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力學(下冊 第3版)/iCourse 教材》共5章,內容包括矩陣位移法、超靜定結構的實用計算方法與概念分析、結構動力學、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極限荷載,并附有平面剛架靜力分析的源程序及說明。《結構力學(下冊 第3版)/iCourse 教材》可作為高等學校土建、水利、機械和力學等專業(yè)的結構力學課程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yè)工程技術人員等的參考書。《結構力學(下冊 第3版)/iCourse 教材》配有教學輔助軟件,通過動畫演示生動地體現(xiàn)相關的教學內容及引發(fā)課堂討論,可供采用《結構力學(下冊 第3版)/iCourse 教材》為教材的教師方便地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張偉平(zhang weiping),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工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建筑工程系副主任,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標準技術委員會上海分會委員,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1999年于同濟大學結構工程專業(yè)獲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2006年9月曾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進行為期兩年的博士后研究。長期從事結構力學和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等領域的教學、科研與工程實踐,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計劃、863計劃等科研項目10多項,曾獲建設部、上海市、高等學校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上海市教學成果獎多項,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
朱慈勉(Zhu cimian),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工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結構力學研究室主任,曾任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會員,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1970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工程力學數(shù)學系固體力學專業(yè),此后幾年在國家機械工業(yè)部第八設計院從事結構設計工作,1978年進入同濟大學。長期從事結構力學等課程的教學和結構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與工程實踐,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提出了“概念結構力學”與“計算結構力學”并進的學科發(fā)展思想,并付諸于教學和工程實踐。1997年和2003年曾先后獲得上海市育才獎和高等學校名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