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叢書共30個分冊,2017年新增9個分冊。獨具以下三重價值:
1.文本,內容。涵蓋業務相關的所有常用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文件、部委規章、規范性文件、司法解釋,及部分法律法規規章的適用解釋及函復;書中收錄文件均為經過清理修改的現行有效標準文本,方便讀者及時掌握法律文件。
2.查找方便,附錄實用。全書法律文件按照緊密程度排列,方便讀者對某一類問題的集中查找;重點法律附加條旨,指引讀者快速找到目標條文;附錄相關典型案例、文書范本,其中案例具有指引“同案同判”的作用。
3.免費增補,動態更新。
1.采用可攤開使用的獨特開本,避免因書籍太厚難以攤開使用的弊端。
2.為避免因部分法律的修改而反復購買同類圖書,為讀者免費增補本書下次修訂時的電子版內容。
3.通過訂閱“法律法規全書系列”微信公眾號,及時了解立法信息,并可就圖書相關疑問動態解答。
總目錄
一、綜合
二、刑法適用范圍
三、犯罪
1刑事責任(135)
2共同犯罪(145)
3單位犯罪(149)
四、刑罰
1刑罰的種類(152)
2量刑(160)
3自首和立功(167)
4數罪并罰(171)
5緩刑(172)
6減刑、假釋(173)
五、立案標準與其他
1立案標準(182)
2其他(233)
六、危害公共安全罪
1危險行為犯罪(238)
2破壞特定對象的犯罪(247)
3違反特定物品管理的犯罪(250)
4重大責任事故犯罪(253)
七、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1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266)
2走私罪(283)
3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298)
4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299)
5金融詐騙罪(318)
6危害稅收征管罪(319)
7侵犯知識產權罪(322)
8擾亂市場秩序罪(338)
八、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九、侵犯財產罪
1搶劫罪、搶奪罪(370)
2盜竊罪、詐騙罪、敲詐勒索罪(384)
3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400)
4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405)
十、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1擾亂公共秩序罪(408)
2妨害司法罪(423)
3妨害國(邊)境管理罪(425)
4妨害文物管理罪(427)
5危害公共衛生罪(429)
6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430)
7走私、販賣、運輸、制造罪(442)
8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466)
十一、貪污賄賂罪
1貪污、挪用公款罪(471)
2賄賂犯罪(481)
十二、瀆職罪
十三、其他各罪
1危害國家安全罪(501)
2危害國防利益罪(502)
3軍人違反職責罪(5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根據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2001年8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2006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的《關于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修訂。另,總則部分條文主旨為編者所加,分則條文主旨是根據司法解釋確定罪名所加。(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1997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3號公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及時編總則及時章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及時條[立法宗旨]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第二條[本法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第三條[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第四條[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第五條[罪責刑相適應]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第六條[屬地管轄權]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