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孔子的故事(李長之)圖書
人氣:136

孔子的故事(李長之)

教育部、團中央推薦中小學生閱讀書目 被魯迅視為天才的李長之的代表作 了解孔子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入門之書

內容簡介

《孔子的故事》用通俗而富有情感的筆法講敘了孔子上下求索的坎坷一生。全書截取了他一生中精彩的片斷,以故事的形式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

有十五歲便“志于學”的少年意氣,有夾谷會齊時牛刀小試的喜悅,有見君王“好德不如好色”的悲嘆,有率領眾弟子奔波輾轉如喪家狗的艱辛,有命懸一線卻不改從容的氣魄,有至死不渝追尋理想的執著。

編輯推薦

1教育部、團中央推薦中小學生閱讀書目

被魯迅視為天才的李長之的代表作

了解孔子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入門之書

2.大圣人的小故事,給青少年文化的熏陶、情智的啟迪。

3. 全彩的插圖 簡短精練的小故事,在輕松閱讀中走進傳統文化的魅力宮殿。

作者簡介

李長之, 1910年10月30日生于書香門第,清華大學畢業。師從著名哲學家金岳霖和馮友蘭。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之一。《孔子的故事》是他寫給青少年的通俗讀物,也是他的經典代表作。

目錄

u 目錄

引子 / 001

沒落的貴族和孤苦的幼年 / 005

孔子幼年時代的魯國文化空氣 / 008

在挫折中前進 / 011

教育事業的開端 / 016

孔子和老子的會見 / 019

走向成熟的道路 / 022

孔子在齊國政治活動的失敗 / 024

孔子在齊國的收獲和影響 / 029

孔子在混亂的魯國中的寂寞 / 033

孔子繼續從事教育事業 / 036

從中都宰到司寇 / 041

孔子在外交上的勝利 / 043

孔子和魯國貴族的斗爭 / 046

孔子終于出走 / 049

在衛國受到監視 / 053

過匡城被拘留 / 056

到了晉國的邊界上 / 059

仍然回到衛國——不愉快的三年 / 062

過宋國的時候遭到迫害 / 068

孔子停留在陳國 / 070

孔子絕糧 / 073

孔子勾留在楚國的邊緣 / 078

孔子再到衛國和歸魯 / 084

孔子歸魯后的政治言論和政治態度 / 088

專心從事教育工作 / 093

編寫春秋 / 101

整理詩歌和音樂 / 106

弟子顏淵和子路的死 / 116

孔子的歌聲 / 123

后記 / 129

在線預覽

一正文節選

在挫折中前進

孔子慢慢長大了。

因為窮困生活的磨煉,因為父親原是體格很好的,所以孔子身子也很健壯,這是他日后所以能經受得起各種困難,而精力始終充沛的緣故之一。

孔子是有志氣的。據他的自述,在十五歲已經立下了要好好學習各種知識和本領的志愿見《論語 為政》篇,第4章。。

孔子在十七歲上,死了母親《史記 孔子世家》:“孔子年十七”,實屬上段“季氏養士”,故知孔子十七喪母。而孟僖子一段是另一時事。。依照當時的習俗,母親是應該和父親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親葬在哪兒,他于是把母親的棺材暫且停在一條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個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現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么“五老胡同”了吧。

這時一位老太太——一個名叫曼父的人的母親——便走來指點給孔子說:“你父親葬的地方我知道哇,那地方叫防。”防是指防山,在現在山東曲阜縣東面,孔子因此才知道了父親的墳地,便把母親也葬在一起。

孔子這時還是一個少不更事的青年,雖然小心謹慎,但人事經驗是不多的。他單純地想到有機會就該出一出頭,同時他也覺得自己已經有一些本領了。有一次,魯國的貴族季氏歡宴名流,這位十七歲的居喪的孔子便穿著孝服跑去了《史記 孔子世家》:“孔子要绖”,绖是喪服所用的麻,可見“要绖”就是腰里束著麻帶。但以前有人認為是“要經”。說孔子腰里帶著經書,表示好學。這種說法反而顯得牽強可笑了。。季氏的家臣陽虎向他喝道:“我們請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來。

經過這一番挫折,孔子更發憤了。

過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養和各種才能,24小時比24小時進步,雖然年輕,卻已出了名。他在十九歲結了婚,二十歲得了一個兒子見《孔子家語 本姓解》。。魯國的國君昭公向他道喜,特地送了一條大鯉魚來。孔子為了紀念這樁事,便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鯉,號伯魚。伯是老大的意思,因為這是孔子的及時個兒子呵。——可是孔子也只有這一個兒子。

由于刻苦學習,孔子逐漸成了博學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條街叫達巷,達巷里的一個老百姓就這樣說過:“孔子這么淵博,他會的玩意兒我們簡直叫不上名堂來。”孔子聽見了,便謙虛地說:“我會什么呀?我會趕車罷了。”見《論語 子罕》篇,第2章。原來在這時有六種本領是一個全才的人必須具備的,這就是:禮節,音樂,射箭,趕車,識字,計算。在這六種本領里頭,趕車是被認為低下的,所以謙虛的孔子只承認了這一樁。

孔子后來曾經告訴他的門徒說:“我往日沒有得到從政的機會,可是我因此有了學會各種本領的工夫。”見同上書,第7章。

孔子大概在二十六七歲的時候,才做了一兩回小官。他擔任的不是行政官,而是做一些具體的工作。一回是當“乘田”,這是管牛羊的官,孔子說:“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養得肥肥大大的。”果然他養的牛羊都很肥壯。另一回是當“委吏”,這是一種會計工作,孔子說:“叫我管會計,我就要讓賬上不會出錯兒。”果然他管的賬都是一點岔兒也沒有見《孟子 萬章》篇下,第5章。《先秦諸子系年》謂當在二十七歲前。。他在青年時期工作就是這樣踏實,這樣負責的。

在孔子三十歲這一年——公元前522年,執政二十年以上的鄭國大夫子產逝世了。子產是使鄭國秩序得到安定的人,是使鄭國雖處在晉楚二大國之間而外交上常常獲得勝利的人。子產是十分博學的。他也熟悉當時的詩歌,并且善于組織人才,使用人才。他決定國家大事的時候,一般是先向熟悉各國情況的公孫揮探詢一番,再同善于出計謀的裨諶到郊外去一起研究,同時征求一下老百姓的意見,然后又請善于判斷的馮簡子加以決斷,才讓長于外交的游吉去辦外交,既然經過這樣審慎的步驟,所以子產執行的政策便很少失敗了見《左傳》襄公31年。。鄭國在公元前536年,即孔子十六歲時,把刑書鑄在金屬制的鼎上見《左傳》昭公6年。過了二十三年。即公元前513年,晉國也鑄了刑鼎。,這是中國有記錄的、最早的成文法,這是子產在法律上的一個貢獻。子產最初執政的時候,鄭國流傳著這樣一首歌:

提倡節儉,提倡節儉,

人有好衣服也不能穿;

整頓軍事,整頓軍事,

人要種地也沒法子干;

誰殺子產,

我們心甘情愿!

可是過了三年,便流傳了另一首歌:

我們子女,

是子產教育;

我們田地,

是子產開辟;

子產可別死!

死了誰繼續?見《左傳》襄公30年。

子產一死,鄭國人便都哭了。孔子聽見這消息,也哭了。孔子稱贊子產是對人們有著惠愛的人《論語 憲問》篇第9章載孔子稱子產為“惠人”,《左傳》昭公20年載孔子稱子產為“古之遺愛”,意同。。在思想上,子產也是比較開明的。鄭國有了火災,別人都說要去求神,但是他說:“天的道理是渺茫的,人的道理是切近的,我們是講人不講天的。”見《左傳》昭公18年。鄭國有了水災,又有人以為是龍神作怪,但是他說:“我們無求于龍,龍也無求于我們,不相干的。”見《左傳》昭公19年。這種開明思想在當時原是一般有頭腦的人都抱有的,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子產正是一個代表人物;而孔子的一些健康的見解,正無疑是由于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并在同一社會基礎上產生的。

二 小故事

1夾谷會齊

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春,魯定公與齊景公在夾谷舉行會盟。孔子當時任魯國司禮官。敬酒完畢,齊國司禮官請求演奏四方之樂。孔子小步拾階而上,正色對齊景公說:“兩國國君會盟,怎么能在此時此地演秦夷狄之樂!請讓他們退下!”景公心里有愧,便揮手讓樂隊退下。過了一會,齊國又請求演奏宮廷音樂,還讓小丑、侏儒表演雜耍。孔子又一次快步上前,對景公說:“匹夫用雕蟲小技迷惑諸侯,罪當誅殺!應對這些人施以刑法!”齊景公這時害怕了,回去后責備群臣說:“魯國的臣子用君子之道輔佐國君,而你們卻用夷狄之道輔助我,還讓我得罪了魯君!”于是,齊景公派遣使者歸還了侵占的魯國土地,以此謝罪。

2 子貢辭行

擔任信陽的地方官,上任前,他特地向孔子辭行。孔子說:“要勤勉謹慎,遵循自然規律。不要掠奪,不要征伐,不要暴虐,不要盜取。”他又說:“治理政事,沒有比公平更好的;面對財物,沒有比廉潔更好的。廉潔與公平,這兩種操守不可改變。說到他人的長處,就好像自己也有這樣的優點;議論別人的短處,好像自己也在受批評。君子沒有一個不是謹慎行事的啊。”

3因膰去魯

齊國聽說孔子被魯國重用,擔心魯國強大后會稱霸,便采用了齊國大夫黎鉏的計謀,挑選了八十個美女,讓她們穿著華麗的衣服,跳著《康樂》之舞,再加上一百二十匹駿馬,一起贈送給魯君。魯君得到齊國的禮物后到處游樂,不理政務。開始時,孔子還不忍心離開魯國,以免讓世人知道了魯君的過錯。年終大祭時,魯君沒有按照禮制給孔子送來祭祀用的肉,孔子非常失望,不得不離開了魯國。

4 靈公郊迎

孔子到了衛國,衛靈公高興地到郊外迎接他。他聽說孔子在魯國的俸祿是六萬石的糧食,便給了孔子相同的待遇。衛靈公對孔子如此禮遇,孔子便以為他可以在衛國一展才華、好好從政了。

5丑次同車

孔子離開衛國去蒲地,一個多月后,又返回衛國,住在了蘧伯玉家。有24小時,衛靈公邀請孔子出游,他自己和夫人同乘一輛車在前面,卻讓孔子乘第二輛車跟在后面。孔子說:“我從沒有見過喜歡美德像喜歡美色一樣的人啊。”于是他離開了衛國。

6匡人解圍

孔子離開衛國后到陳國去,途經匡邑。陽虎曾經在匡邑施暴,恰好孔子又長得特別像陽虎,匡人便以為魯國的陽虎又回來了,于是把孔子及其弟子扣留了五天。幸好孔子有弟子在衛國做寧武子的家臣,在他的幫助下才得以脫身。

7宋人伐木

孔子離開曹國,路過宋國時,時常帶領弟子在大樹下講學并學習古禮。宋國的執政大夫司馬桓魋因為受過孔子的批評,便想謀害孔子。他派人去砍那棵大樹,想讓樹倒下來砸死孔子。弟子說:“老師快走吧。”孔子說:“上天賦予我以美德,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樣!”

8忠信濟水

孔子從衛國返回魯國。路過一個河堤時,便停下馬車來欣賞四周的景色。那兒有一個瀑布,水流湍急,綿延至九十里,連魚類都不能游來游去。然而,有一個男子卻從那里橫渡了過去。孔子問他:“難道你有什么特殊的道術嗎?”那人回答說:“我心懷忠信,所以能從那里渡過去。”孔子聽后對弟子說:“你們要記住啊,連湍急的水流都能承載心懷忠信的人,何況是人呢?”

9微服過宋

孔子離開宋國到鄭國時,與弟子們走散了。他獨自站在城東門等候弟子。鄭國人對到處打聽孔子下落的子貢說:“城東門那里站著一個長相奇特的人,腦門像帝堯,脖頸似皋陶,肩膀像子產,身材比禹矮三寸,神情活像一只喪家狗。”子貢找到孔子后把這些話如實告訴了他。孔子聽后不但不生氣,反而笑著說:“把我的外貌形容得像古代圣王賢相,不敢當啊。但說我像一只喪家狗,說得對啊,說得對啊!”

10 子路問津

第二年,孔子從陳國遷到蔡國。到了葉縣,又從葉縣返回蔡國。途中看見長沮、桀溺在路旁并肩耕田,孔子便讓子路去打聽渡口在哪兒。二人對孔子說:“天下像洪水一樣泛濫的惡行到處都是,有誰能改變這個世道呢?你與其跟隨那個躲避惡人的人,不如跟著像我們一樣的隱士來逃避這污濁的世道!”說完后,兩個人便繼續埋頭耕田。

11在陳絕糧

楚王派人聘請孔子到楚國去,孔子準備前去。陳蔡兩國的大夫商量說:“孔子如果被楚國重用了,陳國和蔡國就危險了。”于是,他們一起召集手下,將孔子圍在荒野。孔子和弟子們不能前行,又斷絕了糧食來源,弟子都病了,孔子卻堅持講經誦詩、彈琴歌詠。后來,子貢向楚昭王求援。楚王派兵前來迎接孔子,師徒一行才得以擺脫困境。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