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隨園詩話圖書
人氣:25

隨園詩話

《隨園詩話》是清代袁枚論詩的主要著作,集中體現(xiàn)了他作詩尚性靈的主張。正文共十六卷,補(bǔ)遺十卷。袁枚(1716—1798),字子才,號(hào)簡齋,自號(hào)倉山居士、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五年(...
  • 所屬分類:圖書 >古籍>集部>小說類  
  • 作者:(清)[袁枚]
  • 產(chǎn)品參數(shù):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hào):9787554008447
  •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shí)間:2016-07
  • 印刷時(shí)間:2016-07-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shù):445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nèi)容簡介

《隨園詩話》是清代袁枚論詩的主要著作,集中體現(xiàn)了他作詩尚性靈的主張。正文共十六卷,補(bǔ)遺十卷。袁枚(1716—1798),字子才,號(hào)簡齋,自號(hào)倉山居士、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隨園自刻本為底本,參校眾本。

作者簡介

袁枚,字子才,號(hào)簡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jìn)士,歷任沭陽、江寧等地知縣。父亡后,袁枚乞歸養(yǎng)母,在江寧小倉山購置隨園,故世稱"隨園先生"。其論詩主張"性靈",是乾嘉詩壇性靈派的核心人物。著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隨園詩話補(bǔ)遺》《新齊諧》及《續(xù)新齊諧》等。集中反映其詩論主張的,便是《隨園詩話》。

目錄

隨園詩話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隨園詩話補(bǔ)遺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在線預(yù)覽

一一 尹文端公好和韻,尤好疊韻。每與人角勝,多多益善。庚辰十月,為勾當(dāng)公事,與嘉興錢香樹尚書相遇蘇州,和詩至十馀次。一時(shí)材官慊從,為送兩家詩,至于馬疲人倦。尚書還嘉禾,而尹公又追寄一首,挑之于吳江。尚書覆札云:"歲事匆匆,實(shí)不能再和矣。愿公遍告同人,說香樹老子,戰(zhàn)敗于吳江道上。何如?"適枚過蘇,見此札,遂獻(xiàn)七律一章,第五、六云:"秋容老圃無衰色,詩律吳江有敗兵。"公喜。從此又與枚疊和不休。押"兵"字,有"消寒須用美人兵"、"莫向床頭笑曳兵"之句,蓋探枚方娶妾故也。其好諧謔如此。己卯八月,枚江北獲稻歸,飲于公所。酒畢,與諸公子夜談。公從后堂札示云:"山人在外初回,家姬必多相憶。盍早歸乎?"余題札后云:"夜深手札出深閨,勸我新歸應(yīng)早回。自笑公門懶桃李,五結(jié)子要風(fēng)催。"除夕,公賜食物。枚以詩謝,末首云:"知公得韻便傳箋,倚馬才高不讓先。教公輸一著,新詩和到是明年。"公見之,大笑。 一二 托冢宰庸,字師健,作江寧方伯時(shí),潘明府涵,極言公風(fēng)雅,強(qiáng)余入謁。果一見如平生歡。讀其《送人赴陜》詩云:"潞河冰合悲風(fēng)生,欲曙不曙烏飛鳴。寒山歷歷路不盡,班馬蕭蕭君獨(dú)行。公孫閣下正延士,博望關(guān)西方用兵。此去知君未即返,月明空有相思情。"音節(jié)可愛。遂獻(xiàn)公二律,前四句云:"七十神仙海鶴姿,六年人悔見公遲。學(xué)窮宋理談偏妙,詩合唐音自不知。"次日,公過訪隨園。坐定,忽正色曰:"吾欲借君一貴重之物,未知肯否?"余愕然,問何物,公笑出袖中和韻詩,第二句仍是"六年人悔見公遲"七字耳。彼此囅然。兩人詩都遺失,余只記押"心"字韻。尹相國和云:"若非元老憐才意,爭動(dòng)閑云出岫心?" 一三 以昌黎之崛強(qiáng),宜鄙俳體矣,而《滕王閣序》曰:"得附三王之末,有榮耀焉。"以杜少陵之博大,宜薄初唐矣,而詩曰:"王楊盧駱當(dāng)時(shí)體……不廢江河萬古流。"以黃山谷之奧峭,宜薄西岜矣,而詩云:"元之如砥柱,大年若霜鵠。王楊立本朝,與世作郛郭。"今人未窺韓、柳門戶,而先掃六朝;未得李、杜皮毛,而已輕溫、李:何蜉蝣之多也! 一四 "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lǐng)",子陵語也。"崇山幽都何可偶,黃鉞一下無處所",光武語也。兩人同學(xué),故言語相同,皆七古中硬句。 一五 古無類書,無志書,又無字匯,故《三都》、《兩京》賦,言木則若干,言鳥則若干,必待搜輯群書,廣采風(fēng)土,然后成文。果能才藻富艷,便傾動(dòng)一時(shí)。洛陽所以紙貴者,直是家置一本,當(dāng)類書、郡志讀耳。故成之亦須十年五年。今類書、字匯,無所不備。使左思生于,必不作此種賦。即作之,不過翻摘故紙,一二日可成。而抄誦之者,亦無有也。今人作詩賦,而好用雜事僻韻,以多為貴者,誤矣! 一六 "樂府"二字,是管監(jiān)之名,見霍光、張放兩傳。其《君馬黃》、《臨高臺(tái)》等樂章,久矣失傳。蓋因樂府傳寫,大字為辭,細(xì)字為聲,聲詞合寫,易至舛誤。是以曹魏改《將進(jìn)酒》為《平關(guān)中》,《上之回》為《克官渡》,共十二曲,并不襲漢;晉人改《思悲翁》為《宣受命》,《朱鷺》為《靈之祥》,共十二曲,亦不襲魏。唐太白、長吉知之,故仍其本名,而自作己詩。少陵、張、王、元、白知之,故自作己詩,而創(chuàng)為新樂府。元稹序杜詩,言之甚詳。鄭樵亦言:"今之樂府,崔豹以義說名,吳兢以事解目,與詩之失傳一也?!秾⑦M(jìn)酒》,而李馀乃序烈女;《出門行》,而劉猛不言別離;《秋胡行》,而武帝云`晨上散關(guān)山,此道當(dāng)何難`:皆與題無涉。"今人猶貿(mào)貿(mào)然抱《樂府解題》為秘本,而字摹名仿之,如畫鬼魅,鑿空無據(jù);且必置之卷首,以撐門面,猶之自標(biāo)門閥,稱乃祖乃宗大官銜,而不知其與己無干也。 一七 《左氏》:"鄭伯享趙孟于垂隴,七子賦詩,伯有賦《鶉奔》。趙孟斥之曰:`床笫之言不逾閾,非使人之所聞也。"`然則其他之賦《野有蔓草》、《有女同車》及《籜兮》者,其非淫奔之詩,明矣。 P3-5

網(wǎng)友評(píng)論(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

免責(zé)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