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歌謠集釋》是《北京歌謠熟語集釋》的分冊,主要收入了從民國到當下北京地區(qū)的歌謠,并對部分歌謠及其中的方言詞語作了注釋說明,豐富而生動地展現(xiàn)了北京地區(qū)的方言特點和風(fēng)俗民情,旨在保存北京方言資料,為研究北京歷史、文化、語言的人士提供方便。
北京歌謠,口語里的老北京,既是珍貴的方言資料,又是口頭的老北京風(fēng)俗民情畫。這樣的一本《北京歌謠集釋》當是值得收藏和閱讀的,因為曾經(jīng)消失的老北京都在這一首首歌謠里。
董樹人,北京語言大學(xué)教授(已退休)。長期從事漢語詞匯研究和工具書編寫,專著有《新編北京方言詞典》(商務(wù)印書館,2010年),參與合編的工具書主要有《簡明漢英詞典》(商務(wù)印書館,1982年)、《常用縮略語詞典》(語文出版社,1987年)、《漢英雙解詞典》(北京語言文化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兩岸現(xiàn)代漢語常用詞典》(北京語言大學(xué)出版社,2003年)等,還曾參與商務(wù)印書館2001年版《新華詞典》的修訂工作(任語詞部分修訂主筆)等,并在《語言教學(xué)與研究》 《天津師大學(xué)報》 《修辭學(xué)習(xí)》 《漢語學(xué)習(xí)》 《語文研究》 《博覽群書》 《世界漢語教學(xué)》 《語文建設(shè)》 《漢字文化》 《中國語文》(臺灣)等刊物上發(fā)表語言文字類文章多篇。
《北京歌謠熟語集釋》總序/1
關(guān)于《北京歌謠集釋》/3
A
艾葉香/1
B
八仙桌/2
扒著廟門兒/3
疤瘌眼兒/3
把兄把弟/3
白薯干兒/4
拜年/4
拜呀,拜呀(二首)/4
包工柜(三首)/5
背背馱馱/7
碑兒頭窩眍眼/7
北京車真不少/7
北京姑娘/8
別怕,別怕/8
冰棍兒敗火/9
吥棱吥棱/9
不打勤勤的/10
不帶我來/10
不跟我玩兒/11
不怕白脖兒鬧得歡/11
不輸不贏/11
C
裁縫好熨斗/13
采青菜/13
饞老婆/14
長征兩萬五/15
車夫(二首)/16
車轱轆/16
車轱轆圓(二首)/17
車碰車/18
車呀/19
吃豆豆/20
吃面不擱醬/20
抽大煙/21
抽漢奸/21
出了門兒/22
出門兒難/22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23
初一高粱初二谷/24
穿得破吃得好/24
春麥秸/24
春飲蘿卜湯/25
從東坡到西坡/25
D
褡褳兒褡(二首)/27
打花巴掌的/28
打了糧食/30
打羅兒篩(二首)/31
打南來了個禿丫頭/32
打是親罵是愛(二首)/32
打頭呔/33
大白豆/33
大肚兒漢/34
大肚子/34
大公雞綠翎兒/34
大公雞上草垛(二首)/35
大姑娘/36
大姑娘大(二首)/36
大寒/37
大腳大/38
大麻子秸(二首)/38
大拇哥(三首)/39
大娘子喝酒/40
大柿子(二首)/41
大頭/42
大禿子得病/42
大禿子有病/43
大總統(tǒng)洪憲年/43
單干戶兒/44
當(二首)/45
點牛眼/45
叮當叮當/46
叮兒當兒/46
東片瓦西片/47
東西街/47
…………
附錄
1.叫賣者唱詞(十首)/329
2.藝人說唱韻語摘錄(十一首)331
3.乞討者韻語(四首)/335
4.迷信習(xí)俗韻歌(十一首)/356
5.男子倒插門兒所立字據(jù)歌/339
6.虱子訴苦歌/340
7.民間打油詩(三首)/340
8.乞討者唱的歌/341
9.勸人孝敬老人歌/347
10.京韻十三轍歌/350
注釋詞語索引/352
《北京歌謠熟語集釋》總序
我自幼兒生長在涿州。明清時期,涿州屬宛平府(所謂盧溝二府)管轄。民國元年(1912),涿州劃歸河北省,與河北省的一些縣份來往逐漸增多,語言上也越來越具河北方言的特點,但從語音、語調(diào)、語法及詞匯形式上看,涿州方言仍屬北京方言片的方言,定而不移。我的祖輩一直作為販夫在北京周圍謀生,活動于大興、順義、昌平及北京西郊地區(qū)。他們對北京話,特別是對北京西郊諸如八里莊、藍靛廠、海淀鎮(zhèn)、田村一帶的生活習(xí)慣、風(fēng)土人情、方言土話等特別熟悉,這也大大影響了我。1964年,我從南開大學(xué)中文系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語言專門化畢業(yè),被分配到北京外國留學(xué)生高等預(yù)備學(xué)校(北京語言大學(xué)前身)工作,從事對外漢語教學(xué)與研究,直至年老退休。這期間,工作之余一直做著北京話的研究,特別是在北京方言詞匯研究方面興趣最濃、用力最勤,也取得了些微的成績。2010年《新編北京方言詞典》由商務(wù)印書館出版后,引起了國內(nèi)外數(shù)十家媒體的關(guān)注,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使我受到了巨大鼓舞。我在編寫《新編北京方言詞典》時積累的資料的基礎(chǔ)上再加搜集,編成了此套小書。編寫此套小書的目的,與編寫《新編北京方言詞典》一樣,依然是為了保存北京方言資料,為研究北京歷史、北京文化的人士提供方便。
本套書共分四個小冊子——《北京歌謠集釋》《北京諺語集釋》《北京慣用語集釋》《北京歇后語謎語集釋》,內(nèi)容包括歌謠、諺語、慣用語、歇后語和謎語。為了便于稱說,總書名取作《北京歌謠孰語集釋》。本套書收錄的內(nèi)容有地域性。任何地域文化都是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漢語地域方言或地點方言也都是漢語大家庭中的一員,它們在歷史的長河中必然互相影響和交融,北京方言也不例外。北京方言不但從其他方言傳入了不少富有表現(xiàn)力的熟語成分,也從古籍中特別是啟蒙讀物《名賢集》中繼承了許多富于人生智慧的諺語、格言。對于從其他地區(qū)傳入或從古籍中繼承來的,北京地區(qū)的民眾又經(jīng)常掛在嘴邊兒上的熟語成分,像“不到黃河不死心”“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等,也酌情收入。考慮到受地域文化、習(xí)俗及時代的限制,一些讀者可能有閱讀和理解上的困難,因此對一些詞語(主要是方言詞語)作了注釋,對絕大多數(shù)條目作了簡析,有的解釋了意思,有的說明了用法,有的交代了產(chǎn)生與使用的環(huán)境背景。這部分內(nèi)容,無論是對其他方言區(qū)的讀者,還是對一些年輕朋友或是外國朋友,我想都會是有益的。
北京歷史悠久,曾經(jīng)五代為都,文化積淀豐厚。本套書如果能對研究北京歷史、文化、習(xí)俗的人士,對熱愛北京文化的廣大讀者有些微的幫助,那將是作者最為愉快的事情。
作 者
2015年11月28日于北京語言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