 左右旋轉與左右穿掌之分別說 136第六章 無極學 137第七章 太極學 140第八章 兩儀學 143第九章 四象學 148第十章 乾卦獅形學 156第十一章 坤卦麟形學 161第十二章 坎卦蛇形學 164第十三章 離卦鷂形學 169第十四章 震卦龍形學 174
及時節 四象學右式青龍轉身 起點兩儀式,無論左旋右轉,皆可變換四象雙換掌也。先以右旋之,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從正北往西順著圓圈轉去,謂之右旋。
第二節 四象學青龍縮尾 換掌時,左足在前,右足隨后邁在前邊,足尖極力往里鉤,落下與左足尖相齊,遠近相離二三寸許。兩足后根極力均往外扭勁,腰塌住勁,兩胯里根均往回抽勁,式似停未停。
第三節 四象學青龍返首 即將左手伸直往外擰勁,擰至大指朝下,小指朝上,手心朝外。左足抬起,足尖隨著左手擰時,一齊往外擺勁,落下左足后根與右足尖成為錯綜八字式,如圖形是也。兩足相離遠近,亦隨人之高矮。足落下時形雖往外擺,兩胯里根亦均往回抽勁,內里似乎開圓圈之意。腰隨著左手往外擰,兩肩里根亦均往回縮力,亦是含胸之意。右手仍靠著身子,手心朝外,在左胳膊根窩下邊推住勁,肘往下垂著,不動式子,身雖停而意未停。
第四節 四象學右式黑虎出洞 即將兩手均向里裹勁,裹至手心朝上,即將右手從左胳膊根窩下邊穿出,右足與右手一齊邁至前邊,與左足尖相齊,兩足尖相離遠近亦二三寸許,右肩亦極力望著左胳膊根窩下邊穿去,兩足后根亦均往外扭勁,兩胯里根亦均往里抽勁。腰仍塌住勁。式不可久停,譬如書句大長,字當中點點為讀句,即一氣似斷而未斷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