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數量眾多的數據中心給企業、政府機關帶來了非常沉重的運維負擔。業界流行的云計算技術還旨在解決單個數據中心內部的問題,無法解決多個數據中心之間資源共享、統一管理、提升業務服務質量的問題。華為分布式云數據中心(Distributed Cloud Data Center,DC2)將傳統的分散、分層、異構的傳統數據中心架構,改造為全扁平式、點到點全互聯、統一資源管理的分布式云數據中心架構,將多個不同地域、不同階段、不同規模的數據中心所有資源通過邏輯集中,統一管理、統一呈現、統一運營,從而充分利用企業已有資源,支撐企業ICT服務能力高速發展。
華為分布式云數據中心市場反應頗佳,已有多個國際性項目在操作,其中某國際著名的運營商有近90個數據中心的改造需求、非洲某國家要建立9個聯動的數據中心。2013年,分布式云數據中心的新聞稿還在巴塞羅那電信展被展會官方引用。市場急需這樣一本介紹分布式云數據中心的建設與管理的圖書,為企業、政府機關解燃眉之急。
華為公司線團隊親力寫作,介紹分布式云數據中心解決辦法,該辦法為業界首創,解決企業、政府等的數據管理難題
云技
大數據時代浪潮來襲,云數據中心建設智慧分享
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云計算
鄭葉來:華為公司IT產品線總裁,在華為擔任過多個重要領域的關鍵崗位,目前負責華為公司IT產業的戰略制定與發展,公司在IT領域的產品與解決方案交付,包括云計算、存儲、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服務器。
陳世峻:華為公司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部總經理,在華為工作近20年,成功負責公司多個戰略型產品的端到端管理工作。2012年開始擔任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部總經理,制定有競爭力的云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戰略、構建華為公司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和行業IT解決方案競爭力。
第1章 云數據中心的歷史和發展趨勢
1.1 云計算給數據中心帶來的變革和好處
1.2 云數據中心3.0:分布式云數據中心的定義
1.3 分布式云數據中心是數據中心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2章 分布式云數據中心提供的關鍵服務與關鍵技術
2.1 分布式云數據中心總體架構
2.2 DCaaS服務介紹
2.3 IaaS服務關鍵技術:數據中心云操作系統
2.4 NaaS服務關鍵技術:TRILL,VXLAN,SDN
2.5 MaaS服務關鍵技術:自動化和管理系統
2.6 管理解決方案
第3章 IaaS的規劃與建設
3.1 IaaS的規劃
3.2 計算資源池的建設
3.3 存儲資源池的建設
第4章 NaaS的規劃與建設
4.1 Naas的規劃
4.2 網絡資源池的建設
應用舉例
4.3 安全解決方案的建設
第5章 MaaS的設計與建設
5.1 數據中心運維管理
5.2 分布式云數據中心運營管理系統
第6章 FaaS的規劃與建設
6.1 從土建到施工的藍圖
6.2 綠色機房的規劃
6.3 綠色機房的建設要點
第7章 災備解決方案的規劃與建設
7.1 災備解決方案規劃
7.2 災備解決方案的建設要點
第8章 傳統數據中心的改造和整合
8.1 IT架構治理介紹
8.2 傳統數據中心的改造和整合
第9章 分布式云數據中心的成功實踐
9.1 某知名全球化電信運營商分布式
云數據中心
9.2 華為分布式云數據中心建設經驗
9.3 分析師對華為數據中心的
評價
附錄
參考文獻
隨著IT技術的飛速發展,數據中心的功能在短短50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數據存儲中心、數據處理中心、數據應用中心和數據運營服務中心四大發展階段,成為IT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形態也從機房發展到數據中心,再發展到現在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云數據中心。
云計算給數據中心帶來的變革和好處
維基百科對數據中心的定義為:"數據中心是一整套復雜的設施,它不僅僅包括計算機、系統和其他與之配套的設備(例如通信和存儲系統),還包含冗余的數據通信連接、環境控制設備、監控設備以及各種安全裝置。" 數據中心是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產物,是政府、各行業的信息化系統核心。傳統的數據中心為企業或機構提供IT基礎設施與應用服務,辦公信息化大大提升了社會的工作效率。由于其IT資源的煙囪式設計、僵化的IT架構等原因,其現在面臨著新的困難和挑戰。
· IT設備的利用率低。傳統的應用程序運行· 模式是"一個應用對應一臺服務器"模式,各個應用有專用服務器資源,它們之間的資源無法共享。各個業務部門在提出業務應用需求時都處在單獨規劃、設計其業務應用的運行環境中,并且系統容量通常按照業務高峰期時所需的較大容量來設計,這樣當業務非高峰期時(大部分狀態下)服務器的資源就處于空閑狀態,因此造成了其利用率低下,多家第三方機構的調研表明企業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平均利用率一般低于15%。
· 維護成本高。數據中心幾乎已經成為"成本中心"、"能耗中心"的代名詞。越來越多的服務器和其他IT設備不僅使投資成本(CAPEX)高企,也使得運營成本(OPEX)不斷上升。根據埃森哲咨詢機構(Accenture)的統計,運營成本已經占到IT總體預算的72%,傳統數據中心的成本支出呈圖1.1所示的"冰山模式"。
圖1.1
· 其中電費是數據中心OPEX中比重較大的一項,在很多企業中已經占到IT預算的50%。
據美國Environment Ldader統計,2006年美國IT數據中心用電占全美總用電的1.5%,而到了2011年,美國IT數據中心用電占全美用電的2.5%。綠色和平組織預測,到2020年,全球數據中心用電將達到目前美國總用電量的一半,超過目前德國、加拿大和巴西用電量的總和。數據中心幾乎已經成為耗能中心的代名詞。
· 管理效率低下。傳統數據中心的復雜性令不少運維人員發出"是機器在管理我,不是我在管理它們"的感嘆。企業中的不同應用系統是在不同時期由不同的項目團隊建設的,服務器及各種設備的數量和類型很多,相互之間的技術架構和平臺差別比較大, IT部門很難進行統一管理與維護。而且傳統數據中心對虛擬化技術的采用比較少,計算資源與底層物理設備的綁定使得資源的動態分配非常困難。因此傳統數據中心的資源配置、部署和管理多采用手工方式,沒有自服務和自動部署的能力,大量人力資源耗費在了繁重的重復性工作上。由于自動化程度較低,傳統企業數據中心中管理人員與服務器數量的比例一般是一比幾十。
因此,傳統的數據中心給企業和機構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和資源壓力,提升IT資源利用率、降低功耗、簡化運維成為各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亟待解決的難題。云計算技術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ICT產業,它所帶來的按需使用、資源共享、綠色節能、快速業務部署等好處,可給用戶帶來更加低成本的應用、更加快速簡潔的部署。創造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經成為ICT技術最熱門、也是公認的發展方向。數據中心是云計算落地實施的實體,近年來在云計算等新應用模式的推動下,數據中心正經歷著一次巨大變革。美國的谷歌、、微軟、eBay,中國的百度、淘寶、騰訊等互聯網公司以及三大電信運營商已經在基于云計算技術構建新一代的數據中心,云計算正將數據中心從"成本中心"轉變為"利潤中心"。其帶來的好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 提升IT設備利用率。云計算通過虛擬化技術· 實現服務器、存儲、網絡等IT設備的共享,使多個應用可以在同一個物理服務器上運行,通過資源共享可以使服務器原來只有15%
的CPU利用率提升至60%甚至更高。
· 簡化管理。在云數據中心,管理人員面對的是一個個虛擬機,而不是各式各樣的物理服務器,通過云管理軟件可以統一管理、調度各種規格的虛擬機,需關心它們所運行的服務器的硬件差異。因此,在云數據中心中運維效率可以提升5倍以上(從數10臺/人至500臺/人)。
· 快速部署業務,更敏捷地支撐企業業務發展。全球化、信息化的市場的變化越來越快,因此要求企業的IT系統能更敏捷地支撐業務的變化。云數據中心中IT設備已經組成一個資源池,新業務的IT資源申請只需通過電子模板做網上申請,審批部門審批完成后即可完成,改革了傳統數據中心需要申請、審批、采購、調測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從原來的3個月上線時間縮短至數天。
· 綠色節能。隨著服務器利用率的提升,數據中心所需服務器的數量也隨之大幅減少。
隨著服務器所需的電量下降,熱負荷及基礎設施其他插件的功耗也同步下降。另外隨著各種新型制冷技術的出現,如聯動管理、冷凍水行級空調、自然冷卻技術、密閉冷熱通道等也可有效降低數據中心所需制冷能耗。這種多重下降使云數據中心所消耗的電量大大降低,傳統數據中心的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即評價數據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標)一般為2.5~3.0,云數據中心可以降低至1.5甚至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